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8-21 11:19:53

百校大联考2021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21年1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出席东盟与中日韩(10+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他强调,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同东亚人民、同世界人民站在一起,共担风雨、共克时艰。该主张(&nbsp;&nbsp;&nbsp;&nbsp;&nbsp;)<br>①符合时代主题,有利于建设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②坚持互利共赢,凸显我国在全球治理的话语权和主导权③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国家间共同利益④倡导各国履行应尽国际责任,改变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A.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638b853981b1485ca5c8f7f088835481/8ABADE6C097E4E8A53CD27525BC5498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21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下列符合上述政策要求的是(&nbsp;&nbsp;&nbsp;&nbsp;&nbsp;)<br>①更加注重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做好重点领域保障②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促进创新能力提升③规范市场秩序,公平公正竞争,促进企业转型升级④适当增加国债发行规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54fb7172901341b6be8fb13ce3b238f0/1CEF9EB39C39CD9F24AB0C0B116D6C72.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下图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运行情况。为了实现制造业总体运行在扩张区间,政府可以采取的政策措施是(&nbsp;&nbsp;&nbsp;&nbsp;&nbsp;)<img注:采购经理指数(PMI)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PMI高于50%,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总体收缩。①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②提高创新能力,降低成本增强发展活力③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强货币流动性④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性,坚持稳中求进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c9be0858d0fd40bcba9a74e8db019de7/6DE283FF03AF50E4D76642C56743A72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赫拉克利特将火看作一种宏观物质形态,主张生机勃勃、往复燃烧熄灭的火是宇宙与万物的本原,万物生自火,复归于火,火是万物变化生灭的活力之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永远都在运动变化之中,万物皆流,无物常驻。关于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nbsp;&nbsp;&nbsp;&nbsp;&nbsp;)<br>①它否认了神创论,坚持了唯物论思想②它实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③它体现了历史观上唯物主义和自然观的统一④把物质等同于物质具体形态,没有科学依据A.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a6b403260b7a4e5385c2214d9ace47ad/9284769935E34A8041F3A9B6AFC465F5.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20年7月1日,横跨长江两岸,连接南通、苏州两地的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正式通车。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让城市连接更紧密,使南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上海大都市圈北翼门户城市,城市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倍增。下列分析正确的是(&nbsp;&nbsp;&nbsp;&nbsp;&nbsp;)<br>①公铁大桥的建设说明要用整体的发展推动局部的发展②正是事物之间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③交通圈构建印证了人们可以按客观规律建立客观联系④创造性的人类实践活动要善于建立事物之间的新联系A.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②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8b8d67a889a94ac0af07d8c79dab9f73/6DE283FF03AF50E4D76642C56743A72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一般等价物——金银货币——铸币——纸币——电子货币——数字货币,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幅货币产生发展过程的历史画卷。这幅历史画卷直观地体现的哲理有(&nbsp;&nbsp;&nbsp;&nbsp;&nbsp;)<br>①实践是推动认识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②事物变化发展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③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发展④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点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22f3fd3455064aaaafc58a82bc75fe00/9284769935E34A8041F3A9B6AFC465F5.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下侧漫画体现的哲理是(&nbsp;&nbsp;&nbsp;&nbsp;&nbsp;)<img①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不可分割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③矛盾具有普遍性,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④意识对生理活动有反作用,要正确对待困难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5675df382f3e44428ef69e885449c857/6DE283FF03AF50E4D76642C56743A72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领导人在讲话中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关于抗疫精神,下列分析正确的是(&nbsp;&nbsp;&nbsp;&nbsp;&nbsp;)<br>①它继承、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②它源于实践,是中华民族生存精神支柱③它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④它是我们应对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6ecc8e349f0a4e388e02bcf1ca4389b1/1CEF9EB39C39CD9F24AB0C0B116D6C72.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strong>材料一</strong><img<br>注:2020年中国GDP实际增速2.3%,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br><strong>材料二</strong><br>中国有全球最大的统一市场(14亿人口),有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4亿人群),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8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4.8%;中国不断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在部分高科技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全年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7.1%、6.6%;为应对疫情冲击,2020年货币财政政策大幅宽松,宽货币与宽财政轮动,带动社融、M2增速大幅上涨,宏观杠杆率明显抬升;精准脱贫年度任务全面完成,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成效显著。