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政治—政治生活主体分析大题汇总——公民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容易<br>回答下列问题: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r><img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1/999D4EDF4456A51BD2ECC45DD66DB9F0.jp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1)请运用政治常识,在表格材料下方相应的空栏内,填写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具体方式。<br>(2)当前我国为什么要促进公民的政治参与?<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AB2B32B907B1A652489F2013CB92B555.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A335533379484F00872332B9E6E27CD5.png"><br><br>※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容易<br>当公共权力被滥用时,当政府官员不尽职,造成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受到侵害、人民群众的权益受到威胁时,请公民举起手中的利剑,依法同腐败分子做斗争。<br>请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对“公民举起手中的利剑”的认识。<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6921AAC9FCA4E0D9F16F93790130ABE.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1E23836792A82480C95E151E416BAE4B.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材料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并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明确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br>材料二: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呈现出巨大变化。新中国成立之初,多数中国人带着“拥护党、感谢政府”的朴素感情参加政治活动,凡事按“领导意思做”,不怀疑、不反对;“文革”所演绎的“大民主”,用情感代替理性,用人治代替法治的政治参与,收获的却是混乱、倒退、浩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公民在政治参与时,根据法律、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把握自己的行为。在基层民主自治过程之中、在重大公共决策的征求意见之中、在各种竞争性选举之中,都能看到公民的理性行为。<br>(1)作为一名中国公民,你认为我国为什么要把“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2)如果以“文革”时期公民政治参与与改革开放以来多数公民政治参与的比较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你提交的报告中你准备如何陈述两种政治参与的本质区别?<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2F142145F9BDD29BEFD8B9A1D69E0639.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 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大气污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治理雾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治理雾霾,每个公民都应成为责任主体。<br>1.结合材料,说明“治理雾霾,每个公民都应成为责任主体”的政治生活依据。2.运用“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知识,说明公民在治理雾霾的过程中应怎样做,并举例说明。<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44E66FA5851F9D9F742768B8BC8BDA29.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br>建设和谐美好家园,需要人人关心、人人支持;只有人人关心自己的城市,城市才能更美丽,交通才能更顺畅,生活才能更舒适!为促进长沙的发展,长沙市城乡规划局面向全社会开展“‘2035·我的长沙我的梦’开门做规划金点子征集”等一系列公众参与活动。广大市民纷纷建言献策,提交对于长沙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思考和建议。短短一个月时间,市规划局就收到几百条建议。经过认真研究,很多合理的建议被采纳。长沙市城乡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保证公众有序有效参与城市规划,充分发挥城市主人翁的能动性势在必行。<br>1.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一说公民可以直接通过哪些方式向长沙市城乡规划局建言献策。2.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长沙市城乡规划局为什么要公开征求社会各界人士意见。<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20/ac63a8f5170247f39632a4a84efbac60/E610C5F1BC038445FF2667B6F3F864A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回答问题。<br> 当前,我国的教育存在不平衡、不公平问题。在我国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公平分配这些资源,规范学校收费,使老百姓感受到公平,成为近年“两会”代表、委员重点讨论的内容。不少网站开设专栏,让公众参与讨论,这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br>1.运用“民主监督”的知识,说明为规范学校收费、实现教育公平,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发挥监督作用。2.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促进教育公平。<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9/bd6f0bf176484b94b649ee5a82afbd1a/C88BC3B70178C2D51008DE7E27F8938D.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1/8/2019/be83fa72ee0349de82af0c2b308aaaa3/86945BACC8798950C8E155BB61DB1005.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 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名数量已超过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网络日渐成为公民表达诉求、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渠道。一项调查显示,网民中有97.8%的人“非常关注网络监督”,93.3%的人表示“会通过网络揭发社会不公”。然而,网络监督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优势,也有不足。网络监督存在着滥用网络、侵犯隐私权、虚假信息、扭曲夸大等问题,这需要引起社会关注。<br>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说明公民为什么关注网络监督?<br>2.你认为公民应该如何正确行使网络监督权?<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9/067fa9edffe14416a9ced85993f6394d/184E53C43E4EC3013080181C4B886370.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较易<br> <strong>材料一</strong>如今,宪法在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中日益“激活”,法治精神已逐渐融入每个公民的血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相同,建设法治中国,每个公民都不能袖手旁观。公民不仅是法治中国前行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和推动者。<br> <strong>材料二</strong>保障人民民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在讨论公民的民主权利时,甲同学说:“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但为什么相关法律又规定了公民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向当地公安机关提出申请,报告目的、方式、时间和线路等,获得许可才可以进行呢?”<br>1.联系材料一,从公民政治参与的角度,说明公民应怎样积极参与建设法治国家。<br>2.运用关于公民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甲同学所述问题的认识。<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1C8E1B3528E6193ED70910B479F5EAB4.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DA85D9F331FEA014CC0045C02286A84E.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回答问题。<br>一场十面“霾”伏,让更多人关注空气、关注环保,客观上提升着公众环境意识。雾散了,环保注意力、行动力却不能退潮,正如李克强总理强调的,空气污染治理,“需要树立全民意识,需要全民参与,共同治理”。治理雾霾,每个公民都应承担起应有之责。个人之责在强化环保意识。我们每个人都既是环境的消费者,也是环境恶化的成本支付者。在这方面,无人可置身事外。改善空气环境的最终出路,就在于公民治理。公民治理,既包括良好环保习惯的养成,也意味着对于环保的积极参与。个人环保意识越强,企业的外部监督就越大,政府治污能力也就越强。环境保护,离不开超出利益盘算的社会合力。<br>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治理雾霾,为什么每个公民都应承担起应有之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9/17505d393b6148aebf531b0345764a66/E5739CF2470A3BE5A2175FEFE3F1EB61.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入冬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再次引发了公众对空气质量的关注。面对当前的环境污染,一地或一人很难“独善其身”。政府、企业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每个公民也要行动起来,少开车、少用一次性物品,积极参与社区环保活动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湛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br>1.从国家性质的角度分析,公民为什么要积极参与环保活动?2.运用公民政治参与的知识,说明公民在治理环境污染中应如何作为。<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6BE2684117A9CCC00D10DB8008D8371.png"><br>解析<br>略<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