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三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2017年4月12日,为学习交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推动自贡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自贡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大安区召开。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国家、社会及其人民普遍信奉、追求、恪守的基本价值理念和规范,是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r>( )<br>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 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相契合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核心的内容 ④其实践导向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差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A50F910BECBBBA4AAB35D7A1AB2452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组织创作的当代检察题材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通过讲述鲜活的监督执纪案例引领社会思潮,充分展示了“正风”“反腐”所取得的积极成效,警示党员干部要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也进一步坚定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br>由此可见( )<br>①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②一定的文化对政治产生重大影响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④文艺创作弘扬主旋律以凝魂聚气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1A39E48B8A67989A23F6887F26FCC6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春节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相传至今的风俗习惯,如扫尘、贴春联、年画、守岁、爆竹、拜年、食俗等。<br>对春节习俗的正确理解是( )<br>A.它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br>B.它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br>C.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br>D.它被称为凝固的艺术<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7C9A679F3C72D4F1064B7D0A0FD4AD8.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傩堂戏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人“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生时期,剧目较少,且具有浓重的迷信色彩。清至民国,傩堂戏在凤凰达到鼎盛时期,民间艺人将傩堂戏从巫道跳神中分离出来,进行了艺术和技巧的创造,出现了职业性的傩堂戏班,并一直延续至今。<br>由此可见( )<br>A.传统文化源于民间艺术<br>B.传统习俗有相对稳定性<br>C.传统文化能够因时而变<br>D.中华文化推动社会发展<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7C9A679F3C72D4F1064B7D0A0FD4AD8.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br>这说明( )<br>①书籍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br>②书籍塑造人的健全人格<br>③书籍引导人们的世界观,传递正能量<br>④书籍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6CA09E70C17EF8BA2D3B8C70D693953.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66896CDA6A0EA5CFD9F72D6908653FE9.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力求凝练时代精神、把握时代走向、解答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指导性的基本理论和哲学基础。<br>这体现了上述重大理论成果( )<br>①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能够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物质基础 ③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 ④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9A7E0722DAB5479A60928D5B8864BC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胡夫金字塔里面有一段令人生畏的文字:“不论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头上降临。”<br>从哲学上看,这段铭文属于( )<br>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br>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9A7E0722DAB5479A60928D5B8864BC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古代中国人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土;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br>上述观点( )<br>A.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客观实在<br>B.既是唯物的,又唯心的<br>C.是一种可贵的猜测,但没有科学依据<br>D.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7C9A679F3C72D4F1064B7D0A0FD4AD8.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2017年6月,《新科学家》杂志网站报道,美国科学家根据夏威夷凯克天文台近20年的数据,获得了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附近两颗恒星SO-1和SO-38的清晰运行轨迹,发现这两颗恒星的运行方式没有偏离广义相对论,这一发现佐证了( )<br>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唯物主义是一朵“无实花”③哲学是“科学之科学”观点的错误性 ④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4EF59C4461E28F3B3B09551EB8B9AC3F.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br>下列与诗歌哲理相近的是( )<br>A.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r>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br>C.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br>D.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以一瞬<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A50F910BECBBBA4AAB35D7A1AB2452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李克强总理曾说,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br>李克强总理的话体现了( )<br>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②认识规律,改变规律 ③自力更生,稳中求进 ④认识世界,改造世界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7C9A679F3C72D4F1064B7D0A0FD4AD8.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为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精神,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发函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的内容。<br>改“八年抗战”为“十四年抗战”说明( )<br>①对抗战的认识应全面、完整地反映史实②对历史的判断会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③历史事实在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得以证实④获得对历史问题的正确认识是一个曲折过程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7C9A679F3C72D4F1064B7D0A0FD4AD8.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鲁迅曾说:“对于《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br>这体现了( )<br>A.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往往因人而异<br>B.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br>C.真理是永恒的、绝对的、无条件的<br>D.人们不断检验和发展真理性认识<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2017年10月13日,以色列表示,由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存在“针对以色列的持续偏见”,它将与美国一道退出该组织。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表示,“这是联合国大家庭的损失,也是多边主义的损失。”而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丹尼·达农则表示,“今天是联合国新的一天,这就是歧视以色列的代价。”<br>这一事例从一个侧面佐证了( )<br>①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具体条件为基本前提的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了主体的限制③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特定条件和范围④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F281CF24E427D2950142297339BBC5AE.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我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院士曾指出,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br>这句话旨在告诉我们( )<br>①要准确判断自己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结合<br>②既要学习书本知识,也要参加社会实践③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对我们都是十分有用的<br>④要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95233724843B9919F6F47D439D11343.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C9F7C3034F15D1918872E6707D4835D0.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br><strong> 材料一:</strong><br>“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唱遍大江南北的“二十四节气”歌。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是古代中国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的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规律,凝聚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观点及方法。最初“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并指导那里的农事活动,后来我国从东北到海南都使用“二十四节气”。但是各地的人们会根据身边自然的具体变化,生产出当地合于“二十四节气”的表述,由此诞生了丰富多彩的“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本地化文化。如关于春分的农谚: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湖北有“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广东有“春分在前,斗米斗钱”。<br><strong> 材料二:</strong>“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中华民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见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二十四节气”还派生出了诗词、谚语、歌谣以及配合节气的民俗节庆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在古代,在现代“二十四节气”也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清明节气的祭祖活动、冬至的吃饺子等。在农村,“二十四节气”仍然指导着农民的农事活动。广大老百姓也会按照节气规律来调整作息、饮食和养生等等。<br>1.结合材料一,运用哲学的相关知识,说明人们是如何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来总结和运用“二十四节气”的?<br>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传承“二十四节气”的文化价值。<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5F0054394F40115DEDBA9183EDBDFB4B.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br>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80年前,在那个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面对外有强敌天险、内有分裂危险的严峻考验,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把一次被迫实行的战略转移变成了一次向着光明的伟大进军,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它让我们深深懂得,任何伟大事业的胜利,归根结底是理想的胜利、信念的胜利。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确立。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是事业成功的保障。必须始终充满创造活力,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才会迎来创新局面。<br> 今天,我们重温那次再创历史的伟大选择,为的就是牢记伟大长征精神、学习伟大长征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br>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任何伟大事业的胜利,归根结底是理想的胜利、信念的胜利”。<br>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ABBDFA3994FC9146866BCA0B1464EB16.png"><br>解析<br>略<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