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8-21 09:11:39

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七次双周考政治试卷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论语·子路》里有一句著名的成语:欲速则不达。当时孔子弟子子夏做了莒父这地方的县长,向老师问政治。孔子给他指点迷津,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率不成同……”<br>‘欲速则不达’的哲学寓意是(&nbsp;&nbsp;)<br>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br>B.要提高办事效率,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r>C.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br>D.要取得事业成功,必须按常规办事<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A50F910BECBBBA4AAB35D7A1AB2452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nbsp;在纷繁复杂的人间变化中,人们总会感叹容颜易逝、人心易变、岁月易老。<br>上述材料告诉我们(&nbsp;&nbsp;&nbsp;)<br>①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②物质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③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④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9A7E0722DAB5479A60928D5B8864BC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nbsp;对有着“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传统的中国人来说,中国政府网为老百姓提供了向政府提建议,说想法的场所。<br>这体现的哲理是(&nbsp;&nbsp;&nbsp;)<br>A.事物具有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br>B.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事物的联系<br>C.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br>D.联系具有客观性,多样性<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7C9A679F3C72D4F1064B7D0A0FD4AD8.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nbsp;武广高铁的建成使得鄂湘粤三地的联系更为便捷,促进三地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发展。<br>这说明(&nbsp;&nbsp;&nbsp;)<br>A.人们可以创造世界上所没有的联系<br>B.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一切联系的基础<br>C.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br>D.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7C9A679F3C72D4F1064B7D0A0FD4AD8.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变化与发展的内在关系是(&nbsp;&nbsp;&nbsp;)<br>A.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变化的实质就是发展<br>B.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br>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br>D.发展是事物变化的趋势,事物的变化决定了事物的发展<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4EF59C4461E28F3B3B09551EB8B9AC3F.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把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搞“科学算命”称为“时代的发展”的观点(&nbsp;&nbsp;)<br>A.正确的,因为它运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br>B.正确的,因为它是以前所没有的<br>C.错误的,因为它没有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br>D.错误的,因为它没有看到事物的运动和变化<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7999BD72ACD59C88F237324B213F032.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nbsp;悬浮滑板可以像魔毯一样悬浮在空中,最初出现于1989年的科幻影片《回到未来2》.受此启发,美国某科技公司开发应用“磁悬浮”技术,以达到在地震中稳定建筑物以及保护价值连城的艺术品等目的.公司创始人之一格雷格称:“悬浮滑板是把这项技术推向世界的第一步”.<br>材料表明(&nbsp;&nbsp;&nbsp;)<br>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②建立新的联系要发挥科幻改造世界的作用③科技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技术的所有肯定&nbsp;&nbsp;④创新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4EF59C4461E28F3B3B09551EB8B9AC3F.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nbsp;有人说,在看过了巴黎、伦敦、爱丁堡等历史名城后,才恍然大悟:一页一页叠加起来的才是一部历史,而一页替代一页,或不断地在同页上擦掉重来,得到的只是一页灰色的现实。<br>这启示我们,历史名城的发展过程(&nbsp;&nbsp;&nbsp;)<br>①必定是一个对历史完全继承的过程②必须要避免对城市历史的全盘否定③要注重对城市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延续④要注重对城市历史资源的创新发展。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①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4EF59C4461E28F3B3B09551EB8B9AC3F.