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8-21 10:50:46

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哲学生活题型分练主观题(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strong>材料</strong><br>2019年2月20日,习近平在会见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实践告诉我们。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这次嫦娥四号任务,坚持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巡视探测,率先在月背刻上了中国足迹,是探索建立新型举国体制的又一生动实践。梦想是激发活力的源泉,党中央决策实施探月工程,圆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飞天攙月之梦。创新决定未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不是一片坦途,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这次任务实现了多项创新,填补系列国际国内空白,充分体现了自主创新要敢下先手棋、善打主动仗的精神。新时代是在奋斗中成就伟业、造就人才的时代。我们要激励更多科学大家、领军人才、青年才俊和创新团队勇立潮头、锐意进取,以实干创造新业绩,在推进伟大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br>1.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嫦娥四号任务成功对此作了生动诠释。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br>2.创新决定未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运用文化作用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作用。<br>3.班级举行“在奋斗中成就伟业、造就人才”主题班会。如何在推进伟大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请据此列举三个发言要点。<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9/bd2128e6d0664a8881bc337d4d7a8752/8B42360B1093F0FBB46A9007B9016BAC.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1/8/2019/2743b43ab04e4243a7d4b0dac042b043/4FCF810BDC2C76D9487121D87D0B1174.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不断增加,垃圾的成分也越来越复杂。大量垃圾不仅占用耕地,还污染土壤、水源、大气,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等。面对日益严重的垃圾污染问题,垃圾的处理引起人们高度关注。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等,这会带来二次污染,也面临种种技术难题。垃圾分类是对传统垃圾收集处置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目前,许多国家在垃圾分类管理上获得很大成功,上海市正式施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来,也取得明显成效。<br>结合材料<br>分析人们处理生产、生活垃圾的方式变化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道理的。<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0/a525f0658128472a98c4be57a00a419d/D9C5E749643A0F957A6C5B6EB93EF8C9.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1/8/2020/bda2dfa2c355453099636a9ef655885c/6FCA7F3E4BF769C6FA32950C8A915D1E.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有人说,生活是灰色的;也有人说,生活是彩色的。其实,没有乏味的岁月,只有失趣的生活。无论什么年纪、什么职业,生活不只是眼前的鸡毛蒜皮,还有沿途的美景与喜悦,关键在于发现。从近50岁开始学习跳舞的保洁师傅王世金,到边送外卖边背诗、最终夺得《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冠军的雷海为,不输给时间、不败于生活的人不在少数,有梦的日子会闪光,有趣的日子也能光彩夺目。<br>可见,如何让岁月美好、让生活精彩,每个人都握着自己的遥控器。平淡不意味着无奇,我们不妨静下来、沉下心,发现生活的美好,也许最精彩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br>&nbsp;&nbsp;据此,有人得出结论:“如何让岁月美好、让生活精彩,取决于每个人的生活态度”。你是如何评价这种观点的?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9/f1ba9ca2cbed4b35bb87675acc442ff6/364C3CEF4F732A58EDE6E5A5C42CBBF5.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1/8/2019/52ba88d5fa3043b68913d8369910c559/21461194A96DC12D5A8056B784E6220A.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升级是中国制造2025目标,高品质产品是制造强国的标志。<br>有位学者认为,打造制造强国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匠人。工匠精神是一种专业精神,表现在对工作充满热爱与激情,工作中坚韧执着、精益求精、开拓创新,他是实现制造强国的金钥匙。只有大国工匠才能支撑起中国精品。<br>他论证说,历史上,中国工匠曾经名扬世界。但随着工业时代流水线生产代替传统手工生产,工匠角色逐渐淡出。<br>近年来,一些企业片面追求即时效益,忽视产品灵魂——品质,靠“山寨”和低价竞争,造成产品品质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偏弱。淘汰一族不断扩大,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内产品设计人性化不够,缺乏潮流引领、产品精细化不够,耐用性不强等问题。如何提高品质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做大做强中国企业,需要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br>在全面倡导工匠精神,一个由工匠精神开启的高品质时代就会到来。<br>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评析这位学者是否完整论证了他的观点。<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6/981f7c6fa017446bba4009664f38d3ae/B41DBEFC42352ABB61E4364523584FA2.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1/8/2016/3c572de2c4df4cc19f83551015e91054/76F32761FF9C8A16D9493016A49D7CA3.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被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首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到底“新”在哪里?<br>&nbsp;&nbsp;绿色选址:前后历经20年。北京新机场构思建设之初,即以国际先进的机场建设理念为先导,在选址阶段就前瞻性地组织开展了“绿色选址专题研究”,经多个场址反复比较,最终选择了距主客源地较近,空域环境和外部配套条件较好,区位优势明显的南各庄场址。本场址地面开阔,无大型建筑设施,可以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同时能实现环境适航与环境友好的良好平衡,并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雄安新区建设等贡献力量,既实现了绿色选址的要求,又为绿色机场的设计和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br>&nbsp;&nbsp;新跑道构型:“平行跑道+侧向跑道=全向型”。新机场在国内率先规划建设了平行跑道加侧向跑道的“全向型”跑道构型,使运行更为高效。跑道的布局为3条南北向的跑道和1条与南北向跑道呈70°夹角的偏东南/西北走向的侧向跑道。跑道方位为何要规划两个不同方向?新机场的3条南北向跑道要和首都机场的跑道相平行,这样两个机场的空中矛盾最少。首都机场的跑道通常90%的时间是向北起降,而70%的航班流是南来南往的。新机场在北京最南端,风比较小,东南侧就是永定河滞洪区,修建侧向跑道的好处,一是大量航班不用绕飞,起飞后直接向东或东南切入航路,可以节能减排;二是刚起飞时在河道上空飞行,缓解了飞机噪声对居民的干扰。<br>结合材料,说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从绿色选址到新跑道构型是如何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0/87be459a365740268638946f8f3741b0/B5D407A8123BF7061152E3A973AC4329.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1/8/2020/66ba524975294fd98c080911e7c5bade/D7BA9A9A6FCEB4AB7544DCC5DF0768BC.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回答问题。<br>&nbsp;&nbsp;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br><strong>&nbsp;&nbsp;材料一</strong><br>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土地改革完成前“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br><strong>&nbsp;&nbsp;材料二</strong><br>从1953年到1956年底,随着土地改革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这一主要矛盾的解决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r><strong>&nbsp;&nbsp;材料三</strong><br>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r><strong>&nbsp;&nbsp;材料四</strong><br>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br>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我国主要矛盾变化的认识。<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0/7db86569533b4fe087bcb63da25a7853/45739860A6B02B959BC2D3A36929634C.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1/8/2020/ab5e38f7988e468292f7eb00db0139b7/75752F5D6C5BA6C0608D0570D799745A.png"><br><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哲学生活题型分练主观题(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