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原创精选 专题18综合性材料分析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档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大型文化类演播室益智竞赛节目。入选节目带领观众在“熟悉的陌生题”中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精髓,透过诗词之美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r> 节目创作组通过“沙画猜诗”、“飞花令”、“评委解读”等创新环节,挖掘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传统文化基因,用国人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诗词,带领老百姓完成了一次跨越千年、沟通古今的精神之旅,激起了人民群众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br> 诗词大会选手展现出的是中华民族谦谦君子、挥洒谈笑的气度与风貌。当有选手屡败屡战再度出现在舞台上说出“只为挑战自己、战胜自我”的时候,有选手得知母亲住院毅然放弃比赛回家陪伴的时候,有选手从诗词中获得力量与病魔抗争的时候……他们的知行合一践行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品格与修养,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与妙义。<br> 节目还大力创新“技术手段+艺术表达”的表现形式,力求做到宏大主题微观表达,抽象主题具象展示。节目还全程运用移动端推动节目多屏传播,吸引观众与场上选手通过移动端同步答题,力争打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开播以后收视率一路飚升,受到一致好评,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br>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为何取得成功。<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B2D37A3A92F921F3D4AA5E13FA9B73AA.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strong><br> 材料一</strong><br>近年来,电视真人秀节目越来越热,为广大观众提供了更丰富的收视选择。有些节目收视率虽高但缺少价值引领,有的甚至传播错误价值观或流于低俗,引起舆论批评。2015年7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真人秀节目要主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健康的格调品位,抵制低俗和过度娱乐化倾向;要贴近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精神,积极反映中国改革开放伟大进程和人民群众的奋斗创造;要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利用中华文化元素、中华美学精神对引进节目模式进行本土化改造,坚持以我为主、开拓创新;要树立文化自信,摆脱对境外节目模式的依赖心理,坚决纠正一窝蜂式的盲目引进。通知还要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普通群众参与真人秀节目的人数比例,避免过度明星化;要切实加强管理和调控,引导真人秀节目健康发展,对于优秀的真人秀节目大力扶持,对于缺少价值和意义的真人秀节目加以抑制,对于内容低俗有害的真人秀节目坚决查处纠正直至取缔。<br><strong> 材料二</strong><br>60年前,467名青年垦荒队员,响应团中央“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的号召,登上满目疮痍的大陈岛,他们以满腔的热情、冲天的干劲和炽热的青春铸就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如今的大陈岛在传统海洋渔业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以“海岛旅游+两岸文化”为主体的、独具特色的转型之路。今天这种大陈岛垦荒精神又化为广大青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内在动力,这种精神的传承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br>1.结合材料,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分析应如何促进真人秀节目健康发展。<br>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今天我们大力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必要性。<br>3.结合材料,请你就如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真人秀节目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35776FA5731D7A91023DF38ED4DF9382.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strong><br>材料一</strong><br>《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是中国开门立法的典型样本,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健全。慈善法于2016年9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当前,随着人民收入增加,公众慈善意识大幅提高,参与慈善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在慈善过程当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引起了中国共产党的高度重视,认识到要依法在全体公民中宣传慈善事业,普及慈善意识,倡导慈善行为,培育积极健康的财富观念。<br> 慈善法的立法过程<br><tbody><br>2006年<br>慈善法进入立法程序<br>2007年8月<br>慈善法相关草案由国务院提交全国人大审议<br>2008年以来<br>全国人大代表共提出制定慈善法议案27件,建议29件,反映了社会各方面的期盼<br>2016年3月<br>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慈善法,成为规范中国慈善事业的第一部基础性和综合性法律<br></tbody><br><strong><br>材料二</strong><br>公益性是一切社会慈善事业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属性。在当代中国,公益性的名号越来越响亮,但由它引起的误解、迷惑、争论乃至诉讼也与日俱增。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中国越来越多的立法工作者、研究者和慈善事业实践者的关注。对于公益性的完整和严密的定义,虽然在中国现行法律法规体系中找不到踪迹,但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很早就达到了科学公益性慈善观的水平,我国古代儒、道、墨三家对科学公益性慈善思想作出了重大贡献。科学公益性慈善观对发展慈善事业,对改善贫苦和困难群体的生存状况、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提升社会凝聚力、增进中华民族的团结与融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br>1.结合材料一,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br>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树立科学公益性慈善观的依据。