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nbsp;在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史时期,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富起来的阶段,大庆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强起来的新阶段,中共对经济社会实践与理论升华,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是对全面科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br>这说明(&nbsp;&nbsp;&nbsp;)<br>①源于本土的科学理论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②对真理的不断追求是实现创新的根本目的③任何真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科学理论是对实践经验的正确总结并具有发展性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9A7E0722DAB5479A60928D5B8864BC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nbsp;《朗读者》第三期中,麦家给儿子的一封信被称为《朗读者》开播来最重磅的一枚催泪弹。《朗读者》现场麦家更是几次哽咽,聆听者董卿也泪光闪烁,台下的“90后”、“00后”直接哭了。这封被网友称为“最美家书”的信,是一封小说家整整准备了18年的信、一封他悄悄塞进儿子远行行囊的信、一封麦家写给儿子,又是向自己的父亲“还债”的信……这封信之所以感动众人。<br>从哲学角度看是因为(&nbsp;&nbsp;&nbsp;)<br>①矛盾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麦家信中蕴含着无数父子相通的感情②矛盾特殊性寓于矛盾普遍性之中,如山父爱是翻越任何关隘的精神力量③矛盾特殊性离不开矛盾普遍性,麦家信中透着全天下父母们的无私爱心④矛盾普遍性是认识事物的关键,青春期的叛逆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元素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4EF59C4461E28F3B3B09551EB8B9AC3F.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nbsp;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人的劳动能力是各级各类教育的职责所在。近年来,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已成为素质教育的短板。<br>&nbsp;&nbsp;&nbsp;劳动可以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还可以增加幸福感,培养乐观、积极、健康的心态。哈佛大学曾有一项调查显示,爱做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做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为1:10,同时,爱做家务的孩子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较低。<br>&nbsp;&nbsp;&nbsp;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等。《意见》明确指出,“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br>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我国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决定”的正确性。<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169934B852F16DD6AE3AD3BA6BACF92.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nbsp;最是英雄有热血,最是情怀能动人。《战狼Ⅱ》的热映,使其迅速成为了中国近年少有的重要话题电影。影片讲述了吴京饰演的原特种兵冷锋所在的非洲某国爆发内战,他和其他人一起全力保护中国公民和无辜百姓顺利撤离战区的故事。<br>&nbsp;&nbsp;&nbsp;影片将个人英勇战斗与国家撤侨行动相结合,使得个人英雄的成就感与国家强大的自豪感合二为一,让观众看得热血沸腾、热泪盈眶。从个人力量折射国家力量,从国家强大照见个人豪迈,这是《战狼Ⅱ》采取的叙事方式,迎合了中国的文化底色,显示了中国大众文化的创造力和内在的生命力,投射了中国的主流价值和中国发展的全球意义。<br>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知识,对材料中“从个人力量折射国家力量,从国家强大照见个人豪迈”观点的合理性作简要评述。<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5F69D913774CAC3D81337C15419E193B.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nbsp;近年来,电视业发展突飞猛进,我国一跃成为电视剧生产第一大国,每年拍摄的电视剧高达一万余集,但不少电视剧题材雷同、胡编乱造、过度娱乐化,海外销售价格不佳,与席卷亚洲的韩剧相比,尚有一定差距。<br>&nbsp;&nbsp;&nbsp;在电视文化产品生产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已成为我国电视业发展不容回避的问题。<br>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如何正确处理文化产品数量与质量的关系。<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BCB5EB131E37A8D4D4BB3FEDB4FD8CB0.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nbsp;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br>&nbsp;&nbsp;&nbsp;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广袤的农村是传统文化的发生、繁衍、生息之地。农村各种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传统文化的遗存不仅包括文物,还包括能够保存乡村记忆的一些古老建筑,如老宅子、庙宇、祠堂、戏楼、书院等,还包括农耕文明中一些日常的劳动工具,如马车、水磨、犁铧等;还包括一些生活用具,如马灯、风箱、轱辘、碾盘、拴马桩等。这些传统建筑和农耕文明的器具,寄托着人们的精神<br>&nbsp;&nbsp;&nbsp;追求,反映出传统文化的审美趣味,保留着人们对传统乡村生活的美好回忆。<br>&nbsp;&nbsp;&nbsp;乡村文化是传统的,乡村信仰是朴素的。但是,随着城镇化浪潮的加剧,人口向大中城市迁徙,农业人口的减少,对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一定冲击,致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基因在农村有逐渐流失的趋向。同时,在新农村建设中,许多地方一味追求生活的舒适便捷、村容村貌的整洁,不太重视对传统文化遗存和文化形态的保护,导致一些老牌坊和戏楼被拆除或遗弃、一些古老的风俗习惯无人继承或消失、一些传统的庙会因人口的减少而气氛冷清。乡村文化的各种遗存流失现象亟待加强保护,唤醒当代人继承发扬乡村传统文化既急迫又必要。<br>结合材料,运用辩证的否定观,分析应如何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44A5BE2235A02386C36075C8FBA5CB57.png"><br>解析<br>略<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七次双周考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