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一〇六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指出,制约东北地区发展的“四个短板”,即存在着“体制机制短板、经济结构短板、开放合作短板、思想观念短板”,解决这些短板要靠深化改革。<br>实现东北振兴需要( )<br>①科学统筹精准施策,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②依靠要素投入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③优化股权结构,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④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4EF59C4461E28F3B3B09551EB8B9AC3F.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2018年8月31日,三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四次审议、历时五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从开门立法、回应社会关切,到立法者如何在规范中兼顾创新发展,电商法立法过程有不少值得关注的内容。<br>电子商务法( )<br>①四次审议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认真行使决定权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体现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民主立法,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③有利于单方面保障电子商务活动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④有利于发挥法治对电子商务产业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7C9A679F3C72D4F1064B7D0A0FD4AD8.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最是书香能致远,唯有读书方宁静。某校积极开展“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校园”的读书活动。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比赛、传统美德我践行等文化活动,并在校园里设立名言警句文化长廊、古今中外名人介绍走廊等,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br>这样做的依据是( )<br>①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②优秀文化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的影响更持久③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起促进作用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4EF59C4461E28F3B3B09551EB8B9AC3F.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发布了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14门课程标准,其中语文新课标中设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专题,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先秦到清末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古诗文,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增加至72篇(首)。语文新课标增加古诗文的内容( )<br>①旨在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文化需求②有利于发挥教育对文化传承的作用③是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根本举措④有助于中学生坚定文化自觉和自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8/e60adc6d32444d14917c98aafff7b955/01A39E48B8A67989A23F6887F26FCC64.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1/8/2018/6b1d5a76607440d7a0ff8ed9afbc220d/915757F08478061CBF0BDF9F691AA379.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我们每个人都是乘凉者,但更要做种树者。”<br>习主席这句话蕴含的唯物史观哲理是( )<br>①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②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③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④要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1A39E48B8A67989A23F6887F26FCC6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strong>材料一</strong><br>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从中央政治局决定启动宪法修改工作,到《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从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这次宪法修改,始终贯穿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精神和原则,是我们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的生动实践,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生动体现。<br><strong>材料二</strong><br>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此次修正坚持在党的领导下,遵循了法定程序,发扬了充分民主,体现了全党意志,反映了人民心声,顺应了时代要求。修改宪法是时代发展必然、深化实践必要、完善法治必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我国各族人民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任务,修改宪法,把党的指导思想转化为国家指导思想,是我国宪法完善发展的内在要求,为的是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br>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宪法修改的相关过程。<br>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谈谈党在宪法修改中如何追求和发展真理?<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C10E6FE43A3EA07620C410515D140D19.png"><br>解析<br>略<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