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8-21 10:56:54

2021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大题专项—体现、反映、依据(3)政治生活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br>完成下列要求。<br>&nbsp;&nbsp;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2879票赞成、2票反对、5票弃权,高票表决运过《币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br><strong>&nbsp;&nbsp;材料一</strong><br>:编纂一部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的民法典离不开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思想指引:自始至终,民法典编纂工作都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进行的,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并原则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就民法典编纂工作所作的请示汇报,对民法典编纂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民法典编纂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基本遵循。全国人大常委会10次审议,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3次组织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针对意见反映集中、争议较长的问题专门召开座谈会……一场广泛而热烈的“民法典大讨论”,成为法治中国的靓丽风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政协委员中有很多法律方面专家学者,有的直接从事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工作,是学习宣传民法典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把有法律专长的委员力量凝聚起来,智慧集中起来,作用发挥出来。<br><strong>&nbsp;&nbsp;材料二</strong><br>:《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立足社会发展热点难点、聚焦百姓身边“堵点”“痛点”,民法典以立法回应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把对人身权、人格权的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有利于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部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充分体现时代特点的民法典必将助推“中国之治”跃上更高境界,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征程上树起又一座法治丰碑。<br>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编撰过程是如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br>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诞生的必要性。<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0/da9fb3592266429daac1a280f90443d7/3E5AAF7C8A4869E67D037171201EAD55.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1/8/2020/8e1e572999e144308fc7f94e49878b4f/05B9F36217F39A9437E85E849BED6D6F.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法,国之重器。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经过长期调研、公示,包括法律界专家、学者共同努力,《民法典》终见成型。此外,党还邀请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召开座谈会,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政协会议也进行热烈的讨论。最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该法典。是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民法典分编的编纂并不是制定一部全新的法律,只是把现行的民事法律的规范进行一个科学的整理,它要不断的适应现在的情况对现行的法律进行修改和完善,也要回应一些社会关切的问题。科学的立法只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好的法律要发挥作用,还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广泛的参与,需要司法部门严格执法,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和完善法律。<br>1.《民法典》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什么优势?<br>2.《民法典》的出台如何体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的?<br>3.法律制订并不等于它成功的发挥作用,请你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角度为《民法典》效力最大发挥提几点建议。<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0/926752cc3ff94a5f83237e34abd546ce/D8E6CC5D1DE6842F144F4F07E61DA406.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1/8/2020/d653795ea5394b14a66f8dd3fce326db/94578718D774173825D22A302CD752E8.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nbsp;&nbsp;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实践修改宪法,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2017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启动宪法修改工作,成立宪法修改小组。<br>&nbsp;&nbsp;2017年11月,党中央发出征求对修改宪法部分内容意见的通知,首轮征求意见,各地区各部门和党外人士共提出2639条修改意见;12月,党中央修宪建议草案稿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同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br>&nbsp;&nbsp;2018年1月,中共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同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决定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br>结合材料,说明宪法修改是如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0/c502da21dd7a41028acf141cb9d2cd71/CFFD5BFF2C38DF22D981B5CA9167B927.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1/8/2020/82a6cb6f96724297a1dbce93ae995eac/6897BB7C737BEB5883418B142B495324.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nbsp;“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关乎公民的切身利益。<br>&nbsp;&nbsp;&nbsp;【渐次推进臻于至善】<br><tbody><br>1949-2014年<br>我国曾四次启动民法典编纂,但种种原因导致无疾而终<br>2014年<br>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的任务,为民法典的编纂提供了基本遵循。<br>2018年<br>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经常委会二审、三审后,均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同时听取有关部门专家意见,并到地方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后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br>2019年<br>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并决定将其提请2020年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这是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与2017年制定的民法总则“合体”后,首次以完整版中国民法典草案的形式呈现。<br>2020年<br>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认真审议了民法典草案,最终以2879票赞成、2票反对、5票弃权,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并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br></tbody><br>结合上述图表,运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编纂的内容和过程所体现的道理。<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0/ae9eff382efd4f718d11c74935695a90/5F375D75CC382A8DF79C22548C26BBA0.png"><br>解析<br>略<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1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大题专项—体现、反映、依据(3)政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