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大唐的诗人,把中国的月色写绝了。文学是时代最直接的反映。名相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写尽盛世海月的华美;而从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唐盛极而衰的真实的历史。由此可知:( )<br>①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 ②古代诗词总会真实地反映时代发展的脉搏③文化能反映社会生活的变迁 ④诗词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9/8d360a8f5b2d4e4489e4803bd8b07cda/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2019年3月“感知中国,意在巴黎”中国美术精品展在巴黎举办。展览聚焦中法艺术百年交流的历史,展示了刻载着历史印记和洋溢着新时代艺术创新精神的中国留法名家作品,中法人们在欣赏佳品的同时,也拉近了彼此的心。本次展览:( )<br>A.让更多法国民众感受并认同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br>B.通过讲述中国艺术故事,推动中国艺术的共享与传播<br>C.创新了文化交流的途径,推动了新时代中法艺术合作<br>D.使中法文化交流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起着引领性作用<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9/21c27bf6d7ba41939d071d34fa02e09a/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走在古城朱雀的小街,听见太白唱醉的明月,……”沉淀千百年的经典看似很遥远,却在自然亲切的歌词中浮现在听众面前。《经典咏流传》节目的成功在于其:( )<br>①让人们重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不竭的生命力②是复苏文化记忆的历史呈现,更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时代强音③首次实现了诗和歌的结合,完成了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④让观众在歌唱中学诗词、背诗词,是传承经典最合适的方式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9/7e7aafc7a41541d3b19b2c35214d4d39/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9年7月,在大连夏季达沃斯年会期间,中国作为主办方集中展示了中国书法、剪纸、糖人、面人等传统文化项目,同时举办中医、京剧、茶艺等中国传统文化项目的体验,让国外嘉宾真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引起积极反响。这表明:( )<br>①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推动中华文化发展②中国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继承和回归传统,促进文化的传承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具有独特魅力和价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9/9fd9285bd222461796d3060ec06cf22c/06CA09E70C17EF8BA2D3B8C70D69395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诗人席慕蓉曾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乡愁时常困扰着游走在海外的人们。对海外游子而言,他们虽早已适应了他乡生活,但在面对文化层面上的激烈碰撞和身份认同的焦虑时,乡情又时刻萦绕脑际。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br>①积淀在内心的乡愁是人们难以割舍的精神家园②不同文化的碰撞呼唤人们正确对待文化差异③异乡文化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内心的情愫④留存于内心的乡情文化是游子们的心灵归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9/5950e33f86f9487dbc0dfd737f4ebd7f/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1/8/2019/9228d3945a724a778a48c47e688188d8/70673E7292B7DBB8825559AF0E894B2D.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说文解字》中写道:“福,佑也”。”福”字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下图所示,长春一位80后青年设计师花了近一年的时间设计了全国32个地方的“福”字,将中国各地最为大众所熟知的特色和文化融化在“福”字的一勾一画中。这设计:( )<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testImage/1/2019/11/19/60DB8E60810BC3FF96FFDC8BCFEF2BC9.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①将各地的文化特色元素融人其中,形显了文化自信②融入厚重的家国情怀,多种形式传承了“福”文化③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爱家乡情感,是巨大的物质力量④与人们的文化需求相灵合,提高全民思想道德修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9/614405482b7042a897c8fb7a7bb29249/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纪录片《二十四节气》雅俗共赏地向观众展示中国传统历法对中国自秦以来农耕生产、生活繁衍以及数千年来对国人衣食住行、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由此可见,二十四节气( )<br>①对于研究世界农耕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是人类共同文化财富②拓展了农业历史文化传播的途径,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③既是人们农业生产实践的产物,又被人们获得和享用④是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依托,影响着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活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9/91dbeb74a4994e779678668b6a779ec6/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1/8/2019/b1852ec8916d4e4eab569e62eea81093/47FDC480C86DD09CA90D0736E5DEC41F.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数千年中华文化提供的生活方式、民俗民风、中华料理、养生医药、建筑样式、传统节日、民族民间艺术、体育、礼仪,尤其是文字书法……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即使在西风强劲的环境下,人们也日益认识到了自己传统文化的可贵。