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新题速递(文化+哲学)(5)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据《今日美国》2021年4月14日报道,我们从传统的教科书上知道,地球主要有四层: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而现在,来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证实,地球还存在一个“最内在的核心”。这佐证了( )<br>①存在决定思维②思维与存在密不可分③世界的物质性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09b06c793d874637a2f418c0956df82c/6DE283FF03AF50E4D76642C56743A726.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1/8/2021/f38461c2433f4c9ca3cd67b0ccbad70b/A8C36E0D654120E1CA90574170EBDC8F.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最新修订的刑法修正案(十一)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修改条文31条,其中最低刑责年龄由14岁下调至12岁,这一调整是为了预防和治理近年来时常发生的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现象,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br>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②认识是实践活动的目的和归宿③为实践服务是认识的意义和价值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A.①② B.①③ C.②①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d1d6f18e243b4f1d8d3f264783b65eaa/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2021年4月29日,我国制造的最大航天器“天和核心舱”进驻太空。太空“筑巢”的梦想通过“三步走”终于化为现实,看似水到渠成的每一步,背后则是一个个追求与勇气交织的故事。这表明( )<br>①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②认识为实践提供了完备的工具③实践的目的是获得真理性认识④认识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c663fa62f39c4b5781e02027673fc22f/1CEF9EB39C39CD9F24AB0C0B116D6C72.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21年4月2日,浙江大学经过反复试验研制出的仿生软体智能机器鱼,凭借其仿效深海生物的奇特构造,在万米海底按指令完成了45分钟扑翼运动。这佐证了( )<br>①人的意识反映了事物的本质而具有主动创造性②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③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④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f13cf5c7c4ef4496bbb16d72aa9a4bf1/9284769935E34A8041F3A9B6AFC465F5.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从赏月到探月,中国人走过数千年历程。2004年探月工程正式实施到2021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带着月壤回来,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意味着中国的登月计划已经达到了进程中的一半。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嫦娥五号将为深化人类对月球成因和太阳系演化历史的科学认知作出贡献。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 )<br>①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真理具有反复性,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动力,发挥正确认识的指导作用④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a3717754efc8444c8f92836d76331373/01A39E48B8A67989A23F6887F26FCC6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于2021年6月8日至11日在浙江宁波举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有些国家借机掀起逆全球化浪潮。然而,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创造条件,克服各种困难,持续加强合作,经贸关系不断加强。由此可见( )<br>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创造新的联系②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④创新意识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da991a6c92bd42ae9bcc6b762e27acf6/1CEF9EB39C39CD9F24AB0C0B116D6C72.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传统成像技术是对视域内的物体进行观测,非视域成像技术能实现“视线拐弯”“隔墙观物\2021年3月,中国潘建伟团队通过实验实现了1.43公里的远距离非视域成像,这为未来医疗检测、军事侦察等的发展带来福音。这体现了( )<br>①人们能改变和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②不同时期人们的实践内容和形式是不同的③人能能动地认识世界也能能动地改造世界④人们能突破客观条件的制约建立新的联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634420a6d37348b5bcfa5b66e67c5ed5/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1/8/2021/bdc0d0bf7f014e20849c5b663839eedf/08769A682E2020AF8C31BF8FF7D4CFF8.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后续任务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空间站由天和核心船、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个舱段构成。根据任务安排,空间站计划于2022年完成在轨建造,具备长期开展近地空间有人参与科学实验、技术实验和综合开发利用太空资源能力,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由此可见( )<br>A.实践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br>B.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br>C.认识工具决定人的认识水平<br>D.科学实验是一种探索世界规律的思维活动<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52c00667a3ee49f687dc872d3d9ff0ad/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1/8/2021/f35690acc8544e4b86faa39de20a1003/0A75EA5A3FF352B95B4D0D820DADEEE1.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21年2月23日,新华网报道,英国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实验室中利用最新技术成功培育了胆管“类器官”。研究证实,这一微型器官可用于修复人体受损肝脏。这是首次证明使用实验室培养的细胞可以增强或修复人类的肝脏。这表明( )<br>①世界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②人的认识来自于实践,最终又要服务于实践③认识能够把观念的存在转变为现实的存在④物质世界是可知性与不可知性的辩证统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db75040a34f045e4a425806935f65949/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1/8/2021/3bc64a7b968343bdb0338abf6812b993/D3566717A66C065C136BB85801071988.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21年2月10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按计划精准进入火星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成功实现“绕、着、巡”目标的第一步。随着“天问一号”在火星轨道上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陆续发布,这颗神秘星球的面纱正逐步被揭开。这表明( )<br>①科学实验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②认识深化只有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③实践的最终目的是主体形成对客体的真理性认识④认识的深化是一个用新认识代替已有认识的过程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802bb0f349cb49b89e120817ba2abc6a/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21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研讨会致贺信。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开启了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这表明( )<br>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真正哲学对我国社会发展起支配作用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发展的“科学之科学”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改变世界”的科学④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2c3a959e065f43e89a1c44d800a85579/6DE283FF03AF50E4D76642C56743A72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于2021年2月20日上午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今后,我们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r>①就要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②勇于和善于把一般学术观点和思想认识问题政治化③可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④有利于坚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a795e7392a2f47189b7d7a1b5d1ac090/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 2020年是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100周年,《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翻译和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系统地引入中国,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并对此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r> 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学们收集到一些资料,以下是部分展示。<br>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观、阶级观等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原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都发挥了其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巨大威力。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共产党人要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看家本领”。<br>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100年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而不断开拓创新的100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要始终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真正把自己锻造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br>1.结合材料,运用“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的知识回答共产党人为什么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看家本领”?<br>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共产党人为什么要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br>3.结合实际和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回答,新时代的青年应如何把自己锻造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60779248ab714cfd840831d69eeedc4b/41DB8DAF9292C9F5B885A110B3EE6ECD.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1/8/2021/0b0ff52cf3874f728a94c781643f729b/26419278D62437D4A3CD8C029936A983.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 2010年9月25日,中央批准载人空间站工程立项,分为空间实验室任务和空间站任务两个阶段实施<br> 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空间实验室阶段四次飞行任务成功实施。空间站研制由全国近千家单位密切协同、攻坚克难,十年来先后完成了方案设计、初样与正样产品研制,现在进入到关键的在轨建造阶段。<br> 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2022年前后,我国将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站组合体建造和运营技术、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具备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的能力,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之后,发射巡天空间望远镜,与空间站共轨飞行,开展空间天文巡天与精细观测<br>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的有关知识分析建设空间实验室对科技发展的作用。<br>2.请你为我国的载人空间站工程写一则新闻短评。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乎逻辑,术语运用规范,200字以内。<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c30db2b9fe4745b18631aca793646c5b/F8BCBE8C14DDC31915B0DBAF9ED07CB2.png"><br>解析<br>略<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