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玉门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政治部分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广东某市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br>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 )<br>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br>②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br>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C55A7D2B762B85AA59FCC9FA4D7649CB.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4C7CC15DCC78D74526F6B538A7882291.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br>上述文字( )<br>A.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br>B.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br>C.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br>D.彰显了中华文化五千年自强不息的品格<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CFD11B39D2C70E3BAFF53A76B86BA12A.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4ED4E3BCC9D4D7FE71263D9795416973.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贴窗花,写春联,辞旧迎新;年夜饭,压岁钱,阖家团圆;发微信,拜大年,走亲访友;花各异,韵相同,岁岁年年。<br>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在于它( )<br>A.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br>B.引导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br>C.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br>D.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F281CF24E427D2950142297339BBC5AE.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D58412BDD5F1078BBD3E0A631BE1AAC7.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br>这一史实表明( )<br>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br>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br>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br>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7C9A679F3C72D4F1064B7D0A0FD4AD8.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2E2B94ADA7A20B94C7D0ED9392B24057.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 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br> 话题: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br>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这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br>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8FCED2C57DD6CA85118BF61DEDC720D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晚年提出的关于文化交流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十六字箴言,对我们在经济全球化和文明多元化的时代,如何正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意蕴深远的启发。<br>1.简要分析费孝通“十六字箴言”所蕴含的正确文化态度。2.请据此谈谈你对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认识。<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8DD450FD9C98784F7CE6850BA77015B5.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 在我国传统文化的百花园中,有一支四季常青的奇葩“竹文化”。历代文人雅士都被竹子“未出土便有节,及凌云常虚心”的自然形态及丰富的精神内涵所倾倒,并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书卷与美谈。<br> 苏东坡有诗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郑板桥的题竹诗脍炙人口,百读不厌:“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br>1.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为什么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br>2.“竹文化”对你有何启示?<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11BF20B69B0838FEEEC117A83B716F5E.png"><br>解析<br>略<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