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8-21 08:53:39

四川省资阳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试卷-政治部分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自2017年起,我国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首个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代”。我国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发展自主品牌,消费自主品牌产品,增强自主品牌保护,<br>有利于(&nbsp;&nbsp;)<br>①提升商品品质,更好实现商品价值②企业诚信经营,形成科技竞争新优势③助力产业转型,调优供需结构④提高我国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和经济强国地位A.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③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①③<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9A7E0722DAB5479A60928D5B8864BC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2017年7月6日,北京市发布《关于培育扩大服务消费优化升级商品消费的实施意见》指出,北京将高水平建设环球主题公园、世界园艺博览会、世界休闲大会等全球功能性旅游项目,完善消费场所和设施,带动北京旅游、文化、体育、休闲等服务消费。<br>这些举措说明(&nbsp;&nbsp;)<br>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②创新消费方式,能有效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③市场调节、优化北京市民的消费结构④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并为消费创造动力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②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①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2013年9月7日,习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九大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党章。<br>这说明(&nbsp;&nbsp;)<br>①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决定经济社会发展方向②自然与社会的矛盾运动推进文明进步③要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④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有目的、有选择的、主动的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①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②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9A7E0722DAB5479A60928D5B8864BC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人工智能正加速融入和改变着人类经济社会的活动形态。<br>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strong><br>&nbsp;&nbsp;材料一</strong><br>2017年7月27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规划》指出,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并创造新的强大引擎,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形成从宏观到微观的智能化新需求,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非常艰巨,必须加快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br><strong>&nbsp;&nbsp;材料二</strong><br>伴随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关于人工智能取代就业的说法层出不穷。人工智能虽然可以替代由不同“任务”组成的一个职业中的一个或几个任务,但人工智能不是直接替代职业岗位,而是替代工作内容,并且人工智能改变工作范式也能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我国当前实施创新驱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必然经历产业、消费升级引领就业升级,让一些“低端”的不安全的就业岗位消失。可见,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重要的是拥抱变革和变革带来的变化,并采取积极的和创造性的措施。<br>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发展人工智能的经济意义,并指出企业如何迎接人工智能这一科技革命的挑战。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知识,说明劳动者如何“拥抱变革和变革带来的变化”?<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AACF42B351C76AC2232846EDC94CC1EA.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作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br>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br>&nbsp;&nbsp;报告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法院和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加快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br>报告强调,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进行艰辛的理论探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把这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作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以全新的视野深入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有根本性、长远性的指导作用。<br>1.结合材料,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说明党在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过程中如何坚持依法执政?2.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探索和形成过程。3.“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请就如何实现党的十九大精神“群众化”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287D6E6D3110EA787BF5D8F075D7CE29.png"><br>解析<br>略<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省资阳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试卷-政治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