<br>3.“慈善你我他,和谐千万家”,慈善就在我们身边。假设我校要举办一次学生慈善捐助活动,请你为此活动写出两条宣传标语。<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6838AA8750E995D8280EA26A301B794A.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strong><br>材料一</strong><br>习近平在北大与学生的对话中,强调了《管子》两千多年前提出的文化安全的观点: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直接把礼义廉耻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础。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对提高民族的文明道德水平,降低群体事件,增强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建设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抵御各种消解民族凝聚力的外来文化的影响,对中国的长治久安,对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文化影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再造文明中国的行动纲领。只有构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从根本上为保障国家安全提供强大的思想文化的安全屏障。<br><strong>材料二</strong><br>习近平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br>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如何为保障国家安全提供思想文化屏障。2.结合材料二,从哲学角度理解习近平同志对我国当前安全形势的分析。3.4月15日,是我国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请你就如何做好国家安全教育提两条建议。<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BB57630DC0A1B7E256C54383339F6E68.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如今,一条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在重新崛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br><strong>材料一</strong>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新疆自治区接壤,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地处内陆,交通不便,科技落后,资本短缺,工业不发达。对中国来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也需要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因此,这种双方合作的互补优势和利益的高度契合,使中国与中亚诸国存在广阔的合作前景。<br><strong>材料二 </strong>古代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接在一起,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四国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丝绸之路经济带”将通过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格局。<br> 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是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br>1.依据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价值。2.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2866935CCDDA6038500A454EAC560ED0.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 “家风”一词较早见于魏晋南北朝,唐以后大量使用。备受推崇的《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梁启超家书》《傅雷家书》,都堪称一定时代家风家教的典范。<br>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风作为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法法,构成了人们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成为一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br> 对不少人而言,家风甚至决定了他的一生。有人据此认为: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还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风政风、社风民风的根基。家风好,才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良好家风建设。2016年开展的全国最美家庭评选活动,通过寻找最美家庭,发现身边感人的家庭故事,传播了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和优良家风,使最美家庭的家风在全社会产生了强烈的蝴蝶效应。<br>1.“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人。”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理由。2.运用联系的观点并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最美家庭的家风在全社会产生了强大的蝴蝶效应”。3.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引发了人们对好家风标准的广泛讨论。请你拟定两条评判好家风的标准。<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131D18D3330DAE96914ACD7638ACB58.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br> 清代诗人尚镕写到:“天下好山水,必有楼台收。山水与楼台,又须文字留。”黄河流经千里,山西在黄河边建起鹳雀楼,王之涣为此写下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名句。湖南岳阳楼,范仲淹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江西滕王阁,王勃写下“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湖北黄鹤楼,李白写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当下,许多城市有名山名水,但只注重修庙建寺,而不注重建楼题词。这实际上是一种短视行为,只看眼前利益,不看长远发展。缺乏文化支撑,必定没有生命力。<br> 我国历史名楼多建于水陆交通枢纽,多为木质结构,在经历了风霜雨雪的侵蚀或战乱的破坏后,留存至今的多只剩下遗迹(址)。鹳雀楼历唐经宋,元初(公元1272年)毁于战火。数百年来,无数观光游人只能望河兴叹,空留下无尽的遗憾。1997年12月,该楼的复建工程开始,新建的鹳雀楼为仿唐形制,四檐三层,楼内还设有两部楼梯间和两部载人电梯上下相通。2002年9月26日,新鹳雀楼落成并开始接待游人。滕王阁,1300多年来历经兴废28次。