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8-21 08:51:09

2018高考政治综合题专练卷(二)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经济新常态下,实体经济的发展牵一发动全身。2016年1月,全国各地“两会”期间,不少人大代表呼吁,政府应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规范税费,减轻企业负担。为此,H省人大代表经过调查走访,在省人大会上提交了《关于下调企业养老和医疗保险费率的建议》,经人大讨论通过后,将该议案交由发改委、人社厅等单位承办。日前,该省人大常委会第二督办组对该建议的实施进行督办,助推实体经济发展。<br>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在H省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发挥作用的。<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F7A2E7489BF11EE5A4D8EE3B276EC8BC.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6FD033A93B7FBDF083D2A6CC61AAB97A.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strong>材料一</strong><br>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我国科研经费财政投入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为10%,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在40%以上。<br><strong>材料二</strong><br>当前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经济增速趋缓,需要解决供需结构失衡(无效的中低端供给过剩,有效的中高端供给不足)和企业资源耗费率高、生产成本上升、利润空间缩小、发展后劲不足等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们要抓住机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经济新常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深化改革,将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具体抓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br>1.结合材料一和经济知识,概括我国当前科技研发的现状,并分析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br>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对中国共产党提出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认识。<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B06EECF3C78FCD10501E03E116E4F49F.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C697CB8B71FDE68B6698EE78E54CE230.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是法治经济,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和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有利于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br><strong>材料一</strong><br>“高铁创造”引领“中国品牌”。为了更好地通过高铁出海之路开拓新的商业模式,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合并,推进双向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坚持互利共赢,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让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价值链,从而营造合作共赢的氛围。我国高铁企业目前至少与20个国家进行了高铁合作或者正在进行洽谈,在中国高铁出海遭遇不测时,积极应诉,减少损失。<br><strong>材料二</strong><br>完善法治经济,必须切实贯彻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通过创设公平公正的环境.推动只有公平竞争,各种要素才会在利益驱动下竞相涌动;需要让信用更扎实,过去在经济领域中出现的商业贿赂、欺作,都为法治所不容;需要政府贯彻“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经济理念,把“有形之手”全部纳入法治的框架,“无形之手”才有创造活力,才能“逼出”一个更好的市场经济。<br>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高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成功经验。<br>2.根据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如何才能让政府贯彻“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理念?<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56203DA54939203BCD6A011A51F330B2.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DA642C9B6EC23FCCF92CF5E47287989C.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br>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br><strong>材料一</strong>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对此,国家提出,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坚持需求导向,建立鼓励创新的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鼓励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转让科技成果,成果转移收入全部留归单位,主要用于奖励科技人员和开展科研、成果转化等工作。切实加大对基础研究的财政投入,完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机制。<br><strong>材料二</strong>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2015年8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lt;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gt;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2016年要加强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实施情况。2016年3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对科技成果转化法进一步落实加以细化。<br>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指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说明国家是怎样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br>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各个主体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所发挥的作用。<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4F1545213DF182E65E3AD2419796EA04.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5A13CAA098A91FB9F2D48E72F95B617B.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回答问题。<br>“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br><strong>材料一</strong><br>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br><strong>材料二</strong><br>A市把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重要工作,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建成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和法治文化长廊,举办法治文化艺术节,开发制作《普法总动员》《开心学税法》等学法动漫游戏。除了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主阵地开辟法制宣传专栏、专版外,还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微博微信、车载移动电视、户外电子屏等现代传播方式,打造法治文化传播新平台,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出现代法治文化的浓郁氛围,使“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维权靠法”的法治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让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br>1.结合材料,从“公民的政治生活”角度,谈谈如何让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br>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该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做法的科学性。<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39E9F6A1BC73E82C2EE44F6E49975A6C.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345CDA217BC7242CEA9FE7C8B5F40322.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近年来,S省委、省政府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文化强省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实现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比翼齐飞的格局。连续5年,该省文化产业保持30%以上的增幅,到“十二五”已成为该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br>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文化生活道理?<br>2.从“文化与社会”的角度,简要列举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的文化生活依据。<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466C579AE3358092203E16A0323B4A3D.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FB31387D6E994AF68A3577A40227E6BF.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strong>材料一</strong><br>2015年,美国学界和战略界出现了对华强硬声音。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发布题为“修订美国对华大战略”的特别报告,将“中国威胁论”和“遏制中国论”的老调重弹。认为美应积极制衡中国崛起。被誉为“首席知华派”的兰普顿也担忧地表示,中美关系正处于“临界点”——如果任问题发展下去,中美将会走向对抗甚至冷战。<br><strong>材料二</strong><br>无论是在学界还是民间,对华强硬的观点在美国似乎越来越有市场,“对中国进行遏制”的声音在华盛顿逐渐高涨。回顾历史,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是完全失败的。因此,美国既没必要也无能力遏制中国。<br>1.结合材料一,分析美国为什么要重弹“中国威胁论”和“遏制中国论”。<br>2.结合材料二,说明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注定会完全失败的理论依据。<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66243BDF4FE81BCC74720AAF2A09170B.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403B2C9AAE4871228A645ED8CD6876C1.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并阐述了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这一原则。让人民群众真正参加到法治建设中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美好幸福生活,必须依靠法治,让人民参与和监督,“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让法治真正成为政府的行政方式、全民的生活方式。<br>结合材料,从文化作用的角度,谈谈培育公民的法治素养对依法治国的作用。<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0F2CDC24F2AE08FF45D7B51B6C98105.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59F6F8C09C1AAADA73FF5F0C255AF159.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strong>材料一</strong><br>如今,我们处于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对待传统文化应当抱三种态度,即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前瞻的态度。<br><strong>材料二</strong><br>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且常常各自以自己的文化为优越物,视其他文化为危险物。当它们在传播、接触的时候,便产生了竞争、对抗甚至企图消灭对方的状况,此种冲突叫作文化冲突。电影《刮痧》讲述了一个美籍华人在美生活中遇到的一个困扰。影片男主人公的儿子感冒,恰逢爷爷来美探望,于是爷爷使用了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刮痧,来治疗孙子的病。而这被美国人认为是不合儿童保护法的,于是福利院的人员将孩子强制抱走,剥夺了其父母的抚养权。法国漫画杂志《查理周刊》此前屡次刊发有关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争议漫画,触怒穆斯林。2015年1月7日,2名穆斯林抢手袭击《查理周刊》,杀死12人。袭击过后,《查理周刊》再度以穆罕默德为题发表漫画,在南亚地区引发诸多游行示威。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引进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人才、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同时,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br>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材料中的“三个态度”所体现的文化生活的道理。<br>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应如何应对文化冲突。<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6C1F96C7C8E8B29D07C19E631C86241D.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A221F1E900BE2655C21C5C37E2148EFF.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中西人员交往、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促进了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丝绸之路的合作精神正在发扬光大,我国倡导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的理念,着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我国发展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之间的教育合作、经济合作、民间交往,推进相关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得到了相关国家人民支持。民心相通为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br>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如何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更好促进文化交流。<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C19BC33D2503B8ADA6F674AF6855E93.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E8B3E6D81B5624F640F6200F93F06B4B.png"><br><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高考政治综合题专练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