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8-21 09:18:12

广西省龙胜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nbsp;2017年12月22日,在连续数个交易日下跌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终于出现反弹。这再次印证了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常态(双方(美元、人民币)都可以升值,也可以贬值,不再因人为因素操纵汇率,而是由市场来决定。)<br>不考虑其他因素,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常态意味着(&nbsp;&nbsp;&nbsp;)<br>A.人民币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不断减弱<br>B.人民币自身价值的变动或将趋于缓和<br>C.外汇炒作人民币升值的风险将会增大<br>D.我国外贸企业的外贸环境将得到改善<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7C9A679F3C72D4F1064B7D0A0FD4AD8.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nbsp;美国经济学家奥肯著名的“漏桶实验”发现,从富人那里征税补贴给穷人,穷人实际得到的比富人失去的要少。这是因为,这一做法会引起效率的损失,带来社会财富的减少。<br>这启示我们(&nbsp;&nbsp;&nbsp;)<br>A.再分配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br>B.初次分配要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原则<br>C.劳动报酬要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同步<br>D.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A50F910BECBBBA4AAB35D7A1AB2452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nbsp;随着营改增全面推开,各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不断提升。从国家税务总局给出的“减税成绩单”来看,自营改增2012年实施以来,已累计减税近2万亿元,打通抵扣链条,扩大了税基、拉长了产业链。<br>国家推开营改增有利于(&nbsp;&nbsp;&nbsp;)<br>①扩大国家财政收入来源,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②减轻企业成本压力与负担,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③营造公平的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④促使企业加大科技授入,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7C9A679F3C72D4F1064B7D0A0FD4AD8.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些流行语热起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洪荒之力”“秒杀”“任性”“APEC蓝”“刷脸”“抢红包”等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反映出时代的发展进步。<br>材料主要表明(&nbsp;&nbsp;&nbsp;)<br>①意识促进人们实践活动的发展<br>②正确的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br>④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C55A7D2B762B85AA59FCC9FA4D7649CB.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下列语句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与下图寓意最为相近的是(&nbsp;&nbsp;)<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testImage/1/2017/7/5/69DAF08592A8C38E0578CB8C530F3959.png"><br>A.只有自己诚心待人,别人才有可能对自己以诚相待。——路遥《平凡的世界》<br>B.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海明威《老人与海》<br>C.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沈从文《边城》<br>D.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余华《活着》<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7/56542a9b4f2542f880819f2d0fead458/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1/8/2017/0965613ce5ac4529b652c43bb9a0bf4a/E1F3FBF04F17BC685DDAA2165F9F018D.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nbsp;&nbsp;&nbsp;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最大的短板就是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在山西太原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集中研究破解深度贫困之策。会议强调,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规模。新增脱贫攻坚资金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加强深度贫困地区开发,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劳务输出、教育和健康扶贫,实施贫困村整体提升工程,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推进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强化资金和项目监管。要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br>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政府是如何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43CD5A62738B076B6B54549298ECBDF9.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nbsp;&nbsp;&nbsp;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人工智能。之后,党的十九大报告又强调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2018年人工智能再登《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强调:要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br>&nbsp;&nbsp;&nbsp;当前,伴随着人工智能研究热潮,我国在一些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尤其是核心算法方面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但我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比如在高精尖零部件、技术工业、工业设计、大型智能系统、大规模应用系统以及基础平台等方面。专家们还指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还面临着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挑战,需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br>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发展人工智能给我国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br>2.人工智能的发展将给劳动者带来更大的就业压力。请就劳动者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提出两条建议。<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81EEB0DC2C0D8F7515F5E0052E7A4CB9.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br>&nbsp;&nbsp;&nbsp;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br>&nbsp;&nbsp;&nbsp;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拥有统一、规范的语言,是关系到国家独立和民族凝聚力的具有政治意义的大事。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方言所体现的地方特色是普通话无法比拟的,汉语的各种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也是普通话健康发展的资源和保障。<br>&nbsp;&nbsp;&nbsp;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由于人口大量流动,城市语言和方言的生态环境也发生急剧变化:一是普通话的生存环境大为改善,普通话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和使用的语言;二是方言的使用场域日渐萎缩,使用能力也日渐衰微。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有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推广普通话,贬抑方言”;另一种意见是“反对过分推广普通话,大力提倡保卫方言”。<br>结合材料中的两种分歧,请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C6B543A33D6D527B577D75F36477003.png"><br>解析<br>略<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西省龙胜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