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您好
<p>问题:王老师您好<p>答案:↓↓↓<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王文革的回答: 很佩服孩子的肌肉和动作发展水平,但我不能判断孩子为什么有这样的反应。可能是老师没有让他参加他心仪的节目,当时的气话;可能是要好的朋友没有参加舞蹈,所以表示一种归属;可能他在班级里和老师比较随便,以此来挑衅……一般老师的指令性任务他会完成的,而不是征询他的意见,这老师也太民主了吧。这些反应还不能算是一种性格,因为这是偶尔发生,而不是经常这样的,你别多虑。<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王文革的回答: 现在我们把孩子的该行为单纯地理解为是孩子的社会认知有了发展--很在意别人眼中自己的形象。于是没有以前大胆了,有些害羞。但这种矜持表现为对抗老师的任务,仍然是不能理解的。我也不知道究竟是怎样的原因。从以前孩子的表现看,他还是比较外向的,不会因外人目光而产生更大的压力反映。1、孩子近期的挫折是什么?(表现为回避、出丑、尴尬)2、你的启发对象中是不是有超出他能力或承受范围的任务?你当时的态度如何?很有可能是第二点造成的。<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王文革的回答: 我早就回过了,但可能网站这几天感冒了,像鼻涕一样流失了。我一般是及时并详尽地回答的,我理解你的心情,请原谅。孩子突然反应方式发生变化是值得思考和留意的,这还要分两种情况:1、突然变化,但没有引起学习和适应问题,变化的结果是可以接受的。那我们就假设孩子的本体性格就这样,是因为成长而显现出来的。此时,我们没有必要去强迫孩子往相反方向改动,这不科学,对你来说也是不可能,社会任何人和任何正常机构都不能做到。强行制造性格吃亏的是你自己和孩子。你可以调整自己的社会期望,重新设置你对他的行为要求。2、行为反应模式的变化和1相反,引起了本身社会适应或学习的困难或现状令人接受不了。我们首先要考虑是什么引发的,然后我们才能制订干预措施。你说的站操的情境,我看不是,很类似当前的反应,引发的事件在这之前。假设你没有办法区分是哪种情况,或者第二种你根本没有留意,那好,你就听我下面的。把学习任务指向知识性学习,技能性的东西不做好坏要求和评价。以中性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学习,少一些不真实的违心的表扬和鼓励。加强遵从教育,不能违抗大人(老师和父母)的安排。不追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需要了解问老师。在教育要求和目标上向一般人看齐,别激进。我并没有回答你如何引导的问题,我一是无能,二是我认为在没有弄清问题前先不要这样。你看如何,欢迎继续交流。<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王文革的回答: 好,这次你讲的对我很有作用,给你一个小红花。判断结果:入园不适应。引发的原因:不间断地停学、到幼儿园去骚扰、更替班级等;孩子还是偏小了点,满足不了幼儿园知识教育需要。可能持续的时间:大班--毕业。对策:1、如果有可能来年复读中班。孩子间虽然差几个月,但能力上可能差很多。2、在家里结合幼儿园教学内容辅导孩子。复习和预习都要。3、了解幼儿园的生活,看孩子都哪些地方感觉自己不能。比如,穿脱衣服、提裤子等,都是细小的。配合幼儿园,需要带的东西或准备的都要精心准备,让孩子有很好的把握水平。4、减少你带孩子的时间,尽量让爸爸带。这样可以变换孩子的依恋和应对方式。如果你将来还生孩子,可要注意:别冒险,不提前入学;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人家孩子能做的你的孩子也没有问题,不大包大揽。生孩子不是用来折磨玩的--包括折磨你自己。<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王文革的回答: 的回答:我认为3个月后复读中班比较好。虽然他同样面临人际适应,但这小子在知识和技能上要比别人厉害多了,于是就会主动起来,这从适应是他自主适应。就是以后读书,他也有优势,会比别人的成绩好。如果随班就读,就怕他还不适应,时间久了,形成一种心理基调,会影响以后的发展。虽然他也会随成熟缓解或消失,但这很难预测。况且,你这两年在基础知识上也漏掉一些。留级不是可耻的,一般的学校是不允许的,需要和幼儿园很好地沟通。你自己再和丈夫商量一下,无论你们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都不要后悔,配合学校教育,不会有什么大的闪失。<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王文革的回答: 主要是指幼儿园对应的学习,包括行为习惯和知识。如果很不适应,掌握的效果就不好。<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王文革的回答: 如果老师认为在学习能力上可以满足教学需要,可以随班上。我以前说复读,主要是考虑她小了点,5.5岁就入小学了,比别人早了1年。既然孩子不愿意学体操和舞蹈,而且还为此而发生了行为和情绪的变化,我看还是不学好。干嘛非要参加比赛?如果是我的孩子我肯定放弃,不折腾她了。<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王文革的回答: 我们排除外界的干扰因素,孩子不愿意参加舞蹈,主要是他在不熟练的情况下,不愿意登台表演。对策只有一个:多训练,同时制造登台成功的机会。这可能又进入到前面的循环状态,他拒绝这个机会。所以,你要在其他方面进行,比如外面儿童消费品促销场面中的登台机会,或在不会的好朋友面前表扬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