现楼是1983年10月1日第29次重修.1989年落成的滕王阁。<br> 有人认为,这些装了电梯的“名楼”是一种假古董,没必要重建,关于这些“名楼”重建的质疑也一直存在。<br>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特点和文化传承的知识,回应“名楼”重建的质疑。<br>2.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知识,分析说明清代诗人尚镕观点对当前楼阁建设的指导作用。3.结合材料,谈谈楼阁建设中应坚持怎样的价值取向。<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4889C3E01D7F1EC3AE147FA80FD2A2F9.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 2016年被称为“网络直播元年”,以网络直播为支点带动起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由此催生出一个崭新的行当——职业“网红”。然而伴随职业化“网红”的,还有令人瞠目结舌的野蛮生长。不少“网红”的节目以色情和暴力为底色,以谎言和虚无为导向,一次次刷新了人们对道德沦丧的认识,甚至冲破法律底线。一时间,“网络直播元年”竞成为“很黄很暴力的起点”。如此席卷全行业的“网红乱象”,政府正以零容忍的态度加以整治。网信办、公安部、文化部、广电总局等相关部门,频频出手,强化监管,快速调查,严厉惩处,关闭了一批屡教不改的直播平台,处理了一群顽固不化的“低谷网红”。<br> 网络直播是新兴产业,“网红”也并不天然是低谷、无聊的代名词。倡导读书的罗振宇,通晓财经历史的吴晓波、擅长演讲的罗泳浩,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公共价值与商业利益,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可见,在“网红”引发广泛争议的同时,我们更珍爱那些展现平凡的坚守、异样的坚强、与众不同的善良、绵泽众生的智慧等“网红”。<br>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伟大的时代需要正确的价值取向,需要真正“网红”,也需要那些能够带给我们精神鼓舞的人成为“网红”。坚守美好,在平凡的世界做好自己,我们都能成为“网红”。<br>1.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如何认识和对待“低俗网红”现象。<br>2.结合材料,运用人生价值观的知识,请为现在已经和准备成为网红的青少年,提出合理的人生发展建议。<br>3.请简要概括我们这个时代真正需要的“网红”,写出两点即可。<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C5C1DEE05FDCE4088071FAF583ECFA4E.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strong><br>材料一:</strong><br>古代文献《秦简》曾记录:“归妹日:昔者恒我窃毋死之,奔月而支占。”这说明,嫦娥早在商代就已为世人所知。而嫦娥奔月故事见诸于文字,则可以向前推至夏代。<br>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安全降落,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凯旋!他们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生活了30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天空驻留时间的新纪录!他们创造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历史,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英雄!<br><strong>材料二:</strong><br>“四泉,家中一切安好,勿念。这个月生活费已经邮出,细末(节约)点用,要发愤学习,切莫贪玩。”这是1982年,湖南一个在县城读书的中学生收到的家书。<br>没有华美的舞台,没有绚丽的灯光,只是一尺方桌、一位读者、几封书信,却如涓涓山泉,沁人心脾,引发共鸣的,何止是《见字如面》,同样被誉为“综艺清流”的《朗读者》,也以高而不冷的文化格调、温暖厚重的人文情怀,接连赢得超高口碑。<br>诗和远方并非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更非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习近平多次倡导,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br>1.结合材料一,运用个人与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景海鹏、陈冬能够成为中华民族英雄的原因。<br>2.结合材料二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让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活起来”的意义。<br>3.“见字如面,见信如晤”,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请你就如何发挥书信在沟通情感上“尺牍书疏,千里面目”的功能,提两条建议。(两条,每条10-30字)<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816BBEB2229DC5D88EF065E241DF975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strong>材料</strong><br>:近日来,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热播,受到老、中、青不同年龄层次观众的“追捧”。可以说,这是一部真正走进老百姓内心的“走心”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在反腐斗争中下了壮士断腕的决心。从“大老虎”落马到“小苍蝇”倒地,从反对公款送节礼的激浊扬清,到根除“舌尖上的腐败”不弃末微,重拳出击兑现了反腐“永远在路上”的承诺。《人民的名义》展现的正是当下中国政府敢于揭露、正视自身问题的魄力和勇气。<br> 理想的滑坡、信念的动摇、道德的缺失,是社会发展最危险、最致命的问题。文艺与时代同行,就要与人民共呼吸。正如作者周梅森所说:“人们关注《人民的名义》,其实是一种社会期待,人民对文艺的期待。”荧屏需要“百花齐放”,但如果缺少讴歌现实社会生活和当代人民群众的这朵“花”,则是最大的缺憾。尤其是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影视作品创作更应当抓住时代的脉络,用反映社会现实的佳品力作来振奋精神、坚定信仰。只有让扎根现实生活和反映当代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的优秀影视作品占领荧屏,才能赢得更多的观众,潜移默化教育鼓舞人民,并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br>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要重视影视作品创作的重要依据.<br>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相关知识,说明“反腐永远在路上”的原因.<br>3.你认为从《人民的名义》热播中,文艺工作者应得到怎样的哲学启示?<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48A76FE9FE77B7FA685B37B980199ACB.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br> 城市是人类的智慧创造,是人类文明的鲜明标志,是人类活动重要区域,让城市生活更美好,是城市建设、发展、治理的价值所在。<br><strong>材料一</strong>城市的特色应呈现为各个时代、各具风格特点的历史建筑。历史建筑记录着时代的变迁,蕴涵着地域文化特色,充盈着不同的建筑智慧。历史建筑为城市建设增加设计借鉴、延续城市文化血脉,让城市的建筑生态有更丰富的内涵。