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8-21 08:58:01

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8届高三第六次月考文科综合试卷 政治部分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2017年7月12日,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在波兰历史名城克拉科夫闭幕。本届大会审议通过了21处新的世界遗产,其中包括中国青海可可西里和福建省鼓浪屿。至此,中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2项,名列全球第二。<br>中国积极申遗(&nbsp;&nbsp;)<br>①基于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基于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和集中展示③利于保护文化多样性,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④利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保护民族优秀文化A.①④<br>B.①③<br>C.②③<br>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F281CF24E427D2950142297339BBC5AE.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我们对传统村落的期待。保护古村落,既要保护外在的“筋骨肉”,更要传承好内在的“精气神”。只有让历史遗存与当代生活共融,让村落景观与人文内涵共生,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共鸣,我们才能赋予古村落新的生机与活力。<br>这样做的原因是(&nbsp;&nbsp;)<br>①传统村落己成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独特标识②传统村落往往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④传统村落承载着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1A39E48B8A67989A23F6887F26FCC6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当前经济学探讨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员工的心态与贡献决定企业经营的绩效与盛衰,企业的发展与业绩决定员工的稳定与发展。某些企业发展与员工心态形成如下图所示的“镜面效应”。这一效应对企业的启示有(&nbsp;&nbsp;)<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testImage/1/2018/1/25/9D97803A1D1750F518439DEB840A3238.png"><br>①完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②诚信经营,树立起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③重视自主创新的作用,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④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8/f275d8903fe641449a7af0f0f6dac744/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1/8/2018/17f24fa5a89543e88e1665b8574ecdd7/721E329B7590C82F66B0D6AF2C4E4047.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2017年10月28日(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的传统重阳节。《易经》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而叫重阳。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因此,每逢重阳佳节,很多单位都要组织敬老活动。<br>这说明(&nbsp;&nbsp;)<br>①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道德伦理②传统文艺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③重阳节形成于历史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④传统习俗有助于培育现代文明风尚A.①③<br>B.②④<br>C.①④<br>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F281CF24E427D2950142297339BBC5AE.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重要法宝。正如习总书记一再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就必须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把艰苦奋斗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br>当前,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于(&nbsp;&nbsp;&nbsp;)<br>①与传统道德相承接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③加强科学文化修养④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①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②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2BB966A0E0D0EF1A330D14E3ADEDA5C5.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蓝天白云是人们对美丽中国最朴素的理解,治理大气污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br>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存环境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治理大气污染,政府应该(&nbsp;&nbsp;)<br>①运用行政手段<br>——<br>增加排污费的征收力度②运用经济手段<br>——<br>增加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性信贷支持③推动经济转型升级<br>——<br>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④运用法律手段<br>——<br>严格投资项目节能环保准入,提高准入门槛,严格限制在生态脆弱或环境敏感地区建设“高耗能、高排放”行业项目A.①③<br>B.①④<br>C.②③<br>D.②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7999BD72ACD59C88F237324B213F032.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下列措施中,能够有效解决漫画所反映的问题的是(&nbsp;)<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1/7168667F1A9CD0ADD97B2058975945DF.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②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③健全以税收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④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A.①②<br>B.①④<br>C.②③<br>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F281CF24E427D2950142297339BBC5AE.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strong>&nbsp;&nbsp;材料一</strong><br>去产能是当前供给侧改革重点任务之一,其中包括处置僵尸企业、化解房地产库存、防控金融风险、降低企业成本等具体方面。首先要从“减法”入手,将处置“僵尸企业”作为化解过剩产能的牛鼻子,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僵尸企业”实行市场出清。按照“淘汰一批、重组整合一批、置换退出一批、产能核减一批、搁置延缓一批”的原则,压减存量产能,严控新增产能。其次还要在“加法”上做文章:大力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落实产能置换政策、严格控制总量的基础上,加大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等。<br><strong>&nbsp;&nbsp;材料二</strong><br>去产能是一项很复杂、很艰巨的工作,除了做好“加减法”,还要做好“减法”的配套工作:对于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要加大帮扶力度,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企业效益。“僵尸企业”涉及人员多,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理的原则,完善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尽可能地争取中央专项奖补,还要完善预案、一企一策,做好分流下岗职工安置工作,坚决防范社会风险。<br>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去产能过程中如何做好“加减法”。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点回答,政府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如何做好“减法”的配套工作。<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39806A81E2D02F8C65C07865D367DA3D.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央视纪录片走红,从《舌尖上的中国》,到《我在故宫修文物》,让观众通过纪录片了解到很多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br><strong>&nbsp;&nbsp;材料一</strong><br>《我在故宫修文物》重点记录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等领域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片中第一次完整呈现世界顶级的中国文物修复过程和技术,展现文物的原始状态和收藏状态;第一次通过对文物修复领域“庙堂”与“江湖”互动,展现传统中国四大阶层“士农工商”中唯一传承有序的“工”的阶层的传承密码,以及他们的信仰与变革。<br><strong>&nbsp;&nbsp;材料二</strong><br>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对传统文化的表现,还是汲汲于卷轴、瓷器、昆曲、武术等各种符号。如果历史只停留在零散的、呆板的符号上,那将会使传统文化失去持续生长的内在力量。中国传统文化只有与“现代相遇”,向新一代的年轻人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器物之美、精神之美、价值之美,才能使中华文化不被来势汹汹的“日风”“韩流”“美剧”所淹没。<br><strong>&nbsp;&nbsp;材料三</strong><br>某校为了让国学文化与“现代相遇”,将国学文化的内涵与当代青少年人格培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利用经典诗词与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收到了极佳的效果。<br>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一纪录片对文化传承的意义。2.结合材料二、三,运用“树立创新意识”的知识,谈谈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相遇?3.有人在网上推荐《我在故宫修文物》时说到:“这部纪录片最让人感动的是‘匠人精神’,最顶尖的文物修复专家几十年如一日,从事着一份伟大又平凡的事业,而社会的发展需要无数个具有匠人精神的普通人。”请你推荐一部文艺作品(如影视、书籍、戏曲),并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两个推荐的理由。<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8AC811A58DFA8CF5DF9C90D44CB0682.png"><br>解析<br>略<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8届高三第六次月考文科综合试卷 政治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