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8-21 08:48:43

辽宁省锦州市2017届高三质量检测(二)文科综合试卷 政治部分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智能体温计24小时监测体温,生成体温曲线图,实时发布体温“预警”,帮助父母更精准地掌握孩子的体温变化……这样的智能健康设备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欢迎。2016年10月29日,阿里健康联合阿里智能以及三诺、海尔医疗、掌上糖医、鱼跃、罗氏、拜安进、欧姆龙等近20家智能健康设备和服务厂商,在南京启动“智能关爱计划”,借助智能健康设备,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医疗健康服务。<br>材料表明(&nbsp;&nbsp;)<br>①市场需求决定产品结构的优化进程②居民消费意愿引导生产方向③经济发展是居民消费水平提升的决定因素④生产决定消费A.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②③<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6CA09E70C17EF8BA2D3B8C70D693953.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45827E4C34D05B3043C907E780666573.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我国2016年3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主要结果如下:<br><tbody><br>绝对额(亿元)<br>比上年同期增长(%)<br>第3季度<br>1-3季度<br>第3季度<br>1-3季度<br>GDP<br>189334<br>529971<br>6.7<br>6.7<br>第一产业<br>18569<br>40666<br>4.0<br>3.5<br>第二产业<br>75165<br>209415<br>6.1<br>6.1<br>第三产业<br>95601<br>279890<br>7.6<br>7.6<br></tbody><br>以上数据表明我国(&nbsp;&nbsp;)<br>①需求结构进一步改善&nbsp;②经济运行保持稳定态势③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④产业结构持续优化A.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②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①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95233724843B9919F6F47D439D1134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问题是时代的呼声,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只有坚持问题导向,确定应对之策,才能不断提高改革发展举措的针对性和实效性。<br>上述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有(&nbsp;&nbsp;)<br>①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②认识产生于实际的需要,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③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中孕育产生的,具有无比的优越性④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①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6CA09E70C17EF8BA2D3B8C70D69395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从哲学角度看下列选项与仲尼观点相近的是(&nbsp;&nbsp;&nbsp;)<br>①“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②“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③“世间万物,变动不惊,明者因时而变”④“凡以(可)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①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7/5817b72cac2a46f0b0b722211bc48d5b/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1/8/2017/bf84803030874876bd3c186535182e8f/E4EC0597240C34F01D27786149B0C5D7.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逆势上扬,并最终夺冠,12年后再一次站在奥运会金牌的领奖台上。作为中国女排的队长,惠若琪说,每一个女排队员身上都在诠释着中国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不是说出来的,而是我们在平时生活和训练中一点一滴形成的。<br>她的话很好地诠释了(&nbsp;&nbsp;)<br>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③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④要重视量的积累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③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①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1A39E48B8A67989A23F6887F26FCC6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绿色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甚至是更为长远发展的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strong><br>&nbsp;材料一</strong><br>低碳发展是通过节能减排和节能降耗而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方式,不仅是支持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实现“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防区示范工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更应坚持低碳发展理念,实施绿色发展战咯,走文明发展新路。<br><strong>&nbsp;材料二</strong><br>中国绿色发展的理念还体现在国际关系当中,中国倡导并推动各国携手应对生态危机、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共同守护地球家园,得到国际社会“点赞”。为实现低碳节能绿色发展的目标,中国把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通过法律、行政、技术、市场等手段全力推进,“中国行动”可圈可点:中国向国际社会宣布了低碳发展的系列目标,“中国承诺”作出表率。<br>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建设现代能源体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并说明我国企业应如何实现绿色低碳发展。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谠明国际社会为中国绿色发展点赞的理由。<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E4C536A90F0C25F654AB895819E5C36B.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nbsp;&nbsp;在互联网创造的新事物中,网络词汇以其新颖、奇特和更为简易的特点及优势,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交流习惯甚至社会的思想文化,从而也引起人们持续的广泛关注。<br>&nbsp;&nbsp;2016年,“友谊的小般”、“定个小目标”、“吃瓜群众”、“全是套路”、“虏害了我的哥”、“老司机”、“辣眼睛”、“表酱紫”等等,这样的网络新词开始充斥到社会中。一位小哥在录制失恋视频中表示难受想哭,结果因为他的一口方言,大家听成了“蓝瘦香菇”,“蓝瘦香菇”一时成为网络新词。<br>&nbsp;&nbsp;有人认为,网络新词是网络时代的产物。网络沟通的时效性、汉字的表意性、网民心理等因素形成了网络新词。“接地气”的网络新词,正是对社会现象的集融,能帮助人们更便捷也更有趣的交流。网络新词,爆发人类语言创新的“洪荒之力”。有人则认为,大量使用网络新词,严重影响了词义句意的表达,会对传统的汉字文化造成伤害。有些网络新词还存在跟风从众、用语粗俗不雅的一面。网络新词,实在是对汉字的一种亵渎,对中国传统汉字文化的曲解和不尊重。<br>1.对网络新词的使用,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明其理由。<br>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人们对网络新词的使用存在不同看法的原因,并说明正确看待网络新词问题的必要性。<br>3.网络新词的推广和使用需要谨慎,请你就此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2411DCDE22AED58BF193BACA70A5A279.png"><br>解析<br>略<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辽宁省锦州市2017届高三质量检测(二)文科综合试卷 政治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