这启示我们要( )<br>①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自觉 ②奏响主旋律,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③提高辨别能力,区分先进与落后文化 ④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9/1590c274d26d45ec9c3c03df4d8e3563/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今天,我们做英雄的传人,不是要像战争年代英维那样炸碉堡、堵枪眼,而是要以爱国情怀强化历史责任,以民族气节滋养浩然正气。这是因为:( )<br>①不同时期爱国主义的要求相同 ②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③不同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不同 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9/99452083699f4302a7f54b8200b74e2d/06CA09E70C17EF8BA2D3B8C70D69395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9年2月,上海红桥大车站采用当前业界唯一可商用的华为产品启动5G网络建设。随着5G室内数字系统应用场景多样化,未来的5G车站可以满足大量人群的高速上网需求,旅客下载一部2GB的高清电影只需不到20秒、还可以支持4K高情视频通话、超高清多路视频同传等业务。由此可见:( )<br>①科技改变生活,增强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②现化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传承文化的主要途径③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文化收集、储存和传播的手段和方式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基础作用日益增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9/6fc4ae471110457bbd3388af0ccf011e/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1/8/2019/d200cd56bf394c858e2769549e62744f/29ECD77930444EE4C24DE76EA2EA2170.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8年6月21日,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节日,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农时农事,组织开展好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展示科技强农新成果、产业发展新成就、乡村振兴新面貌。设立这一节日的文化意义在于:( )<br>①强化“三农”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地位②促进农事文化与经济融合,传承民俗文化,丰富农民文化生活③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凝聚爱农支农的强大的精神力量④创新和拓展了中华民族悠久厚重的农耕文化的传播方式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9/38fd919d31ad4d07815ee5d641b313e3/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四川省知名中学成都七中与民营教育企业合作成立七中网校,采用以卫星网为主的教学传播模式,为西南地区的其他中学提供远程直播教学,其中包括248所贫困地区的中学通过直播,跟随成都七中同步上课。从2002年至2018年,7.2万名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完成高中课程,其中88人考上清华北大,大多数成功考取本科。上述材料说明:( )<br>①科学技术打破时空局限,有助于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②推进教育与科技的融合,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治本之策③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促进了教育的商业价值最大化④远程教育促进信息共享.使教学传播模式发生深度变革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9/2cdab71a0900408d8d13e7e58014954a/06CA09E70C17EF8BA2D3B8C70D69395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结合材料,回答问题。<br>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2012年9月19日,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探月工程已经完成嫦娥三号卫星和玉兔号月球车的月面勘测任务。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嫦娥五号主要科学目标包括对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以后的分析与研究。中国人的探月工程,为人类和平使用月球做出了新的贡献。<br> 2019年1月14日,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表示,2019年年底前后将发射嫦娥五号。牵引国家基础科学和高科技发展。探月不仅能促进航天技术的发展,还将带动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和基础科学的进步。在我国,目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力发电机、人工辅助心脏以及矿难救生舱等高科技产品都得益于航天技术的转化。<br> 激发和培育民族探索创新精神。有句哲言说,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显然,没有什么比探索举头可见的月球,更能吸引民众去仰望星空了。<br>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我们探月对社会产生的作用。<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9/348513a9fc1847de87575871900d94a7/4D3FA5ADC30DCA3ECB83D2728AD143D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 在台湾近代史上,台湾文化承受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但台湾同胞始终保持中华民族的尊严和中华文化的特征。120多年前的甲午,中华民族国力孱弱,导致台湾被外族侵占。旅日作家萨苏说:“我们可以看到,1919年在台湾拍摄的照片中,台湾士绅的服装依旧是没有顶戴花翎的清朝士绅服装,保持中华衣冠,这一点难能可贵。”在这次战争后,台湾人民一直坚持着“中华衣冠”。近年来,博大精深的妈祖文化更是吸引了众多的台湾同胞前来大陆寻根问祖。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 <br>1.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的事实是任何人任何势力无法改变的。<br>2.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青年,请就两岸青年学生如何增强促进祖国统一的责任担当提出三条建议。<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9/91c6207ff008450abcc2bf787c75e0d9/F8E9FEAADDB95C46C3E8A34C16E69EF5.png"><br>解析<br>略<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