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原创】2019届高考政治提分必练文化生活专项(15)综合测试一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在一个利益多元化、价值观纷呈的时代,不是所有的国家工程都能赢得国人的齐声叫好和支持,而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大手笔,比如探月工程,却能赢得普遍的祝福和支持。<br>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br>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②政府采取切实措施改变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④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95233724843B9919F6F47D439D11343.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91DD84EE038FE6BAEE88C5034C6DAF0A.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西安市把唐代大明宫遗址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从城市废墟中解救了出来,建起了大明宫遗址。大明宫遗址的保护所遵循的理念是“保护文物、传承文明、弘扬文化、改善民生、提升城市”。<br>这一理念体现的文化道理有( )<br>①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②文化的传承决定着城市的发展③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38D4C8194B165B6C5910358FC3DBBCCA.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近年来,“中国元素”在好莱坞电影创作中已经成为一种风潮。“中国元素”成为好莱坞打开中国市场的一块“敲门砖”,但“不管一部好莱坞电影中有多少‘中国元素’,它所讲的永远是美国故事,体现的也永远是美国人的价值观。”这启示我们,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br>①要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br>②要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br>③必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抵制文化交流<br>④必须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趋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2/0ed48e4b5f1643938e0c7d493448152f/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1/8/2012/a0fe9c56b68b4ce9ad4aa70cdaa17bd2/73EE3513877E20CF1811049C7DBE4F88.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什么都可以谈,只有价值观不能谈判”,这是马云收购“雅虎中国”时的核心原则。因为,一家公司一旦扩张到500人以上,仅仅靠管理很难继续成长,必须借助统一的价值观聚集人心。<br>由此可见( )<br>A.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br>B.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对公司产生积极的影响<br>C.优秀文化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的影响更加持久<br>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是人文化素养的核心<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9A7E0722DAB5479A60928D5B8864BC6.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B1AF855FADD3BA38E10662E18EACBADF.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央视推出的《记住乡愁》第二季,以家风中蕴含的“仁”“义”“礼”“信”“孝”等儒家传统美德,陶冶了市民情操,提高了公民素养,提升了城市文明,受到广泛好评。<br>假如以此为主题写一篇新闻报道,你认为最合适的关键词有( )<br>A.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文化包容性<br>B.文化传承 文化融合 文化竞争力<br>C.文化影响 道德修养 文化建设<br>D.色彩斑斓 尊重差异 文化创新<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6CA09E70C17EF8BA2D3B8C70D693953.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48D229A99A5925697CC627BA12ED05D5.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说:“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载有城市文脉的建筑被一个个推倒,城市变得千城一面,城市特色逐渐消亡;霓虹灯铺天盖地,城市文化消失殆尽。”<br>对此,从文化角度告诉我们,城市建设发展要( )<br>①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理念,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②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弘扬前人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③保障市民的基本权益,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④结合本地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A50F910BECBBBA4AAB35D7A1AB24524.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7031FAE469C00040587343E616A8954F.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题。<br> 教育部决定:2017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br> 抗日战争是以8年算,还是以14年算?一直以来就是历史学者讨论的热点问题。2011年,在纪念九一八事变80周年时,《人民日报》刊登社论,提出了“14年抗日战争”的概念;2014年9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可见,对这一概念的修改并不只是一次简单的话语转换,而是对历史最客观、最公允、最权成的评价。<br> 对全国范围的大、中、小学教材修改这一历史概念到底有何深意?李宗远说,14年抗战史的书写能够最大程度地将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流血牺牲的烈士囊括到民族英烈的范畴中来,这是对民族脊梁、抗战英灵最重要的告慰和尊重,张玉来说,对14年抗战史的书写,有助于国内、国际抗战史研究领域更好地进行对接。譬如日本著名学者江口圭一与家永三郎等,都将中国抗日战争起点定位为1931年。这样的呼应是对日本国内勇于正视历史、反省罪行的有识之士的一种肯定,有助于警醒各国牢记历史、珍惜和平。张玉来认为,应以此次教材修改为契机,进一步研究梳理抗战史,消除近年来“抗日神剧”等历史泛娱乐化所造成的认识混乱以及价值观扭曲的现象,加强青少年乃至全社会对历史传承的重视,积极地进行正本清源。<br>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2017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br>2.若你班举行班会,就“消除近年来‘抗日神剧’等历史泛娱乐化所造成的认识混乱以及价值观扭曲的现象”的主题进行讨论。请你就此写出自己的发言提纲。(两条即可,每条10~20字)<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269324ADAEB6D599F8078DA8814230D0.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8421D4D09865485435BC3700455E878C.png"><br><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