保留历史建筑,就等于保存住了小型历史博物馆,为快节奏下的现代人提供一块精神领地,进入一个能安放心灵的花园,也能够让市民在历史文化中穿梭,感受对城市和历史的认同。<br><strong>材料二</strong>你对城市生活的期待是什么?不同的人给出不同的回答:年轻妈妈最希望雾霾赶快散去。让孩子健康成长;住在郊区的上班族希望交通更加便利;注重养生的阿姨希望水质更好,喜欢散步的老大爷希望城市更绿……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br>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重视城市历史建筑的重要性。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如何让城市生活更美好?3.回首城市的昨天,我们曾兴起过似是而非的“复古风”、贪奇求洋的“欧陆风”却常难以奏出令人赏心悦目的“交响乐”,陷入了文化迷失。从文化创新的角度,为城市文化建设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9CC726B23C5EE1711E0B5006EFC522F.png"><br>解析<br>略<br>※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中等<br>(26分)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材料一 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长,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0万人次。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逾4000人次,最多时约7000人次,而其最佳游客承载量在3000人次以内。大量游客进入洞窟,二氧化碳长时间滞留,窟内空气湿度增大,温度上升,侵蚀壁画和彩塑;加之长期的风化和氧化作用,莫高窟壁画和彩塑正在缓慢退化。<br>材料二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莫高窟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建立了综合防沙体系,研发了无线传感环境检测分析系统,开发了十亿级像素数字相机系统,形成了包括前期摄影采集、后期图像处理、虚拟漫游等环节在内的数字处理系统等。随着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莫高窟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壁画、彩塑等图像采集取得进展。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国人民除了实地参观莫高窟外,还能在互联网上便捷地欣赏3D效果的“数字莫高窟”,随时随地地感受莫高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br>(1)结合材料一,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处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14分)<br>(2)结合材料二,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8分)<br>(3)除互联网展示和吸引海外游客实地参观以外,请就如何增强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国际影响力另提两条建议。(4分)<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DC50470E8BA1CA270055E3B0BD9C6BA.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5664AF35E746060A831B153775411E4E.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br> 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的人认为:“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br>1.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2.《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的争论深化了人们的认识。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论中应该怎样坚持这一原则?<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AFD53E974EB732A0C248B7C04DC0F1C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strong> 材料:</strong>教育部通知,从2017年春季开始,在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学科、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中,将中国人民“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把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落实到学生教材当中去。<br> 史学专家根据大量史实研究发现:1931年9月18日发生在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就承担起独立领导中国抗日斗争的壮烈使命并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东北抗日联军进行了英勇殊死的斗争,其他一些中国军队也在奋起抵抗;中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爱国华侨也积极支持和参加抗战。中国人民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让中国人的物质、精神、鲜血和生命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因此,“14年抗战”的概念更科学,过去“八年抗战”的概念仅是指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开始的全国性抗战,只是十四抗战中从局部抗战进入到全面抗战的一个阶段。<br> 我们修正历史概念,不是记住仇恨,而是要呈现历史本来面目,客观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反映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特殊贡献和巨大牺牲,警醒日本右翼、维护世界和平;是为了让中国人民铭记血泪史、屈辱史和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斗争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爱国热情、凝聚民族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顽强奋斗、奋发图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br>1.根据材料,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教育部要求大、中、小学校教材一律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抗战”的主要原因。<br>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传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把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落实到学生教材当中”的重要意义。<br>3.设计一次“我为抗日英雄致敬”的主题班会,请写明这次班会的设计目的和主题思想,以体现你的核心素养和正确价值追求。