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永年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9月第二次半月考政治试卷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br>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br>①中学生到社会宣传抗震救灾精神②市民观看里约奥运会开幕式③某企业生产劳动防护产品④某市民就城市规划向政府提出建议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C55A7D2B762B85AA59FCC9FA4D7649CB.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为了更好地传承徽州文化,黄山市启动“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有关专家指出,这样做不仅可以守住村落、古民居的“筋、骨、肉”,还可以传承徽州文化的“精、气、神”,真正使古村落、古民居流传后世。<br>这说明( )<br>A.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产物<br>B.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br>C.物质载体与精神载体不可分离<br>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150多年来,《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被译成20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br>这说明( )<br>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br>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br>C.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br>D.文化一旦产生,就能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重男轻女”本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时至今日,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br>这说明( )<br>A.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br>B.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完全同步的<br>C.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br>D.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看山看水看四川/四川到处桃花源/峨眉秀呀剑门险/九寨黄龙看大片/拜水请拜那都江堰/问道就问那青城山/川江号子赛龙舟/泸沽湖水洗蓝天……”有理由相信,这首《看山看水看四川》,会让更多人喜欢四川,来四川旅游做客。<br>由此可以看出( )<br>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②精神产品都离不开物质载体③自然美景丰富了文化的内容④人口迁徙流动促进文化传播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某县结合新农村建设,将斗笠这一非遗传统产业作为引领村民发家致富的一大重点,实施“编织农户+加工大户+非遗创意+市场”的联体发展模式。目前,该县斗笠编织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br>这说明( )<br>①文化与经济有相互交融的关系②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③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④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十三五”规划在文化建设方面再次把“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br>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是基于( )<br>①文化生产力在经济中的作用②文化实力有利于提高民族凝聚力③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④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播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这种农耕文明的思维方式,与航海家的海洋文明和马背游牧文明截然不同。后两者强调冒险、进取,前者强调防守、和平。<br>这表明( )<br>①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②经济、政治的发展状况决定于一定的文化③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思维方式④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十动然拒”“喜大普奔”“累觉不爱”“人艰不拆”“不明觉厉”……这些貌似“成语”的四字词组,产生于中国语言创新最活跃的地方——互联网,并逐渐在我们生活中被广泛使用。<br>这体现了( )<br>A.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促进作用<br>B.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br>C.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br>D.网络成为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第二届《中国成语大会》开播以来,节目的收视率节节攀升。2016年2月1日,在冠军决赛当晚收视率位居全网第一。该节目在央视热播的同时,在互联网上也掀起了成语狂欢。<br>关于成语,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br>①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传承中华文化基因<br>②表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r>③具有独特的语境之美,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br>④能扩大中华文化的对外影响力和感召力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6CA09E70C17EF8BA2D3B8C70D69395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音乐鉴赏、美术基础等课程陆续开设起来,同学们参加各种文化活动的机会和次数增加了。<br>参加这些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br>①能够提高文化欣赏水平②体现了对真善美的追求③能直接促进社会发展进步④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1A39E48B8A67989A23F6887F26FCC6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2016年2月14日,被誉为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央视一套播出。当主持人宣读颁奖辞时,台下无数观众用掌声与泪水向获奖者致敬。多年来,“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总能使人们的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得到净化。<br>这说明( )<br>A.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r>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br>C.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br>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1A39E48B8A67989A23F6887F26FCC6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6年8月15日至10月7日,云南民族村举办近两个月的“目瑙纵歌夜天天火把节”狂欢之夜活动。