<br>1.计算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上年比较名义增长率(只需写出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并概括材料一中经济信息。<br>2.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材料一中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db822b56ac8c468481a662c1d4893521/E1C476CFD42840009BD13B188ACCD7C0.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20年11月15日,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澳洲共15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RCEP协议的签署,既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新的里程碑,也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强心剂。对于消费者以及依赖域内国家进口原材料、零部件的企业来说,由于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成本大大减少,都会从中获益。消费者将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域内国家产品,而中小企业进入域内国家的“门槛”也将大大降低。<br>在签署的紧要关头印度退出了,至于退出的原因,印度方面声称国内工业化水平偏低,国内企业竞争力不强,如果加入RCEP,允许大量外国商品进入,将严重冲击印度本国企业。近几年印度跟美国走得很近,美国想重组产业链,印度想借此机会发展工业。<br>就印度退出RCEP这一行为,请从“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7916787ab36f4b3db40ff4a35b4e7d7e/49D16A7A6646E8A82841305D7DA5EA08.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而我们灿烂的文化,正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诗经》是各地区各民族民歌的总汇,《楚辞》中相当一部分是记录或整理的少数民族仪式歌、民歌,元曲的繁荣有着少数民族多方面的贡献。展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也正是因为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才造就了精彩纷呈的中华文化。<br>“人心所归,惟道与义。”各族人民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更是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着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回望历史,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外国学者把这“令人吃惊的统一”看作是“中国的神话”。密码何在?<br>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回答外国学者的疑问。<br>2.根据材料,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中华文化形成发展过程所体现的哲学智慧。<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4c73a88d52174c9a8aa7d452b1ce9846/EF978C87BADE311379BF9795AFC32582.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20年10月14日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纪念日。短短40年,深圳实现从“一张白纸”到“奇迹之城”的伟大跨越。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法治政府是深圳建设管理的重要法宝,坚持让权力在法治的框架内运行,规范政府行为。深圳坚持“人大主导,多方参与”的特区立法机制,制定了200多部地方性法规和250多项政府规章,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在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br>深圳还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不仅科技发达,而且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不仅传承着传统的茶文化、书画文化等,还汇聚了富含文学、美术、餐饮、音乐各种元素的世界文化。<br>某同学应邀参加班团支部组织的一次演讲比赛,主题是“深圳特区成功跨越的奥秘”。请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帮助该同学续写演讲提纲。<br>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论据充分;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字数250字左右<br>深圳特区成功跨越的奥秘<br>各位朋友:<br>40年春风化雨,40年春华秋实。当年的蛇口开山炮声犹然在耳,如今的深圳经济特区生机勃勃,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深圳实现从“一张白纸”到“奇迹之城”的伟大跨越。那么深圳特区成功跨越的奥秘是什么呢?<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从昔日落后的南海边陲小镇,到今日全球著名的现代化大都市,40年来,深圳改革不止,跨越发展的步伐永不停息。<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57450433176e4bf48b42ae7248240409/6176976F3A3A39D26543FED00DE61139.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br>2020年我国全年货物进出口32.2万亿元,总量规模和国际市场份额双双创历史新高,第一贸易大国地位继续巩固。<br>“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大,全年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1.3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0.7%,占我国外贸的比重达29.1%,与相关国家的经贸合作继续深化。全国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由40条缩减至33条,赋予各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开放自主权。在聚焦产品技术创新的同时,进一步开拓多元市场发展以‘零关税’为主的多业态货物贸易。<br>结合材料,分析上述举措对我国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产生的积极影响。<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30c175733f6c43d99f2bab9d0998e5d1/DC07150C3F030355DCC8DEE1A2EBDC82.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br>2021年2月1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参加线上七国集团峰会时强调,疫情之后的经济需要持续性的复苏,气候问题与疫情一样,都是全球性的挑战,因此世界各国需要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这样的国际组织。默克尔还强调,为了重建世界经济体系,七国集团希望加强与二十国集团,尤其是与中国的合作,七国集团将致力于此并加强交流与对话。<br>结合材料,对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观点进行论证。<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9ff4455c1f68475eab18c93b5520b195/B3B724FD93114863DD3F171839E6C0D6.png"><br>解析<br>略<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百校大联考2021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