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针对训练:必修3 第10单元 课时1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五月的端午,一个传统悠久的音符,促使我想起——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情愫;五月的端午,粽香的回味,香包的驱毒,唤醒我想起——“举贤若能,修明法度”是屈原美政理想的倾诉;五月的端午,一场龙舟竞技的角逐,激励我想起——一个不屈不挠、追逐梦想、东方醒狮的民族……<br>由端午节的相关事物我们可以推断出( )<br>①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br>③透过端午文化,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br>④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C55A7D2B762B85AA59FCC9FA4D7649CB.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04D710143940992C5475FE8DAC373558.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2017年7月8日,在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我国“鼓浪屿”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52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br>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是因为( )<br>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r>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br>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br>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95233724843B9919F6F47D439D11343.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D7D31F5CE984E9BF973EACAF252F851A.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2017年5月11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本届文博会深入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将原“一带一路”馆升格为“一带一路”国际馆,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和埃及、以色列、印度、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共计35个国家和地区参展,重点展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工艺美术、创意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旅游及演艺等内容,其中埃及、匈牙利和印度等国家馆受到参展商和观众的关注和好评。<br>材料表明( )<br>①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br>②文化产业博览交易等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br>③商业贸易能克服时空局限而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br>④大众传媒在推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中功不可没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F281CF24E427D2950142297339BBC5AE.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8270E870C33A8BF28FB0AA41CF859E0F.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2017年5月21日是“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发表声明指出,文化多样性不仅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性,而且还可为和平与可持续发展带来机遇。<br>这表明( )<br>①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br>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br>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消除文化差异的前提<br>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F281CF24E427D2950142297339BBC5AE.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9E6BB8C3578B5FAF1594951BF63C2748.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从汉朝开始,阿图什就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当时的商人通过阿图什,将玉石、象牙、香料等商品带到中原,再从中原带回丝绸、茶叶、手工艺品、陶器等商品在这里进行交易,或带到中亚、西亚和欧洲去。频繁的商品贸易密切了沿线各国间的人文交流。<br>这表明( )<br>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br>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br>C.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br>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7999BD72ACD59C88F237324B213F032.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9AEA6D37358CEF953598C71B4E42232A.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看到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br>下列属于大众传媒的有( )<br>①报刊<br>②亲朋聚会<br>③外出旅游<br>④网络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7999BD72ACD59C88F237324B213F032.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0FD4810E51488114008DAB39138F605E.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中国已成为全球出境旅游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近期出境游市场出现的许多不文明个案,正在触动国民的耻感神经,不仅损害了国家形象,也对整个社会的文明素养进行了一场质问。<br>出境旅游( )<br>①能够领略异国他乡的文化韵味<br>②需当好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和实践者<br>③借助文化渗透削弱别国文化的影响<br>④反映出我国的文化生产力迅速发展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7999BD72ACD59C88F237324B213F032.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749E305FB525D89AFA93FE5A288BD27C.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医药,西亚的天文、数学等输入中国。<br>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的知识,分析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意义。<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E9E8C3CE549E3C5215B7A0450FE3BD9C.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E0C006C574A393D8E94AAA18BE03CA82.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 <strong>材料</strong>中英两国都曾创造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习近平在白金汉宫晚宴上说道: “中国的儒家、道家思想和四大发明在英国文化和科技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国富论》《天演论》等英国名著则为近代中国思想界打开了全新视野;中国丝绸和瓷器曾经令当时整个英伦为之倾倒,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则使世界丝绸业和制瓷业脱胎换骨……英国民众通过英国广播公司对中式教学法的宣介,认识到严师出高徒的积极效果。同样这部片子在中国网络上的热播,也让中国民众认识到张弛有度在子女成长中的重要作用。”<br>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应如何推动中英文化交流互鉴。<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E1D188E064013453E919EAF7818D28D4.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F02B536BCAEAEC22068000CC15D7CA39.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strong><br> 材料</strong><br>非洲有其独特性,只有理解非洲历史文化的独特性,才能看懂中非关系,才能理解中非合作发展是“互有需要、互有优势、互为机遇”。不幸的是,偏见、传说和想象构建了部分人集体记忆中的非洲,它被矮化和丑化了,中非合作被错误解读为“援助”“扶贫”“收买”等。读懂非洲,最需避免的是缺乏“双向思维”,人们热衷于谈论能给予非洲什么、能教会非洲什么,却忽略了能从非洲人的敬畏自然、村社治理和文化包容中学到什么;人们热衷于谈论去非洲投资,却忘了不断崛起的非洲中产阶级也在寻找去域外投资的机会……<br>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运用“双向思维”读懂非洲。2.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发挥文化在中非合作中的作用提出两条建议。<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08C45B7DC64CD4FDBE23F85B1A189F7.png"><br>解析<br>略<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