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8-21 10:58:12

2021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大题专项—认识、理解、评析(9)哲学与生活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爱岗敞业"的塞罕坝精神是由熟知塞罕坝建设发展历程的国家林业部门负责人总结提炼的,这一精神植根于塞罕坝140万亩的土地,源于塞罕坝人的艰苦实干,成长于塞罕坝日益辉煌的绿色事业之上,是几代塞罕坝人用心血、汗水和生命凝结而成。<br>河北电影制片厂等单位联合摄制的《那时风华》日前上映。影片用第三代人的视角讲述故事,突出表现上世纪60年代塞罕坝的建设者们,在物资条件极度匮乏、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满怀青春理想,矢志艰苦奋斗,建设美好家园的过程。奋斗中展现最美青春,奋斗中磨练意志品格。他们战严寒、抗风沙、忍饥饿、斗饿狼,用心血和汗水造林、育林、护林、营林,通过科学探索和勤奋实践,积累了在高寒地区大面积植树的宝贵经验,使人工造林的森林覆盖率在这一地区创造80%以上的新高,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授予“地球卫士奖”。影片还运用不同季节、不同光线变化下的树木和林海的空镜头来造型写意,蕴含"树木与树人"的深层关系,以景寓情、以情寓理。结尾处,老年郑百团几次叮嘱后辈要“守好这片林子",体现出只有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br>青春风华正茂,奋斗未有穷期。电影《那时风华》所展示的艰苦奋斗精神激励我们,从初心出发,回归本真,牢记使命,开拓创新,真正美好的青春风华永远属于艰苦奋斗的人们。<br>1.有人认为,精神能变物质,物质能变精神。结合塞罕坝的历史变迁,运用所学的唯物论知识加以评析。<br>2.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对于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和青年成长都有重要意义。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br>3.青春风华正茂,奋斗未有穷期。请就新时期如何培养中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提出三条建议。<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0/6410c7a1125640199a5299486695c5e5/39ABB499FD0878924F998667FF2C5BD0.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结合材料,回答下面问题<br>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创造价值。<br>2020年3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指出,劳动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劳动教育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长期以来,各地区和学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要看到,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对此,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br>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br>2.有学生说,现在什么都有了,学校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开展劳动教育没必要。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评析。3.结合材料,就如何保障学校安全有序开展劳动教育提出三条建议。<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0/971cf31826ce4d47ad3b9a088587d0b3/FD2954521BE2D58EDB6861329E0396DF.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2020年8月3日,中央决定开展“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评选颁授。钟南山被提为“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钟南山院士长期致力于重大呼吸道传染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预防与治疗,成果丰硕,实绩突出。2003年,作为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在SARS(“非典型肺炎”)猖獗的非常时期,钟南山不但始终在医疗最前线救死扶伤,还积极奔赴各疫区指导开展医疗工作,建议全国展开PM2.5监测。因功勋卓著,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时被广东省荣记特等功,被广州市授予“抗非英雄”称号。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钟南山教授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1月18日傍晚,84岁的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从广州到武汉再到北京,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读最新情况……他敢医敢言,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强调严格防控,领导撰写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等称号。<br>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钟南山的事迹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br>2.有人认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关键要靠科学家。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知识对此加以评析。<br>3.班级举行“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演讲会,请列出两条演讲提纲。<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0/5b491ca1bd4c41819c7d5026ddcaf41f/5837802CF786F8959EE582A6606F8947.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1/8/2020/91d98b41aba34ff4877d20fc65e20113/BE44A187DCF19A96E168DE1143662CCC.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2020年是新中国成立71周年。71年来,中国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近20%的人口,曾经“一辆汽车都不能造”的国家,今天已建立了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重大工程捷报频传,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航母……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一个创新的中国正昂首向前。<br>&nbsp;&nbsp;伟大成就的取得,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植根于中国大地,形成、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71年伟大成就使我们坚定了制度自信,向世界证明: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现代化,并不只是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中国之治为人类探索更好社会制度提供了中国方案。<br>&nbsp;&nbsp;每一项成就都凝结着奋斗者的心血汗水。袁隆平、屠呦呦、于敏、黄旭华……这些共和国的英雄,生动诠释了为什么“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对于我们来说,致敬英雄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人生。<br>1.有同学说:“每一次创新都是对过往的彻底颠覆。”请你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br>2.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我们的制度自信从何而来。<br>3.选择一位你所熟悉的共和国英雄,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知识谈谈如何向他学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0/08458d40fbe249299979f6ca1cf32af6/0EBD164B24ECB026B8481F907890E15F.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1/8/2020/a671b838a24a4c60ab59a907ce396a91/80C7FD05B33A86B341AAA06167D424CC.png"><br><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1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大题专项—认识、理解、评析(9)哲学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