(每项内容控制在10至20个字之间)<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85D2E7460A352DA605B138B6C0FC715.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strong><br> 材料一:</strong><br>2017年7月17日,中央电视台播出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首次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权威、全景报道。它透过一个个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回应了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往哪儿改”、“为谁改”、“怎么改”、“如何改到位”等时代关切,也深刻作答着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走好中国道路,如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课题。<br><strong> 材料二:</strong><br>教育发展的滞后、受教育程度偏低、等靠要的心态严重是老少边穷地区贫困的主要症结之一。“扶贫先扶志”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先导性功能,“扶贫必扶智”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基础性地位,“脱贫防返贫”决定了教育扶贫的根本性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不同层次受教育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不同:本科300%、初高中108%、小学43%,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562.“一技在手,终身受益”,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作用,可以说是根本性的、可持续的,要在扶德、扶智、扶志、扶能上用真功<br>1.结合材料一,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如何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10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观点的合理性。(14分)<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EA3DAEA13AB2D67F036AA313819A2E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 巴山舞是8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的群众自候性的集体舞蹈。是由长阳民间舞蹈工作者将土家人喜闻乐见的民间古老的“跳丧”活动中的舞蹈收集整理、改革创新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集体民族舞。它一经问世便深受青睐,被宜昌人民奉为本土文化的瑰宝。《人民日报》海外版撰文指出:“当众多的进口娱乐性舞蹈风靡一时之际,重山叠峰中的巴山舞却占据了那么多朴实的心灵,这种文化景观,带给人们许多思考,至少,它开拓、展示了一片独特的审美领域。”从跳丧到长阳巴山舞,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次有益尝试。巴山舞大胆地把跳丧解放出来,变祭礼性舞蹈为群众自娱性舞蹈,赋予它新的生命。在结构上,打破原始跳丧许多旧程式和流行区域的界限,吸取各地精华,通过提炼实行综合利用,重新结构而成。<br>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巴山舞被奉为宜昌本土文化的瑰宝。<br>2.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知识分析,巴山舞乐留存至今的原因。<br>3.请为保持巴山舞长盛不衰提两条合理建议。<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C975A8563E6E85BE3A5AF679C11CC3C4.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AB6BDABC7706255397549FFB412F0E1B.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strong><br> 材料一:</strong><br>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是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条件。“十二五”期间,针对消费需求不足的矛盾,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多在需求侧发力。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中高端、高品质商品的需求量不断增长,亟需调整宏观经济政策。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促进经济健康发展。<br><strong> 材料二:</strong><br>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前提下,“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习近平指出,“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可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实行需求紧缩,而是供给和需求两手都得抓,但主次要分明,当前要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br><strong> 材料三:</strong><br>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技术工人和企业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管延安,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首席钳工。在工作时,管延安要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装操作仪器。按照规定,接缝处间隙误差要小于1毫米,他却能做到零缝隙。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全凭自学成为这项工作的第一人。他说:“我不怕吃苦不怕累,就是这个执著,我认准的事,我需要把它完完好好地干好,必须把它圆满地干好,不管出现什么问题,我会走到底。”<br>1.结合材料一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谈谈你对我国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认识。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说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应如何认识和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3.结合材料三,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如何才能实现人生价值。<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E1B1219096379CB50E893C7483CDF396.png"><br>解析<br>略<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