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原创】2019届高考政治提分必练文化生活专项(13)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由全国妇联评选出的100户全国“最美家庭”发出倡议,号召全国广大家庭展示“最美”,分享“最美”,争做“最美”,使家庭文明之花在神州大地竞相绽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起亿万家庭的无穷力量。<br>之所以要大力弘扬家庭美德,是因为它( )<br>①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②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③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要求④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1A39E48B8A67989A23F6887F26FCC64.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615BB4182CCAC20434BD8FA1FAC52690.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污文化”作为一种与“雅文化”相对立的文化现象,已成为当前网络亚文化的一道新景观。一些号称“油而不腻、黄而不淫”的淫言秽语正在青少年之间传播、流行开来。<br>对此我们应当( )<br>①加强科学文化修养,提升利用现代科技的能力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抵御腐朽文化的能力③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投身于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④参加健康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1A39E48B8A67989A23F6887F26FCC64.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609973EB9C56E2CFC8652C43195653DA.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2017年11月17日,在与受表彰的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代表合影时,发生了令人动容的一幕:习近平看到93岁的黄旭华、82岁的黄大发站在代表们中间,就请他们坐到自己身旁。<br>习近平这一举动蕴含的文化意义在于( )<br>①弘扬传统道德,发挥其“主心骨”作用②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引领的作用,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③能让人们无形地、自觉地得到思想的启示④发挥道德模范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6CA09E70C17EF8BA2D3B8C70D693953.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7386CE0400698E72B5C06A9EFD05FAF1.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回答问题。<strong><br> 材料一</strong><br>“壮哉中国,富强兴旺;荣辱沉浮,民主图强,”9月1日,开学第一天,慷慨激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歌在我省所有校园里回荡,这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崭新载体,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在校园中得以迅速传唱。<br><strong> 材料二</strong><br>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学生以创意手绘的形式诠释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爱国,是国旗广场上五星红旗下笔直的身躯;诚信,是无人监考的考场里诚实考试;敬业,是年迈的老教授依然坚持在讲台上;法治,是校园模拟法庭上的严肃……一群卡通人物幽默生动地向人们表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br>1.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分析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br>2.材料中的做法对我们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有何启示?<br>3.你所在的学校准备开展一系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活动,请你策划两种不同形式的主题活动,并结合《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设计理由。<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5A642CCC6E25D78E7FAB76BB6A1F972.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教材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2017年秋季,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义务教育(以下简称“部编本”)语文教材在全国投入使用。<br> <strong>材料一</strong>“部编本”语文教材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打上中国底色、植入红色基因,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该教材格外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诗文选文数量明显增加且体裁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均有收录。古诗词中有洋溢爱国热情的《过零丁洋》、歌颂慈母之爱的《游子吟》,表达珍爱劳动之情的《悯农》等;文言文中有儒家经典《〈论语〉十二章》《愚公移山》等还增设了楹联、成语、蒙学读物等传统文化内容。同时,教材收录大量革命传统经典篇目如《为人民服务》《朱德的扁担》,还选取来自不同国家的名家名篇,如高尔基的《海燕》、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等<br> <strong>材料二</strong>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汉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传统的义务教育语文教材都是“先拼音,后识字”,“部编本”语文教材却是“先识字,后拼音”。这样的编排并不是简单的顺序调整。汉字是表意文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一个汉字“代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一个人物、一个故事。从学习汉字入手,符合儿童认知的规律和对学习的心理预期。相对于承载中华文化的汉字,拼音带有明显的异域色彩“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表示:“要的就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让他们的‘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意味的。”<br>1.“部编本”语文教材是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打上中国底色、植入红色基因,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的重要教育载体,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br>2.很多汉字是象形表意字,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载体。请你任意选择两个汉字,分别从该字的“形”与“义”中品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EB72FC36DA0F40FF39E3D2BE30E07591.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87B85FAABC6E727F6876D63F712B3954.png"><br><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