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2017我国GDP目标增速为6.5%左右,低于2016年6.7%的目标增速。事实上我国在创造了二战后一国经济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纪录后,正面临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节点,在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历程中进入了一个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br>这表明( )<br>①万事万物的变化是永恒的②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是统一的③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只是暂时的④我国经济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表现为“山水”,而“山水”,则由王维开创了新生命。王维在《山水论》中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br>由此可见( )<br>①“意”是先于“山水”而产生的②“山水”是“意”的基础和前提③“山水”是画家对“意”的主观映象④“意”是画家对山水的创造性反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6CA09E70C17EF8BA2D3B8C70D69395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过去,我们对雾霾治理的措施基本是针对燃煤、汽车尾气和扬尘三方面,没有更多关注农业氮肥使用这一领域。最近研究发现,在高湿度和高氨气的条件下,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会促进硫酸盐形成,从而加重雾霾,这对我们进一步解决雾霾提供了新的思路。<br>这表明( )<br>①要多方面研究和把握雾霾产生和存在的条件②尊重雾霾形成条件的稳定性是治理雾霾的前提③要善于从雾霾形成的诸多因素中找到本质联系④通过积极应对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雾霾问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A50F910BECBBBA4AAB35D7A1AB2452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国家主席习近平善于用典,贯通中外。例如,在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他曾引用如下古语: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br>下列用典与之寓意相近的是( )<br>A.独木难成林,三树聚成山。——《携手开创中越关系的美好明天》<br>B.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浙江省委办公厅系统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br>C.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br>D.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同舟共济、扬帆远航,共创中拉关系美好未来》<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 《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节目的热播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中国传统文化。<br><strong> 材料一</strong><br>“神马”“辣么美”“揪狗粮”“吃瓜群众”……不知从何时起,这样的网络新词开始充斥到社会生活中。有人认为,网络新词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接地气”的用语,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映,能帮助人们更便捷,也更有趣地交流。网络新词,爆发人类语言创新的“洪荒之力”。有人则认为,大量使用网络新词,严重影响了词义句意的表达,会对传统的汉字文化造成伤害。网络新词,实则是对汉字文化的一种亵渎、对中国传统汉字文化的曲解和不尊重。<br><strong> 材料二</strong><br>“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面对沧桑巨变,传承者怎样才能把古人与今人、彼时与此时的距离尽可能地缩短,从而创造无障碍传递、有兴趣接受的适宜环境和氛围?《中国诗词大会》运用“生活化”的方式,将传承的手段与具体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充分赋予其时代内涵、生活气息,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让“李杜诗篇”具备适宜的“时代口感”,使人对中国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br> 该电视节目的“火”,实际上折射出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强烈渴求。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改变了以往文化宣传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创新形式、寓教于乐,让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润物无声地令传统文化获得了当代观众的认可,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诗词的美好。<br>1.对网络新词的使用,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明其理由。<br>2.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央视是如何找到“生活化”传承方式的。<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A7CC671356DEFEF88506C43523A25E8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br>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供需关系结构失衡,“供需错位”。一方面,过剩产能制约中国经济转型;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因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资源要素最优配置,提高生产力水平,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br> 供给侧改革是有历史成功先例的,20世纪70—80年代,美、英相继陷入“滞胀”,“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分别采用减税和国企改革等措施帮助经济走出衰退的泥沼,供给经济学坚持“小政府,大市场”、自由竞争和企业家精神的理念,认为经济一般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因为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有学者认为,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借鉴供给经济学理论,又不能简单照搬别国的成功模式和先例。<br>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64F9ECB3C9BA8393C0FB78DBB5C1C49.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strong> 材料:</strong><br>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各国应该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针对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出“中国方案”的五点主张: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br> 上述主张立足不同国家、地区、人群间信息鸿沟的客观现实,顺应人们对互联网安全与发展的强烈诉求;尊重世界各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状况并倡导各民族文化的交流;锁定智能互联带给人类的空前发展机遇,直面网络犯罪、网络攻击、网络谣言等网络空间问题。<br>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知识,分析“中国方案”上述主张的正确性。<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630B58343C4DF6F8B46162766532D72D.png"><br>解析<br>略<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