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新高考)(二十)开放型主观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 2020年的春节,注定成为一个让人铭记的特殊年份。一场围绕新冠肺炎疫情的全民攻坚战在神州大地上展开。除夕之夜“逆向而行”的白衣天使,冒着风险、告别家人,挺进武汉。随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力量源源不断向湖北聚集,上演了一场感天动地的生死大救援。面对疫情,医护人员的家属有更多的担心与不舍,也有家人劝说:“国家不缺少你一个人,可是你对家庭就是百分之百,你不去也有别人去。”<br>1.如果你是一名医护工作者,请从哲学的角度,向你的家人阐明你的观点,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要求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200字以内)<br>2.中华民族是从艰难困苦中走过来的。中国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结合所学知识,从三个方面说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为什么信心十足。(说明:不能出自同一教学模块内容)<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ceac671a238a47f9b5658679e9014542/1F9FAF8E7AD1F4A11F95ED2F133BB962.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1/8/2021/039111f31e7f4c8c8951fc1ffbc34b80/AE754B8374AB8BD0BB8E176CB7324B0A.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实现西藏繁荣稳定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br><strong> 深植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西藏繁荣进步</strong><br> 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统一的重要保证。在2020年8月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充分证明,西藏工作只有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才能维护西藏和谐稳定、实现西藏繁荣进步。<br> <strong>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strong><br> 2020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5周年。西藏自治区某中学的一位同学应邀参加自治区成立55周年宣讲活动,下面是他撰写的宣讲提纲。<br><strong>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strong><br> 2020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5周年。西藏自治区某中学的一位同学应邀参加自治区成立55周年宣讲活动,下面是他撰写的宣讲提纲。<br> <strong>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strong><br>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br> 大家好。西藏自治区成立55年来,在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到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上,把实现社会局势的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作为硬任务,对各方面工作进行统筹谋划、综合发力,牢牢掌握反分裂斗争主动权,使得西藏民族团结的基础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深入人心,西藏形成了政治清明、民生改善、生态良好的大好局面。西藏取得的巨大成就,折射出_______________。<br>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性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实现西藏繁荣进步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br>2.请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帮他写完宣讲提纲。要求:①围绕主题,形成总论点和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②论据充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200字左右<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1/57497cc8117d450c8a8df3d65334a672/790EF025C3420C09B510CBBFD45F98D5.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1/8/2021/f84e197d9b1d4e0ca1a586b878f99f8d/45B38C53A485B13E74C3CAC58406E881.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可以改变人生的坐标和轨迹,奏响人生的乐章。<br><strong>材料一</strong><br>J市以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积极实施全民阅读工程,大力推进书香机关、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社区、书香家庭建设;加强阅读优质内容的供给,实施图书精品出版工程,为全民阅读提供更多文化产品;注重方式创新,大力推进“互联网十出版”、“互联网十阅读”,构建全方位、全媒体阅读格局,实现了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目标,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激发了人民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人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br><strong>材料二</strong><br>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用电脑、手机以及其他多媒体终端看书等电子阅读方式越来越被更多人认可。延续千年的纸质阅读虽然受到电子阅读的冲击,但也仍然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br><img<br> 观点一:电子阅读走马观花,伤着眼睛,而纸质阅读方式能够让人全身投入,阅读质量高、更具读书的质感和韵味。<br> 观点二:纸质阅读容量有限,携带不便,耗费资源,而电子阅读方式方便、快捷、交互性强,阅读效率高,更时尚。<br>1.结合材料,分析J市实施全民阅读工程的做法是如何体现意识能动作用的?<br>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围绕“你将选择什么样的阅读方式”这一主题,写一篇短文。要求:观点明确,紧扣主题;可以就某一点深入分析,也可以综合论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字数250字左右。<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0/d24768c1fd994e3f9ee535d7fcfd1547/63374C22DCCE3CE6518990034280E09C.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1/8/2020/743cdf02e19c49dba9bda9c0e01cd0a8/3F3873BC6918824E6CBBB3BDFE84B681.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 吉林通化,长白山南麓,浑江东岸,抗日英雄杨靖宇烈士陵园内松柏青青,将军高大戎装铜像挺立。<br> 95岁的徐振明,就在这里数十年如一日守护烈士陵园。年轻时,他就把杨靖宇当作“明星”榜样,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炮火洗礼,和平年代他深藏荣耀、甘受清苦。60多年来,陵园内的苍松翠柏,见证了一位老英雄的执着与忠诚。<br> 徐振明一生淡泊名利,从未因战斗英雄的身份向组织提过个人要求。这些年来,他深入学校、部队、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作专场报告,还主动为学生和部队官兵上革命传统教育课,讲述杨靖宇将军和抗联的英雄事迹。<br>1.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战斗英雄徐振明选择守护烈士陵园的原因。<br>2.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某校团组织拟以“铭记伟大胜利,弘扬英雄精神”为题组织一次主题团日活动。请你设计一个活动方案,要求围绕中心、有理有据、逻辑清楚、表达流畅。