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8-21 09:09:43

西藏林芝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试卷 政治部分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一部《人民的名义》掀起了全民反腐的热潮,腐败成为全社会深恶痛绝的弊病。有人以韩非子的话“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来形容党员干部腐败对党和国家的危害。<br>这说明(&nbsp;&nbsp;)<br>①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②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③事物的量变必然引起质变④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7C9A679F3C72D4F1064B7D0A0FD4AD8.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阿里巴巴集团CEO曾如此解释“新零售”概念: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将“人、货、场”等传统商业要素进行重构的过程,包括重构生产流程、重构商家与消费者的关系、重构消费体验等。每个企业都将走向数据公司,完成消费者的可识别、可触达、可洞察、可服务。<br>“新零售”概念蕴含的哲学道理有(&nbsp;&nbsp;)<br>①联系是多样的,应该善于具体分析和把握联系的各种条件②联系是客观的,但我们可以改变事物原有状态建立新的联系③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但其功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④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A50F910BECBBBA4AAB35D7A1AB2452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什寒村曾是琼州彝族苗族自治县最贫困村之一,这里海拔高、温度低、昼夜温差大,橡胶、槟榔等常规作物无法种植。琼州县委、县政府根据什寒当地民俗特色,深入挖掘黎苗文化内涵,通过旅游扶贫试点,促进什寒村的产业融合和创新,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成功打赢了扶贫“翻身仗”。<br>从哲学角度看,什寒村成功脱贫的经验在于(&nbsp;&nbsp;)<br>①善于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②把握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作为行动的依据③按照人的意图来支配改造客观对象的活动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③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②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9A7E0722DAB5479A60928D5B8864BC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nbsp;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因学习而产生的“西塔波”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从而为“大脑越用越灵”的观点找到了科学根据。<br>“大脑越用越灵”的事实表明(&nbsp;&nbsp;)<br>A.人脑是思维运动的物质载体,思维与存在具有抽象同一性<br>B.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量变引起的质变<br>C.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r>D.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7C9A679F3C72D4F1064B7D0A0FD4AD8.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br>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nbsp;&nbsp;)<br>①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自然规律②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④绿色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出发点A.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①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A50F910BECBBBA4AAB35D7A1AB2452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工作者要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形象化解读、故事化表达,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br>这是基于(&nbsp;&nbsp;)<br>①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功能②哲学能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④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95233724843B9919F6F47D439D1134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nbsp;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讲话强调,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着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入。<br>从唯物史观看,这是基于(&nbsp;&nbsp;&nbsp;)<br>①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构成的②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主体和真正英雄③人民群众的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④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7C9A679F3C72D4F1064B7D0A0FD4AD8.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根据材料,回答出下列问题.<br>&nbsp;&nbsp;<strong>材料一</strong><br>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也将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br>&nbsp;&nbsp;2017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勾画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互动的美好前景,郑重宣告中国将开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这是党的十九大之后,习近平主席在国际场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目标的又一次庄严宣示,传递若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大党胸怀,体现了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大国担当。<br>&nbsp;&nbsp;“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征程上的中国主张,是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中国人民美好愿望的集中体现,也源于对人类前进命运的深刻洞察。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深知自身肩负的责任。顺应大势、勇于担当,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做世界和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之锚;始终秉持正确义利观,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与世界各国人民一起,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明天。<br>&nbsp;&nbsp;<strong>材料二</strong><br>伟大的事业在承前启后中推进,伟大的目标在接续奋斗中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这一目标描绘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战略安排,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战略谋划和使命担当。<br>1.结合材料一运用联系多样性的知识,说明中国应怎样开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br>2.结合材料二运用事物发展状态的哲理,分析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战略安排的合理性。<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0A540DDF183C23B4358DE1BFC46F9BF.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nbsp;&nbsp;<strong>材料一</strong><br>十九大报告指出“各国人民要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世界命运掌握自各国人民的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和执行者。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全球发展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已经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中国派出的维和人员最多,维和摊款出资位居前列。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中国率先批准《巴黎协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要在世界舞台上这放光彩,中国必须继续深化改革,用巨大的勇气克服困难,持续发展。<br>&nbsp;&nbsp;<strong>材料二</strong><br>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历来备受人们的推崇,有“人无信而不立”“一言不实,百事皆虚”等大量名言佳话传世。<br>&nbsp;&nbsp;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2014年,我国首部国家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出台。2016年,又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br>&nbsp;&nbsp;首届全国“诚信之星”李江福从事建筑业30年来,先后带过的农民工达14万余人次,没有拖欠过工人一分钱;对工程的每一个部位、施工的每一道工序都亲自查验把关,从不允许偷工减料,质量不合格的工序坚决返工重来。他说,“在我心目中,诚信比生命更要。”“讲诚信不吃亏,诚信给我带来了市场,也带来了朋友,使企业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正是凭着良心,李江福筑起千栋“诚信大厦”,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银奖等160多个奖项书写着他付出的回报。<br>1.结合材料一,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阐述中国该如何促进人类共同体的建设。<br>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讲诚信不吃亏”的认识。<br>3.请就如何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提出两条具体建议。<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2BB42F0EA4B1BD5FEB06939DCCB76E5.png"><br>解析<br>略<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藏林芝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试卷 政治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