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8-21 08:49:57

山西省应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政治试卷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书信是有情物,每一封书信都在打开一个栩栩如生的真实场景,在手写书信传统逐渐逝去的今天,《见字如面》电视栏目,用书信打开历史,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记忆,咀嚼书信中的故事,汲取精神养料。<br>从这一文化现象中可以体味到,手写书信(&nbsp;&nbsp;&nbsp;)<br>①可以传递情感,滋养人们的心灵②作为交流方式,已经失去存在的价值③作为文化符号,可以展现人们的精神情怀④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可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1A39E48B8A67989A23F6887F26FCC6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写道: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注:语言是一种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br>从材料中我们得到的结论是(&nbsp;&nbsp;&nbsp;)<br>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br>B.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处不有<br>C.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br>D.文化的发展是历史的叠加过程<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2016年涌现出许多网络热词,“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duang”、“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要靠才华”、“细思极恐”等,这些热词多为社会热点新闻、新知识、新观点的浓缩或概括,被群众广泛使用。<br>这表明(&nbsp;&nbsp;&nbsp;)<br>A.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逐步培养起来的<br>B.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br>C.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br>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1A39E48B8A67989A23F6887F26FCC6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六尺巷”位于安徽桐城。史料记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br>“六尺巷”的典故反映了(&nbsp;)<br>①从点滴小事中可以透视人的精神世界<br>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稳定性<br>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r>④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A.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②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永新说:我无数次表达过我对阅读的意义与价值的基本观点。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一个美丽的城市。”。<br>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主要表明(&nbsp;&nbsp;&nbsp;)<br>①读书能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是书籍具有的特有功能③读书能够促进精神力量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④积极参加阅读活动有利于塑造和培养健全人格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走进新开通的浙江省杭州市地铁1号线,很多乘客惊喜地发现,地铁内部装饰体现着杭州特色,在公共艺术墙上有白居易卸任太守、白娘子与许仙等故事传说,石凳上则画满水墨画,一步一景尽显江南风情。在杭州这座人文城市,地铁也成了人文载体,80%的广告墙位为艺术让位。<br>这(&nbsp;&nbsp;&nbsp;)<br>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反映了当代文化和时代精神的融合③蕴含着对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④体现了地铁首要的功能是承载文化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讲话中提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揭示人类命运和民族前途是文艺工作者的追求,伟大的作品一定是对个体、民族、国家命运最深刻把握的作品。”<br>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与“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时序”表达的意思最相近的是(&nbsp;&nbsp;&nbsp;)<br>A.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br>B.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br>C.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br>D.苟利国家生死以,其因祸福避趋之<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文化交流,看似隔着一层难以描述的轻纱,但却内里交融,魅力无穷。如同印度诗人泰戈尔曾饱含深情地为梅兰芳先生赋诗一首“认不出你,亲爱的,你用陌生的语言蒙着面孔,远远地望去,好似一座云遮雾绕的秀峰”。<br>这启示我们(&nbsp;&nbsp;&nbsp;)<br>①文化交流要善于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找到“公约数”②把突出文化公共性作为民族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③把握文化的相通性有助于推动文化交流和传播④坚持各民族文化平等原则,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特征A.①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②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6CA09E70C17EF8BA2D3B8C70D69395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建设工程选址,应尽可能避开不可移动文物。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的,对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第二十九条规定,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事先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调查、勘探。<br>我国重视文物的保护是因为(&nbsp;&nbsp;&nbsp;)<br>①文物是维系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文物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成就③保护文物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向④保护文物有利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②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1A39E48B8A67989A23F6887F26FCC6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二十四节气”有“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之誉,是先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br>“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nbsp;&nbsp;&nbsp;)<br>①巩固和强化了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一致认同②推广和传播了中华文化,彰显世界文化多样性③促进和助推了我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播④完善和丰富了国民认知,增强了文化自信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6CA09E70C17EF8BA2D3B8C70D69395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书入有魂,字在指尖行”,2016年12月12日,由搜狗输入法主办,一得阁、华夏万卷协办的“字媒体·书法大赛”复赛在北京嵩祝寺顺利举行。“展纸挥毫,笔走蛟龙,直画如剑,曲笔似藤,点若危峰坠石,撇如兰叶拂风。”再优美的文字似乎也无法形容书法艺术的精髓。历时一个多月,书法大赛虽然已完美收官,但作为国民好评的输入法,将中国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似乎还任重而道远。<br>此举的直接文化意义在于(&nbsp;&nbsp;&nbsp;)<br>①弘扬中国书法艺术,使中国书法艺术走向世界②增强用户对输入法的体验③唤起公众对传统书写方式的记忆和重视④使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传承和发扬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1A39E48B8A67989A23F6887F26FCC6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6年6月16日,文化部、财政部等部门下发通知,公布2016年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贵州省石阡县五德镇大寨村等750个中国传统村落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br>国家注重保护传统村落,是因为(&nbsp;&nbsp;&nbsp;)<br>①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不能因时而变②传统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村落的保护③传统村落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根,寄托着中华各族儿女的乡愁④传统村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智慧和民族地域特色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③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①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②③<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近年来,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异彩纷呈。利用春节、国庆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纪念日,积极举办对外文化交流活动;通过文化领域的多层次互访,加强友好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主动开展对外文化合作;开展中外互办文化年、在国外举办中国文化节、文化周、艺术周、电影周、电视周和文物展等文化交流活动。这些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了中华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br>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中国重视加强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意义。<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08CCDD683B0529DD981CD067427EB1D.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北京时间2016年7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时指出,金砖国家合作的成功充分证明,不同社会制度可以相互包容,不同发展模式可以相互合作,不同价值文化可以相互交流。我们要坚持开放包容,在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前进。<br>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的多样性”的知识,说明不同文明应如何交流互鉴。<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2DFB9586646B8D18F6880D8965268ED9.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城镇化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我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专家认为,过去城镇化过程中一些地方破坏文物、损坏传统建筑,造成大批传统村落消失,而许多新建村片面追求花园、格调和洋气。如今稳步推进城镇化,要利用地理优势、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自然禀赋,顺势而为,不应当是“千镇一面”;不能忽视传统文化传承和田园特色保持,让城镇化和文化多样性协调发展,切忌“贪大求洋”。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br>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谈谈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33487389B950DF59972ACD38D8621D2A.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B3871054DF1A90F9FF82EC7B580BC38B.png"><br><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西省应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