<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0/f16f44b0a1f54410aefe6525da8951e6/5B328983359ECD4C0331B86CEF409FAF.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1/8/2020/35423059830a4f468383a5fa2f9de6da/0FFBC8A7A6F235EE1565F4F731F402F5.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br>新的时代对青年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某班学生以“理想、奋斗、成功”为议题进行探究学习。下面是同学们搜集整理的材料。<br><strong> 三大成功定律</strong><br> 荷花定律:一个池塘里的荷花,每一天都以前一天的2倍的数量在开放。第29天,池塘中的荷花才开了一半,到第30天,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br> 竹子定律:竹子在前四年的时间里,仅仅长了3厘来。从第五年开始,竹子以每天130厘来的速度疯狂地生长,仅仅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其实,在前面的四年里,竹子的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方来。<br> 金蝉定律:蝉,要先在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三年,忍受各种寂寞和孤独,通过汲取树根的汁一点点长大;然后在夏天的某一个晚上,悄悄爬到树枝上,一夜之间城变成知了:<br> 最后等太阳升起的那一刻,它就可以飞向天空,迎向自由。<br> <strong>建功立业新时代</strong><br> 2020年7月7日,习近平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支持同学们扎根西部,勇担时代使命。请你以“青春在奋斗中闪光”为题,撰写一份发言稿提纲。<br><strong> 青春在奋斗中闪光</strong><br> 各位同学:<br> 青春是生命的春天,是人生最餐饼的篇章。青春是一份责任,更是建立在这份责任之上的幸福。生命因为担当而富有质感,青春因为奋斗才拥有朝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这是一个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的时代,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我们的人民正在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br> 同学们生连其时、肩负重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1.结合材料,选择个唯物辩证法道理,谈谈你对三大成功定律的正确认识。<br>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帮助该同学续写完发言稿提纲,要求:①围绕主题,形成总论点和分论点,内在逻辑-致:②论据充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200个左右。<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0/29058073bda941a3842bae77c83f3438/AF21DF4749F76DE9D3031D7CB2FF2487.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1/8/2020/a0a9ff80b9f04c8d9202704d2f8c979f/3E1BB8229C087B81CF3280D2571771C2.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br>完成下列要求。<br> 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并指出:“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br> (得益于“主心骨”)<br>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在病毒突袭而至、疫情来势汹汹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果敢的历史担当作出重大决策,果断关闭离汉离鄂通道,实施史无前例的严格管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从在华外国留学生到来华外国人员,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得到悉心呵护。<br>1.评论称:“国之兴也,视民如伤”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结合材料并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歌唱“主心骨”)某村组织全村党员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小明的叔叔是该村党员,准备在这次集体学习中谈心得体会,下列是他的发言提纲,请你一道参与完成。 <br><tbody><br> 各位同志: <br> “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总结了抗疫斗争的重要经验和深刻启示,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得到了最广大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和执政力的广大而深厚的基础。<br> …… <br>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能够应对各种风险、驾驭各种复杂局面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愧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br> 谢谢大家!<br></tbody><br>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小明的叔叔续写完这份发言提纲。要求:①围绕主题,形成总论点和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②论据充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200字左右。<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0/8e9e35c9b58742c5b327077749b7240a/1822DB8CD412ECB348F103E102C87C7A.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1/8/2020/5b3ce25ff3d347628b970e2f2748fe86/28C46EF0BA991A676688A61040887D3B.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市老街居民一个也不能少。<br> 一方面,老街承载着城市的文化记忆,现代化改造必然带来文化上的割舍;另一方面,老街的现代化改造势在必行。否则,蜗居城市老街的居民就实现不了居住的小康梦。具体情况如下:①资金来源方面,政府财力有限,难以大规模投入,但一些企业看到商机,愿意投资。②居民意愿方面,改造意愿强烈,阻力小,但一部分居民要求异地安置。另一部分则希望留下,以守住文化之根。③地段区位方面,位居城市中央,商业价值高,但破旧的建筑不适合。X市为化解这些矛盾,拟定了一下方案:①转让部分老建筑使用权,以多方民营资本投入;公开招标,吸引多家企业参与竞争,提高改造品质和效率,增进老街居民的福祉。②尊重居民意愿,对外迁的居民给予补偿,对留下的居民,保证其所有合法权益。③完善生活公共服务和市政配套功能,兼顾居住于商业需求,提升老街商业价值。<br> 在X市老街的现代化改造大潮中,居委会王大妈写一封公开信,劝说能够留下的老街居民都留下,以传承和发展“我们的文化之根”。<br><tbody><br>亲爱的老朋友们:<br> 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是生我养我的根基所在。这里有我们共同的特有的乡音,有我们成长和生活的足迹。<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 王XX<br> 2020年10月5日<br></tbody><br>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br>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X市是如何做到从实际出发的?<br>2.结合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将王大妈的公开信续写完整。要求:紧扣主题,论述充分,术语规范,250字左右。<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0/9f0454a40ec5482bba3cc410c75f8786/CC7938E8F9F42EFDBC22D79875777BEB.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1/8/2020/92fb9fce88234c1ca53683e26a2ab936/158F91DD18D85A61102987F1553D9913.png"><br><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