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州2018届高考仿真模拟文综试卷 政治部分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十九大报告提出,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br>这一要求( )<br>①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②体现了把人民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③体现了我党坚持依法执政的科学执政④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工作方法A.①②<br>B.①③<br>C.②④<br>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D4A3FDC8D4A326378A22983C7836A9FE.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 2018年3月9日下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br>这说明全国人大( )<br>A.行使最高任免权<br>B.行使最高审议权<br>C.行使最高监督权<br>D.行使最高表决权<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6CA09E70C17EF8BA2D3B8C70D693953.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5E78245C6340BFC8F47DBF654D52D78F.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2017年3月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院长杨俊呼吁:“传统戏曲不能到我们这里就结束了,它要代代相传。我的努力就是要让后继者们看到,只要努力坚守,就会一代比一代好。”<br>杨俊之所以专注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是基于( )<br>①传统戏曲具有多样性②传统戏曲具有世界性③传统戏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④传统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A.①②<br>B.①④<br>C.②③<br>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1A39E48B8A67989A23F6887F26FCC64.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E40A6FB282B13042ED7A19EE404C97B4.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我国已开启全民大健康时代。随着生活实践的发展,民众健康意识也在提高,越来越关注各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和误区的识别,强化自我健康管理意识的形成。<br>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br>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实践是适应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③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客观符合主观的过程A.①②<br>B.①③<br>C.②④<br>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42FA7EAF29BF51CDD8606F5E7195F536.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2017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基本面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比较高,可动用的工具和手段多。对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我们有信心和底气、有能力和办法。”<br>这体现了( )<br>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③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④次要矛盾是否解决不影响事物的发展A.①②<br>B.①③<br>C.②④<br>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8D9F2BF8B79B038A4417245B105103BF.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近日一则村医烧掉50万欠条的新闻引发关注。乡村医生杨全鸿是河南新乡县七里营镇杨屯村人,是当地的精神科医生。这些欠条是他1969年从医开始后病人累积欠下的。村里有人说他是中国“最傻”村医,老伴埋怨他48年没给家里挣过一分钱。杨全鸿说,我愿意让病人欠我一辈子。<br>出现以上不同认识的原因在于( )<br>①价值判断以价值选择为基础②价值判断具有主体差异性,因人而异③价值判断受到主客观等诸多因素的制约④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很难形成相同的价值判断A.①②<br>B.①④<br>C.②③<br>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6CA09E70C17EF8BA2D3B8C70D693953.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D50FF0944F526DF9119888CC80ECCD3E.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 <strong>材料一</strong>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构成宏观调控的两个基本手段,需要相互结合、协调推进。<br> <strong>材料二</strong>供给侧改革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如何降低成本,运营怎样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在供给侧改革中,企业要积极行动,降成本,去产能,加快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转型升级。<br>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原理,说明供给和需求为什么要相互配合、协调推进?<br>2.结合材料二,从企业经营角度,说明在供给侧改革中企业应如何实现转型升级?<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250B17A326861DF981C8DF8A20CD012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 两会上,针对新能源汽车推广过程中曾出现过的骗补问题,政府相关部门表态“对骗补行为零容忍”。同时将从两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完善财政补贴政策,加强补贴流程的监管,更多地用事中、事后的办法来给予补贴;二是研究到2020年政府补贴全部退出后采取什么替代措施,目前考虑用传统汽车的油耗、积分和新能源汽车的积分建立交易的制度,正在网上征求意见。<br>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针对新能源汽车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骗补问题的解决,政府与公民应怎样实现良性互动。<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429844142738D763E26DEED2F071EF50.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A3AE4BD5FD07AAABE2A64F14DB991ECF.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 <strong>材料一</strong>在园林中,建筑是凝固了的中国绘画和文学,它以意境为创作核心,使园林建筑空间富有诗情画意。同时,园林布局的自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儒、道两种思想在中国文化领域内的交替互补,也足以说明园林艺术之中通过曲折隐晦的方式反映出人们企望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憧憬返璞归真的意愿。我国传统造园的立意、布局和手法已在现代建筑中被广泛借鉴。<br> <strong>材料二</strong>“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对自然美的鉴赏融揉成为传统美学的核心,相应地产生了绚丽的山水文化、山水画、山水园林,出现了风景名胜区。在这种美学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是持着与大自然对立的态度,用建筑去控制自然环境;相反,乃是持着亲和的态度,从而形成了建筑和谐于自然的环境态度。例如东晋大官僚石崇在洛阳近郊修建河阳别墅(金谷园):“其制宅边,却阻长堤,前临清渠,柏木几于万株,流水周于舍下”(石崇《思归引序》)可见,和谐于自然的环境意识,更自觉更深刻地体现在园林建筑中。<br>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我国传统园林建筑已在现代建筑中被广泛借鉴的原因。<br>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人们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体现的唯物论道理。<br>3.如果你是央视编导,请你拟定两条关于人类应该把保护自然作为己任的公益广告语。<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C02AF9A45D90A599329CA5B0AEA658E1.png"><br>解析<br>略<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