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针对训练:必修4 第15单元 课时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图1、图2反映了蔬菜、服装两种商品平时和节日期间的价格变动情况。<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1/CFD8C44B3E41EB3FBE69ED057BA1EB7B.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br>这种变动反映出( )<br>①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br>②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③人们对规律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br>④人们可以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C55A7D2B762B85AA59FCC9FA4D7649CB.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2B8CDA88CA09225B8F4532D4D08045EC.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慢性病的发病原因60%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同时还与遗传、医疗条件、社会条件和气候等因素有关。在生活方式中,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烟草使用和有害使用酒精是慢性病的四大危险因素。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br>这告诉我们( )<br>①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br>②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解决矛盾<br>③联系具有客观性,要从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br>④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F281CF24E427D2950142297339BBC5AE.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FAE92E5E2B7B1787E966A0B5733A8C5A.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物联网、大数据、网购、电商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互联网+小龙虾”会带来怎样的惊喜?微信下单、第三方物流跑腿送虾、某电商平台上线加热即食的小龙虾产品……新的销售模式吸引了不少年轻吃货的关注。<br>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br>①敢于改造联系的客观性,勇于创新<br>②要创造事物的本质联系,与时俱进<br>③学会运用综合思维方式,促进系统优化<br>④根据事物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C55A7D2B762B85AA59FCC9FA4D7649CB.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AEAFB19BF9E7E689AE36700B30115765.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万众创新把千千万万个“个脑”联接成创造力强大的“群脑”,在智慧碰撞中催生奇妙创意,能更好满足多样化需求的供给,这正是中国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br>这表明( )<br>①整体统率部分,部分要服从和服务于整体<br>②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愿望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br>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可以建立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br>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C55A7D2B762B85AA59FCC9FA4D7649CB.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4637060ADD39D5FE3ECAFB605BEA5336.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一棵树如果孤零零地生长于荒郊,即使成活也多半是枯矮畸形;如果生长于森林丛中,则枝枝争抢水露,棵棵竞取阳光,以致参天耸立,郁郁葱葱。管理专家们将此现象称之为“森林效应”。<br>这表明( )<br>①与周围事物的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br>②统筹全局,使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br>③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r>④联系是多样的,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7999BD72ACD59C88F237324B213F032.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BC92BA9C57DE36C4E95E8AA49C914829.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现代企业发展中,人们更多地运用长板原理——当你把木桶倾斜,你会发现能装最多的水决定于你的长板(核心竞争力)。当你有了一块长板,可以围绕这块长板展开布局,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如果你同时拥有系统化的思考,你就可以用合作、购买的方式补足其他短板。<br>由此,对企业发展的哲学思考有( )<br>①充分认识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功能的决定作用,扬长补短,提升核心竞争力<br>②树立整体和全局意识,发挥整体的统率作用,兼并弱势企业,增强优势企业实力<br>③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考虑,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市场分工与协作<br>④打破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大胆创新,选择最佳经营战略,实现最优发展目标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F281CF24E427D2950142297339BBC5AE.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B8F2437EB0C25CE87107F24174590DB9.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为进一步推动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国务院批准由环保部、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部门组成全国大气污染防治部级协调会机制。<br>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这样做是基于( )<br>①部分以优化合理的形式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br>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决定整体的功能<br>③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br>④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95233724843B9919F6F47D439D11343.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B18A523B597E799B291E36C4732BC46D.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某市及时对城区所有路口的信号灯进行优化调整,既很好地解决了堵车问题,又减少了市民的被动违规现象。<br>这一做法( )<br>①把握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br>②使部分的功能超越了整体功能<br>③坚持了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br>④注重了从部分出发优化组合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F281CF24E427D2950142297339BBC5AE.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0066CAAF40E2C503E3B3A88F93F52FC8.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某市走出了一条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子。该市统筹规划,建立了新的城市空间布局框架,空间结构显现出三圈层形态,外围圈层、主体圈层和内里圈层。外围圈层是开放空间系统这棵大树植根的土壤,主体圈层是树干,内里圈层是枝叶;外围圈层绿色大地的生态“营养元素”通过主体圈层、内里圈层的“干、枝、叶”浸润建成区各个角落,三个圈层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圈层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有机的城市开放空间整体。开放空间系统可以发挥实用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景观功能和调控功能等多种功能,其功能组合效应是整个城市系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br>结合材料,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的知识,分析该市是如何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81B41237C9A4948429EA0FEAA0EDAD4E.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00E7BAE66B7170920F6825E1B04D7081.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家庭、涵养家训、家风,是一条重要途径。<br>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输的首要载体。中华民族历来有重家风、重家教、守家规的传统,家风的传承,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明教育。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现在有文字记载的家风教育大概就是西周初年周文王,周公的家训。在《尚书》中,我们可以读到周公告诫侄子周成王的一篇告辞。文中,周公告诫周成王不要贪图安逸享乐,不要荒废政事,要安定民心。<br>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这个源头清澈了,更有利于好的党风、政风、民风和社风的形成。今天,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良好家风的传承。因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良好家风的传承。因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总是在特定的文化土壤上生长出来的,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br>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知识,谈谈家风建设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如何实现良性互动。<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8152B498539D59DA49CB37208E98D695.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13B3E447A05E4B795ED4E4FBCAF70964.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回答问题。<br> 四川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是新的发展条件下推动全省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br> 实施多点多极支撑战略,要统筹全局,将四川省从过去的偏重局部区域的开发,转向全城同步推进的开发。要坚持“一核带动,多点呼应,多极支撑”,强调多点多极的合理分工与协作。同时,由于各点和各极的经济实力、在区域中应当承担的角色、辐射带动能力等存在明显差别,必须根据各城市的条件和发展方向,明确各自的发展定位。<br>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相关知识,分析四川省应该如何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5D519F85966E9CA8E0B65413751ECD2A.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198475CC9B968B5AA090EEE70540E608.png"><br><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