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瓦房店市第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焕发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仍然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br>这表明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br>A.文化对政治、经济有重要的促进作用<br>B.民族精神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决定作用<br>C.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br>D.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快速的键盘输入取代了手写汉字,汉字的日常书写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光明网日前做了“汉字书写”调査,85.2%的被调査者认为,全民的汉字书写水平在下降。<br>如果请你撰文谈谈书写汉字的重要性,文章的标题可为( )<br>A.书写汉字,传承文化 B.书写汉丰,批判继承<br>C.立足实践,创新汉字 D.普及书法,古为今用<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A50F910BECBBBA4AAB35D7A1AB2452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神、源远流长,其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br>以下古语蕴含的思想依次是( )<br>①“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摘自张载《西铭》②“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荀子》③“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摘自《左传》④“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董仲舒A.民本、仁爱、诚信、正义<br>B.仁爱、民本、诚信、正义<br>C.诚信、民本、正义、仁爱<br>D.正义、仁爱、诚信、民本<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4EF59C4461E28F3B3B09551EB8B9AC3F.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065E41EB47E5B09650F6FCE3353D181D.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谁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br>从哲学上看,这一段歌词所反映的问题是( )<br>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②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③意识和物质的关系④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7C9A679F3C72D4F1064B7D0A0FD4AD8.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7414E893B07A003B5D2A20E11545A328.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br>这体现了( )<br>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br>②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br>③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br>④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A50F910BECBBBA4AAB35D7A1AB24524.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96CE880153597AB764749B6606ACD94B.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strong><br> 材料一 </strong><br>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2013年俄罗斯“中国旅游年”活动期间,我国推出了展示中国形象的大型舞台演出《美丽中国》。演出以歌舞为主,镶嵌京剧、武术等中国元素,辅以多媒体视频。演出从新疆的《葡萄架下》到云南的《怒江大小调》,从唐朝乐舞《霓裳羽衣舞》到现代芭蕾《海上梦明月》,……展现了美丽中国的壮美画卷。特别是《海上梦明月》将西方芭蕾与中国民族乐器二胡、琵琶巧妙混搭,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开放、创新、多元的魅力。<br><strong> 材料二</strong><br> 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它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增添绚丽的色彩。<br> 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征程,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br>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br><tbody><br>发展历程<br>重要成果<br>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r>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创立毛泽东思想,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br>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br>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就<br>改革开放时期<br>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br></tbody><br>1.根据材料一,运用文化创新与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美丽中国》演出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分料二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启示。<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182B8DE68EEF7580C70DF53D7B457BD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strong><br> 材料</strong><br> 2012年5月14日,在央视首播的七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热烈反响,不仅收视率屡创新高,还引发了社会对美食、民俗、文化认同等话题的热烈探讨,更带来了商机一-地方特产热.卖,以“美食之旅”之名_使旅游线路成为热门。一部纪录片同时火爆了媒体、商家和产业。无独有偶,《中国好声音》的走红和《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有异曲同工之妙。浙江卫视引进全球热播的TAeVoice,节目一开播,便以创新的节目形式、真挚的声音和情感艳惊四座,被网友誉为“耳尖上的中国”。<br>1.请结合《舌尖上的中国》,谈谈优秀文化作品对人的影响。2.为什么《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带来了如此大的商机?3.结合TheVoice对我国观众的影响,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46D622BCB078ED1786866152E25570B0.png"><br>解析<br>略<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