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2017届高三模拟考试(三)文科综合试卷 政治部分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单车共享服务。<br>这表明共享单车模式可以( )<br>①完善消费结构,提高居民消费水平②整合社会资源,提供优质公共服务③发挥财政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运行④引导绿色出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1A39E48B8A67989A23F6887F26FCC6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近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指导意见》。要求根据资源配置组织和监管的不同,建立公共资源目录清单,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电子化,完善市场交易机制,建立健全信息服务机制。<br>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目的是( )<br>①强化政府配置公共资源的作用②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③完善市场规则,形成社会信用制度④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B263183254826EA276027C80DBE0129F.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文件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br>把“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表明( )<br>①对抗战的认识应全面、完整地反映史实②对历史的判断会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③历史事实在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得以证实④对复杂历史问题的正确认识往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1407ED68CB18B6EB112199EBAF5D4E6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回答问题。<strong><br> 材料一:</strong><br>各类技工占技术工人的比重(%)<br><tbody><br>高级技工<br>中级技工<br>初级技工<br>中国<br>4<br>36<br>60<br>发达国家<br>35<br>50<br>15<br></tbody><br> 注:在我国1/3亏损企业中,80%的原因在于内部管理跟不上或工人操作技术不到位。因为操作工技术不过关导致产品粗制滥造、安全事故多发,每年经济损失达1000亿元之多。<br><strong> 材料二:</strong><br>我国现在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有1300多所,其毕业生就业率高于普通高校,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当前职业教育院校生源短缺,人才培养的质量仍然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进入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大变动时代,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要求我们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的技术人才支撑。<br><strong> 材料三:</strong><br>在我国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阶段,某地不断优化社会环境,利用职业教育培养“工匠”、培育“工匠精神”。市民积极参与政府网站有关职业教育发展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及时向人大代表反映相关职能部门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人大代表在调研后就如何整改向人大提交议案,并向相关职能部门提出质询。<br>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知识分析当前我国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对企业、国家的意义。<br>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材料三中市民和人大代表为推动当地职业教育发展是如何发挥作用的?<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3C9DB710BA86ADE5A65247990F50812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回答问题。<br> 《朗读者》中的“朗读”重文字,“者”字重人。朗读嘉宾分享各自动人的真实情感,带给观众文学、文字以外的享受及思考,让这股“清流”更加透彻、明亮。《朗读者》以个人成长、情感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用精美的文字,平实的情感读出了文字背后的价值,展现着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生故事;作为用文字承载情感的节目,氛围安静、节奏舒缓,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在疲惫的忙碌之后回归内心宁静的需求;用文字表达情感,分享亲情、友情、爱情的宽度和厚度,用文化教育人,鼓舞人,绽放着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br> 文化娱乐至上的观念,使一些节目千方百计地迎合(实质是误导)观众,使文化精神枯萎。《朗读者》还原着电视人的初心,每期以充满寓意的主题词作为核心线索,朗读一段曾打动或激励自己的朴实文字,用朗读的方式重新唤起语言文字直击人心、引人思考的审美力量。<br> 《朗读者》是喧嚣的现代社会对优秀文化的渴望与邂逅;是改变这种文化萎缩的尝试性努力;是运用精英文化对已经普遍娱乐化的电视大众文化的救赎,如一股清泉,唤醒了人们许久未被触摸的文化脉搏。<br> 最是书香能致远,让我们一起朗读吧!<br>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源泉的知识,分析《朗读者》绽放出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的原因。<br>2.依据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朗读者》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br>3.请写出你在阅读中印象深刻的两句箴言或诗句,并指出其中的哲学道理。<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5CD0431C481651EF0BB578F8A1A53F3.png"><br>解析<br>略<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