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8-21 09:02:02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政治试卷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br>恩格斯这一论断说明(&nbsp;&nbsp;)<br>①自然科学是唯物主义的基础和前提<br>②唯物主义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和升华③自然科学为唯物主义提供方法论支撑<br>④唯物主义为自然科学提供世界观指导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F281CF24E427D2950142297339BBC5AE.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指导当代实践。<br>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nbsp;&nbsp;)<br>A.是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br>B.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r>C.能够为人们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br>D.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综合性科学<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95233724843B9919F6F47D439D1134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RNA剪接的异常可以导致多种人类疾病。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博士的团队,应用近年冷冻电镜的技术突破,结合前人对剪接生物化学和结构生物学的研究,首次阐明了剪接体的近原子分辨率结构,为治疗剪接体相关的人类疾病提供了结构框架。<br>这表明(&nbsp;&nbsp;)<br>①对剪接体的正确认识是从实践中来的<br>②先进的研究技术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nbsp;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RNA的性质<br>④前人的研究成果是认识发展的决定因素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F281CF24E427D2950142297339BBC5AE.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1978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br>回答1-3题。1.<br>&nbsp;&nbsp;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论断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发展开拓了道路,是近30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指路明灯。<br>这表明(&nbsp;&nbsp;)<br>A.实践具有社会性<br>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r>C.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r>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br>2.<br>&nbsp;&nbsp;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诞生,到探索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不断涌现的各种特区和试验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前沿阵地。<br>对此认识正确的是(&nbsp;&nbsp;)<br>①特区和试验区的试验成果仅是个案,不具有普遍性意义②总结特区和试验区成功经验,能够找到经济建设的共性③特区和试验区成功经验可以避免其他地区的经济建设走弯路④特区和试验区的试验成果能为其他地区的经济建设提供一般经验A.①②<br>B.①③<br>C.②④<br>D.③④<br>3.<br>&nbsp;&nbsp;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精简机构……;文化体制改革,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等等。<br>可见,改革是(&nbsp;&nbsp;)<br>①改变经济基础以适应上层建筑<br>②通过发展生产力去调整生产关系③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br>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A.①②<br>B.①③<br>C.②④<br>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CE7247036D72605A1DE0D5625FAF554F.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下图漫画告诫公职人员,在扶贫工作中应该(&nbsp;&nbsp;)<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1/01A563B483E7DB27689B1BBBCC80173E.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②敬廉崇俭,反腐治奢③以人为本,一心为民④打破常规,勇于创新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95233724843B9919F6F47D439D1134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br>从中我们深刻领会到(&nbsp;&nbsp;)<br>①伟大的团结奋斗精神有助于实现伟大的梦想②每一个人都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③个人只有承担社会责任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④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建立在个人价值实现的基础上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95233724843B9919F6F47D439D1134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2017年《感动中国》给支月英的颁奖词中写道: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br>支月英的事迹启示我们(&nbsp;&nbsp;)<br>①在艰苦地方工作更容易实现人生价值<br>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③要否定自我价值,才能实现社会价值<br>④要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创造人生价值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7999BD72ACD59C88F237324B213F032.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因矿而生、因钢而兴,攀枝花曾以“百里钢城”名片名扬四海,也因“一业独大”饱尝“一损俱损”的苦涩。希望在哪里?凭借对自然禀赋的再认识、再发掘,攀枝花努力做好“阳光”这篇文章,依托适宜人类休养生息的海拔高度、温度、湿度、洁净度、优产度、和谐度等“六度”禀赋,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在国内“一马当先”。因为阳光,康养产业活力得到充分释放,发展新动能被彻底激活,“阳光花城·康养胜地”的城市品牌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br>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攀枝花市是如何发展“康养+”产业的。<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C233DF5D5B7D177B27DA3DCEF9819E89.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说,“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br>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29A20CE8CCC2692DF45CEC8B23011E11.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br>结合材料,运用主要矛盾的知识,谈谈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这一论断有何重大现实意义。<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5ECFC159D2AFDB319C73AE32AAF20118.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我国现行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自2004年宪法修改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又有了许多重要发展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作出新规范,才具有持久生命力。在2018年的修宪过程中,我国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的原则:对各方面普遍要求修改、实践证明成熟、具有广泛共识、需要在宪法上予以体现和规范、非改不可的,进行必要的、适当的修改;对不成熟、有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的,不作修改;对可改可不改、可以通过有关法律或者宪法解释予以明确的,原则上不作修改,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br>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说明2018年宪法修改的必要性。2.12月4日是我国的“宪法日”,请你为班级黑板报提供两条宪法宣传的标语。要求语言朗朗上口,每条字数控制在20字以内。<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FDA50D6F5BC0E505DF27D7A2D8C02B40.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br>&nbsp;&nbsp;“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br>&nbsp;&nbsp;“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br>&nbsp;&nbsp;“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br>&nbsp;&nbsp;“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br>&nbsp;&nbsp;在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一共出现了203次,直抵人心,激发共鸣。<br>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说明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频繁出现的原因。<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A4EBC6315592141EF6288E438E5440CF.png"><br>解析<br>略<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