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五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新高三摸底考试)政治试卷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将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拥有近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的消费市场、4亿多中等收人群体的强大购买力、超过100万亿元的经济总量以及完整的生产产业链,已经具备形成内部大循环的条件,这是我国构建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的底气所在。巨大市场优势发挥作用的路径是( )<br>①倒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③扩大内需释放消费潜力④实现供给需求动态平衡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br>C.①→④→②→③ D.③→④→②→①<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bba9cd7740c34ef49ba8fc55ae0ea7bf/1CEF9EB39C39CD9F24AB0C0B116D6C72.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国资国企作出重要部署,要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旨在( )<br>①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②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扩大国有资产的规模③激发国有企业活力,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④增强国有资本控制力,巩固完善基本经济制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5ca2f99b66574db08f8132471b2ffb1b/6DE283FF03AF50E4D76642C56743A72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 )<br>①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②政府履行好再分配调节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③推动农村土地所有权流转,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④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注重解决好社会公平正义问题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0ffbae68cf554fb1b7c09b789ed9b0bd/1CEF9EB39C39CD9F24AB0C0B116D6C72.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特斯拉,第一个获批在中国独资建厂的外资车企,从2019年1月到2021年5月,在中国建厂速度之快令人惊叹。特斯拉技术先进,国产化带来“鲶鱼效应”,搅动中国汽车产业生态。特斯拉在上海设厂给我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br>①不断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②扩大进口,满足国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③倒逼车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竞争力④促进资本跨国流动,旨在弥补我国资金不足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c92c7690a8ab4e019b1a3e8db79a3ee7/9284769935E34A8041F3A9B6AFC465F5.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21年春晚歌舞节目《节日》凸显“一带一路”世界风情,汇聚了五大洲特色歌舞,展现了非洲歌舞、埃及藤杖舞、东方舞、西班牙响板舞、阿根廷探戈、俄罗斯民俗舞等各国特色歌舞,中国红绸舞以其独特感染力联动五洲四海。材料体现了( )<br>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③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④中华文化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1c1ae03a0714435ea83db43d264d7df8/6DE283FF03AF50E4D76642C56743A72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为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各地宣传、教育部门组织全国各类学校,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抗疫精神宣传教育有利于( )<br>①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②宣传正能量,充分发挥抗疫精神的主心骨作用③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信仰④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4171c1d0b277491eb3dc4a10b0eb08a1/1CEF9EB39C39CD9F24AB0C0B116D6C72.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这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经典之言,也是他作为一名院士的成功之道。下列选项与之蕴含哲理的最相近的是( )<br>A.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br>B.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br>C.一语不能践,万卷图空虚<br>D.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008f434d34404dafa585f8fa9d7c4289/9284769935E34A8041F3A9B6AFC465F5.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务工潮,“缺人”“缺钱”“事难办”成为困扰基层治理的“三难”。在充分调研和总结经验基础上,洛阳市提出“党建引领、‘四治’并进、服务进村(社区)”,推进德治、法治、自治与智治的有效融合。“党建+”的模式表明( )<br>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依据固有的联系,建立事物具体的联系②人们通过创造和利用事物的本质联系解决社会问题③把握事物间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人们建立新的联系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因为具有“人化”的特点,更能推动事物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99dd559ed21f4ab3856513463f48277d/1CEF9EB39C39CD9F24AB0C0B116D6C72.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我国对火星的探测,天问一号和祝融号只是一个开端,预计在2028年前后,我国将开展在火星采集样本并返回的尝试。除此之外,我国还计划发射木星探测器……我国对宇宙空间的探索将永不停步。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br>①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探索真理,发展真理②认识具有无限性,在实践中发展认识③探测器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能够推动认识发展④认识发展是一个实践和认识相互促进的过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986ad4b588674a13a509a2fe47ef36cc/9284769935E34A8041F3A9B6AFC465F5.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20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国防法进一步体现了中国国防的全民性。新增全体公民增强国防观念、强化忧患意识、提高国防技能,以及组织学生军事训练和公职人员参加国防教育等内容。从哲学角度看,修订后的国防法进一步体现了中国国防的全民性是基于( )<br>①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人民群众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③社会历史就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④人民群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b9acfa02f1784a57a74480824f0c68a5/9284769935E34A8041F3A9B6AFC465F5.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br> <strong>材料一</strong>中国创新指数情况<br><tbody><br>2005年<br>2010年<br>2015年<br>2018年<br>2019年<br>中国创新指数<br>100.0<br>133<br>174<br>211.8<br>228.3<br>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比重指数<br>100.0<br>130.7<br>157.5<br>163.6<br>170.5<br>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数<br>100.0<br>117.8<br>128.0<br>135.9<br>137.7<br></tbody><br>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显示,中国的排名在近几年迅速攀升,2020年中国位列全球第十四位。“十三五”期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年均增幅达到16.9%;2019年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总投入的比重首次突破6%,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在15%--25%之间。<br> <strong>材料二</strong>“十三五”以来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变化,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决定性成就。但是,目前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仍显著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科研成果多、专利多,但符合市场需要的技术供给不足;集中了全国大量创新资源的高校、科研院所社会开放度低,顶尖人才和高水平团队十分缺乏。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必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br>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br>2.结合上述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实现我国应如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4e349a0601114acfb787d83fcbe62afe/5E2D800259AB686E7EE6C53C86CDEB31.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六稳”“六保”之首。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就业压力显著加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变化调整政策力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关键之举,要通过减税降费、援企稳岗、加大就业投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出台一系列支持和促进创业就业的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更好地维护就业大局稳定、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br>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维护就业大局稳定的。<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3bf830d788f349f597d8a975b849967b/C1E63562DDA076E7734A0E6F0D16ADE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br>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扩大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促进新型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应用,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推动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中国作为地球村的一员,将以实际行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应有贡献。<br>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我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了怎样的努力。<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3c6ccf6fd95e4ffa9dbed2573c46a5ba/8A575D7DB7C06AD6D4466876AF3A5A3B.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搞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br>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涌现了一大批英雄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要从党的优良传统、红色基因中汲取思想道德营养,锻造青年学生的优秀品格。通过学习党史,教育引导青年学生锤炼个人私德,深刻理解党史是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的生动教科书,大力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身上折射出来的党性光辉和人格魅力,严于修身、慎独慎微。<br> 通过学习党史,增强青年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后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br>通过学习党史,教育引导青年学生锤炼务实作风,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而是要一步一步走、一点一点干,脚踏实地、真抓实干。<br>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学习党史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启示。<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e2930e08d16d4d99b4a77dfa095a8a90/E50BDF24BE92058D495D31E8F34EBFC7.png"><br>解析<br>略<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