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九台示范高中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无论身处繁华的都市,还是偏远的乡村,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br>①中学生到社区宣传抗震救灾知识②市民观看2019年春节联欢晚会③某企业生产劳动防护产品④某市民就城市规划向政府提出建议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9/8435633c9b80446bbe54583f11881416/B4A95E0049EF7D88C3ABD6FDD51A35AE.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使人的知识面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拓展,阅读能净化心灵、修身养性。阅读离不开书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说明( )<br>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④唯有读书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9/a2ab0577f00d4709aa5dd1fea8c819a5/5EB37C218D6D19EB98E791A4205997A8.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书店在一定程度上对实体书店形成冲击。近年来,书店已不仅仅是卖书的地方,围绕实体书店打造的多样化业态使书店变得更加时尚。卖创意、卖服装、卖咖啡、办活动……实体书店带给读者的体验日益舒适和丰富,实体书店逐渐回暖。这体现了( )<br>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④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9/01bc99f7b84b48fc8e3cad7fb5cc125f/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消费大国,但人车争路的现象屡见不鲜。“行人第一,脚踏车第二,汽车最后”这一发达国家普遍遵循的道路原则,值得我们借鉴。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br>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②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③健康的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④健康文化是个人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9/5796beb920c946649163511e34d07ac2/5EB37C218D6D19EB98E791A4205997A8.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为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提供了有力支撑。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也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这表明( )<br>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②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③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④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9/38410856558d4cb8b643ad9f3c4cda0e/B4A95E0049EF7D88C3ABD6FDD51A35AE.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文学体现着中国人的审美、情怀和志向,字里行间,有意境、有韵味、有风骨,回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共鸣。翻开一本书、读上一首诗,就像乘着文学的小船,漫游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说明( )<br>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③文学作品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9/ebc05d41122f48cba6db2b4cd417d963/CFD11B39D2C70E3BAFF53A76B86BA12A.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经济学家冯·丹因认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下列正确表达了经济发展对文化影响的传导顺序的是( )<br>①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③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④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A.①→③→④→② B.④→①→③→②<br>C.①→②→③→④ D.③→④→①→②<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8/adca7c696b524dc985a15ea374a4c239/5EB37C218D6D19EB98E791A4205997A8.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使得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得到增强。如果请你写一份“积极行动起来,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贡献”的倡议书,应当运用的语句是( )<br>①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9/78d2869baff347598e07ba86556b4e3b/B4A95E0049EF7D88C3ABD6FDD51A35AE.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近年来,很多传统节日都在逐渐变味。一些传统节日变成了“吃”节、“买”节,最纯粹的本土民俗节日,如七夕节等都被裹上一层浓墨重彩的商业外衣。此外,名目繁多且缺乏传统文化内涵的“臆造节日”异军突起,成众多年轻人的新宠。对此,我们应该( )<br>①消除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②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③顺应社会变化,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④深挖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凸显文化价值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7/cb63da9a1b7f424280806df43bac99c7/B01B9AD1709CC523F9D63862305777A8.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媒介是承载精神产品的容器,现代社会媒介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中国首份3D报纸在湖北十堰问世,可短短4个月后,这份报纸就不见踪影,这意味着市场价值是最终决定创新是否成功的最根本标准。这说明( )<br>①没有继承的文化创新是没有生命力的②文化创新必须要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③新传媒取代旧传媒需要一个曲折过程④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9/9eac45c9391742d4a842c05c33bb46c4/B01B9AD1709CC523F9D63862305777A8.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从《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到《朗读者》,这些有着独特民族文化气质的节目接连“火”遍电视网络,引发关注。创作者们从汉字、诗词、书信这些最习以为常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寻找承载节目风骨和精、气、神的支撑。这启示我们( )<br>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②文化创新的源泉来自对传统文化的继承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④包容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9/493249ab54a04b689bb7da0e2364ba81/B4A95E0049EF7D88C3ABD6FDD51A35AE.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媒介是承载精神产品的容器,现代社会媒介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中国首份3D报纸在湖北十堰问世,可短短4个月后,这份报纸就不见踪影,这意味着市场价值是最终决定创新是否成功的最根本标准。这说明( )<br>①没有继承的文化创新是没有生命力的②文化创新必须要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③新传媒取代旧传媒需要一个曲折过程④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7/f8244bc211364014b05e997b75c0c55a/B01B9AD1709CC523F9D63862305777A8.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纪录片《海上丝绸之路》已在境外10多家媒体播出,覆盖海外收视人群约3亿,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文化的海外影响力。提升中华文化的海外影响力需要( )<br>①依托商业贸易,在商贸活动中吸收外来先进文化②发展国际教育,通过国家互派留学生传播中华文化③创作文化精品,让国外观众在潜移默化中认可中华文化④尊重文化差异,坚持把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放在首位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8/86c472749987450596b08b2f26764fd8/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键盘时代,“提笔忘字”现象屡见不鲜,一些生编硬造的网络语言使美感荡然无存。拯救汉字、唤起全民对汉字的关注与重视成为许多人的共识,这是因为( )<br>①汉字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汉字历来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③汉字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④发掘汉字之美有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9/1e1e534a8594478881e2977ae8a10768/B4A95E0049EF7D88C3ABD6FDD51A35AE.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我国的民族乐器发展史,凝聚和积淀了各民族几千年的技艺与智慧,反映了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态和风土人情,演绎、传递着人类古老而永恒的情感。下图是部分民族使用器,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img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③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④文化的差异性不利于文化的发展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9/4556b0425b5c4fb9a043142fcd5cc444/B4A95E0049EF7D88C3ABD6FDD51A35AE.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br> <strong>材料</strong>习近平主席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br>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对“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理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8/c9ae704eae78455eace20ff82f32c7ea/D46B05C8798DFFFB3D1109A09191FF69.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 对于网络文学的崛起,传统作家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有恐惧者,有不屑者,也有包容者。而某权威媒体表示,当下重要的不是纠缠于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PK中哪方取胜,重要的是中国作家应该努力创作,拿出过硬的作品打动读者。因为,读者不会亏待他们喜欢的作家。<br>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角度看,你认为中国作家应该如何努力,拿出过硬的作品打动读者?<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8/c3ff9a0b11ff4b80a9db04df6b92adab/DE3F74BD4F20B52D5C3B352910F2406E.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strong> 材料一</strong><br>戏曲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史前史、800年兴盛史、300个声腔剧种和5万个剧目累积量、覆盖城市乡村广大幅面和十几亿民众、传承至今而顺势长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戏曲对中古以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形成了全面覆盖。汉族地区有京剧、秦腔、黄梅戏等,少数民族地区有白剧、藏剧等,不同的剧种又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形成对多样审美风格的覆盖,也形成对不同流行地域的覆盖。<br><strong> 材料二</strong><br>20世纪初,西方戏剧大量进入中国,对此,中国戏剧一一拥抱。在吸收了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后,中国戏剧也走出了国门。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欢迎。中国戏曲程式化动作传达出的中国美学精髓,吸引更多的外国人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br>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br>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的认识。<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9/3b9f1b010f1a466dbd3b24705004edc6/9C2EEC5B6F139996C934F4E4B3A2EBFF.png"><br>解析<br>略<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