<br>目瑙纵歌节( )<br>①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②是一个民族全部文化的长期积淀③展现了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④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经国务院批准,自2017年起,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br>这是因为文化遗产是( )<br>A.人类共同的物质财富<br>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br>C.民族文化凝固的艺术<br>D.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1A39E48B8A67989A23F6887F26FCC6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G20峰会文艺晚会(又名《最忆是杭州》)是一台彰显中西合璧,文化交融的盛宴。古琴、中国鼓与大提琴合奏呈现的《高山流水》,传递出中国与世界各国相知相近的美好寄望。<br>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来看( )<br>①中西文化各具特色,但可交融发展②中西文化地位平等,能够共同发展③中西文化没有差异,都能带来听觉享受④中西文化相互交融,未来能合二为一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古代两河流域人的天文历法、古埃及人的建筑科学、古希腊人的哲学与艺术等成就,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繁荣。<br>这表明尊重文化多样性是( )<br>A.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br>B.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br>C.促进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的前提<br>D.推动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需求<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习近平曾在访问俄罗斯时指出,文化就像一个绵延不断的河流,源头来自远古,又由许多支流、干流汇合而成,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br>这折射出( )<br>①发展本民族文化必须认同其他民族文化②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推动文化发展繁荣③文化交流是中俄经济、政治合作的基础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1A39E48B8A67989A23F6887F26FCC6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中国丝绸织品、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有人说,丝绸之路是文化交流之路。<br>此观点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商业贸易( )<br>①能够通过商品交换,交流商品中蕴含的文化②能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促进交流文化③是一种最直观也是最最常见的文化传播手段④最直接目的就是提高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感情的交流、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发送短信来实现,年青的一代对“拇指文化”更是情有独钟。<br>这表明( )<br>①文化传播具有社会历史性②文化传播需要一定的物质媒介③文化传播的媒介是无形的④现代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微课”依托新兴媒体,以“短小精悍”的风格,正迅速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改进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微店”同样依托微博等新兴媒体,迅速走入世界各地公众的生活。<br>这说明( )<br>①大众传媒是以互联网的推广为标志的②科技进步使文化传播超越了时空的局限③网络文化以其先进性满足了人民需要④新媒体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功能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76C60B2A4A20D24515061C6F11C60158.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2016年9月20日,某校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片,在校园内挂出了“抵御西方文化扩张”“坚决维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等宣传标语。<br>假如开展一次以“学校(不)应该支持过洋节”为辩题的辩论赛,作为正方辩手,你认为下列观点可以采用的是( )<br>①文化具有多样性,过洋节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②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文化趋同化,对传统节日与洋节应同样对待③过洋节有利于中西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借鉴与融合④重视我们的民族节日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4EF59C4461E28F3B3B09551EB8B9AC3F.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AA15C44AB1AB3D7FEE6EF7F8BA07E560.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 2017年,昆明市提出要打响“世界春城花都”和“中国健康之城”的城市品牌。昆明将做强花卉产业,加大自有知识产权优质花卉品种开发保护,形成集花卉、园艺、博览、文化为一体的世界春城花都。2017年,昆明将“以花为媒”去打造和传播昆明的花卉文化,让花卉融入城市的发展规划。未来,昆明市将开展花卉文化基础研究,在这座花与人息息相关的城市,让花卉不断地融入人们的思想和情感,融入文化与生活的气息中,渗透于每个人的生命之中,让传统文学、绘画、宗教、民俗、医药、纺织、工艺等都有与花相关联的内容。<br>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知识分析昆明“以花为媒”可能对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A04C28AB7B621EAB5CEC84C0768C0E0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strong>材料</strong><br>:爱国是情感,更是责任。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爱国主义的传承者。为了更好地弘扬爱国精神,践行爱国行动。班级打算以此次班会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社区活动。<br>请为材料中的活动拟定两个具体的主题,并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指出其理论依据。<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5D99BF00457A1B43FF2406E7166BF14E.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 近年来,中国人的节日日益增多。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仍非常受重视;而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也越来越受都市年轻人的青睐。伴随“洋节”而来的是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它们与我国传统的文化交织在一起,使中国的文化日益呈现出多样文明。<br>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尊重文化多样性的理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8D9BC82B42076AF54212C8D0DBFC5630.png"><br>解析<br>略<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