请教王老师,很困惑,求助~!
<p>问题:请教王老师,很困惑,求助~!<p>答案:↓↓↓<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pingren93的回答:刚才写了好多发不出去,晕,重写。楼主,看了你的描述,感觉你女儿是个优秀可爱的孩子,她的一些不讲道理的行为也是很多这个年龄孩子的行为啊,总不能将所有的孩子都塑造成一个样子吧,总不能将每个孩子都培养成没有缺点的神吧!楼主你也讲述了你自己的成长过程和育儿过程的酸甜苦辣,我想说你也很努力了,做得很不错了,只是还需要把自己的心再放松一点、开心一点,不要太执着,解开心中的结,尽量不打孩子,其实很多时候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我觉得就气不起来。发生冲突时,有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处理,比如: 早上起来要吃冰激凌--跟她说肚子会痛,然后爸爸或妈妈假装出去吃了一口,然后就做痛苦状,后悔状,呵,一般孩子会上当的。毕竟是小孩,大人一唱一和地就胜了:) 夏天不洗澡就睡觉--给她看邋遢大王的动画片,然后就说:那你当人人都讨厌的邋遢大王吧,会被抓到又脏又臭的老鼠洞里的。 这招对我儿子很管用的,可能到5岁的孩子需要再想想办法 要买的玩具没被马上购买就哭--这个我觉得所有的小孩都可能啊,想想自己非常希望拥有的一样东西摆在面前却得不到,对大人都有点郁闷何况是孩子。可否试着换另一个玩具买,不过这点可能你不赞同:) 还有,你婆婆已不跟你们一起生活了,过去的不快就让它过去吧,别记得那么清楚,学会忘记吧。我回答的不专业,只是希望你快乐一些^-^<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tongduoduo的回答:有点太恐怖了,好象都在走极端.我觉得你女儿的这种歇斯底里是受你的影响形成的. 要想改变,只有你自己先改变,耐心耐心再耐心,再多付出点爱.给女儿一个温馨的环境,慢慢的就会改善的.难道你指望一个这么小的小孩子会自己调节情绪,在她的妈妈也这么疯狂的时候?<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45jiueww的回答:看来王老师的威望很高呢 敬仰~<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littleparticle的回答:建议楼主有条件的话试着做一段时间的全职妈妈,因我有那么一点点的体会就是:人的时间与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在这有限里面要完成许多必须的事情时,就免不了会急躁,会找渲泄口.而当你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消化时,情况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飞燕若雪的回答:妈妈是个好妈妈,只要是能为孩子去学习去改变的都是好妈妈,爸爸有逃避的意识,所以楼主更加辛苦,这个我很能理解,因为我家也差不多,孩子的成长是阶段性的,所以楼主还是要多多学习,才能在孩子第二个叛逆期到来时能更好的应对。楼主的生活压力太大了,因此以前孩子不听话时才会无法克制,一个女人既要很好的完成工作,还要打理家务的确很辛苦。不要埋怨自己的母亲,她对你的严厉不能成为你对你宝贝严厉的借口,我母亲以前对我就像你母亲对你一样,但是现在我的过去成了我教育我女儿时的反面教材,我绝对不允许自己象我母亲对我那样对待我女儿,人要会调整自己,否则生活就会重复,那多没意思!<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王文革的回答:你好,我最近没有上网,耽搁起来了,以后就正常了。我怎么没有看到孩子爸爸的身影和教养作为?如果你愿意表述,请补充一下相关。这很重要,他的缺失让我少了很多的线索。等你的补充。我自己瞎想,如果你的丈夫能发挥一点作用的话,你和孩子都不会有这样的体验。(不是挑拨夫妻关系,如果可能,我希望他接着你表述的继续讲)你的行文很好。<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王文革的回答:我感觉你们的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是不正常的,建议你到家庭/婚姻咨询方面的心理咨询机构去求助他们,看看你们的个性到底出现了哪些问题。需要你们夫妻分别到场,最后才是对孩子行为的现场观察。由于你不是上海的,我也无能为力。一般医院的心理门诊可能不能胜任这个工作。越早越好,别拖延。<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王文革的回答:你不用看心理医生,他们解决不了你的问题。我是让你找心理支持机构,因为你们都是行为模式方面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是有原因的,有些原因你自己心里很清楚,但你不会晒在这里,到咨询机构他们会有合适的方式诱导你表达。找到原因,才能策划你们如何改变。你们改变了,那孩子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说你们没有“病”是因为你们每个人都能正常工作和学期,对别人没有伤害,但只要聚到家里就相互掐架。所以,我再次提示你不要看医生。<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王文革的回答:谢谢你的反馈。我当时是推测孩子的家庭环境发生了问题,因为孩子自己单独在外面时很不错的,而和家人一起就容易作闹。对孩子的喜好会通过我们的情绪细微处被孩子发现的,孩子越小发现的能力越强。而我们的在家庭遭遇的一些不满往往会通过指向孩子的形式表达出来,也许你当时是在走你童年的路,你以你妈妈的形象自居,后者我不确定。孩子大了,她的心理能力也会相应地增加,亲子关系也会更融洽。其实,如果我们亲子间的关系正常,那所谓的各种叛逆期的说法就不会成立了。我们怎样对待孩子,他们以后也会怎样以我们的形式对待他们的孩子。毕竟,育儿是没有人教的,唯一的途径就是家庭的经历。如果自己在有孩子的时候,又遇到其他的烦心事,那会歪曲我们记忆中被教养的片段和细节,并被我们放大和赋予一定的价值。孩子马上就成了小学生了,等候你们的成长喜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