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一镇一神韵,一镇一味道。”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三季于2017年1月2日在央视开播,集中展现中国古镇风貌,梳理中国古镇文化传承。<br>下列关于“文化”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br>①文化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产物<br>②每个人的文化素养都是天生的<br>③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br>④文化就是文学艺术,是相声、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的总称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A424AB5A4F4D0A7C0574E7A4B018865C.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br>这表明( )<br>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决定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③要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④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1407ED68CB18B6EB112199EBAF5D4E6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校园文化是指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校园规划格局以及校园建筑、雕塑、绿化和文化传播工具等方面形成的文化环境,它会让人不自觉地受其影响。整洁、幽雅、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会激发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br>这说明校园文化( )<br>①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②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③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A424AB5A4F4D0A7C0574E7A4B018865C.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A8D034F86DFD6DBFC929B6A2F3F616C4.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物理学名词“正能量”,现在常用来比喻那些积极健康、乐观向上、催人奋进、给人力量的个体情感或社会行为。<br>充满“正能量”的文化( )<br>①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②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③能够发挥积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④源自于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继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最心酸作文”中表达的“爸爸只爱手机”令人深思,一些人享受了网络文化,却疏远了亲人,降低了人际交往的温度。<br>这表明( )<br>A.人们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br>B.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活动<br>C.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促进作用<br>D.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决定着人们的实践活动<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不仅有利于推动欧亚大陆甚至欧亚非大陆的经济整合,也必将带来各相关国及背后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复兴。<br>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有利于( )<br>①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打牢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②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③企业“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④贯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微信作为一种互动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的传播方式,获得了众多手机用户和网民的青睐,很多人用微信交流信息。<br>这一现象进一步印证了()<br>A.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br>B.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br>C.传播方式的变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br>D.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1A39E48B8A67989A23F6887F26FCC64.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8987D0E550C19179C727779CDC06D097.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中秋节自古便有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预示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br>由此可见( )<br>①民族节日是一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br>②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br>③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br>④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展示表达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9A7E0722DAB5479A60928D5B8864BC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br>这表明()<br>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br>②丰富文化形式有利于推动文化传播<br>③教育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br>④文化创新是文化继承的客观要求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B263183254826EA276027C80DBE0129F.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实事求是”一词源自汉代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本义是指对待儒家经典的一种严谨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中用“实事求是”一词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通过推陈出新,把它变成一个意义重大的哲学命题,为人们打开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境界。<br>“实事求是”内涵发展的过程反映出( )<br>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②发展是继承的必然结果,文化只有发展才能繁荣③社会实践的发展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④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1407ED68CB18B6EB112199EBAF5D4E6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她通过冷浸法提取青蒿素的灵感来自东汉药学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br>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因为( )<br>①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②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③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社会和人起积极的作用④传统文化需要继承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1407ED68CB18B6EB112199EBAF5D4E6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是中国第31个列入该名录的项目。<br>从文化的角度对其意义加以描述,你认为表述最准确的一组关键词是( )<br>A.大众文化、文化创新、文化丰富性、文化创新与发展<br>B.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与保护<br>C.传统文化、文化发展、文化多元性、文化传播与开发<br>D.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民族性、文化批判与继承<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孝”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本。古人把它看作是最重要的德行之一,强调晚辈对长辈的绝对顺从;现代我们提倡的“孝”,则是晚辈在平等基础上对长辈的孝敬、关爱和陪伴。<br>这说明( )<br>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②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因时而变③传统文化会促进社会发展④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6CA09E70C17EF8BA2D3B8C70D69395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正定隆兴寺是国内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且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隆兴寺的建筑有着鲜明的中国古代建筑风格,所有建筑均分布在南北中轴线两侧、并有自己的特色。<br>材料表明( )<br>A.传统建筑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br>B.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br>C.传统建筑作为凝固的艺术,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br>D.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粹,应予以保留和保护<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B5749F6F98A41AFC2565220C523E565B.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最忆是杭州”,2016年9月4日晚,一台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在西子湖畔震撼上演,古典诗词的巧妙融入,中西文化的水乳交融,让世界的目光齐齐聚焦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从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公开演讲及致辞,到由张艺谋执导的《最忆是杭州》文艺演出,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信手拈来的文学经典,令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人说,学好古典文学,才能看懂G20上的文艺之美。<br>这说明( )<br>①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独领风骚,引领世界②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③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需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由此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B5749F6F98A41AFC2565220C523E565B.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 2016年6月20日,最新的世界超级计算机T0P500排名公布,中国自主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峰值性能达每秒12.5亿次,成为超级计算机新的世界冠军。无论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还是现如今的超级计算机,都能反映出中国各时代的科技水平,对中国文化发展都产生了一定影响。<br>就文化传承而言,这说明了( )<br>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br>B.思想运动是文化变革的决定力量<br>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br>D.社会制度的更替是文化变革的决定力量<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7999BD72ACD59C88F237324B213F032.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我国十三五规划指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 )<br>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④文化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1407ED68CB18B6EB112199EBAF5D4E6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6年7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听取专家学者意见和建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从趋势看,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但经济走势仍然分化,新旧发展动力的转化需要一个过程。<br>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认识( )<br>①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②把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③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④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1407ED68CB18B6EB112199EBAF5D4E6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顺应网络时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等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对于那些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创客”具有重要意义。<br>这佐证了( )<br>①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积极导向作用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既要创造价值又要享受价值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1407ED68CB18B6EB112199EBAF5D4E63.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D0C73758C51290F9DFC6AAFE12839E29.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br> 法治文化是指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环境中生长出来,经过长期社会化过程积淀下来的,人们对法律生活所持有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包括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想、法律价值取向等内容。法治文化意味着法治精神得以普遍化地实践和实现,社会活动是按照法治精神实践的方式、过程和实现的结果。<br> 法律只有经过与之相适应的、反映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的解读,才能为人们所理解,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从历史上看,中国社会长期受封建统治,其后果是造成了法治基础相对薄弱。反映在文化上,人治文化对社会的影响较为深远。从传统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的转变,不仅是法律制度不断健全的过程,也必然是人们的政治、文化观念转变的过程。只有形成了与现代法治要求相适应的文化观念,才能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才能以新的观念、道德推动法律的执行和发展,从而为法律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br>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知识,分析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B9D5BD2E21E6FFECF4ACBCC56ABA2E08.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 2016年10月19日,由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翻译研究院联合编撰的《中国关键词》(第一辑)多语种版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进行了全球首发。<br> 《中国关键词》(第一辑)共有综合、党建、政治、经济、外交五个专题。其中“政治篇”“党建篇”收录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从严治党”等词条。“经济篇”收录了“全面深化改革”“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中国制造2025”等词条。<br> 《中国关键词》用精炼的语言解释每个词语的产生背景、核心内容和重要意义等,以国外受众易于阅读和理解的方式进行阐述,通过平面、网络和移动社交平台等多媒体、多渠道、多形态及时持续对外发布,以国际化的视野、新颖的表述方式阐释中国理念,解读中国思想、中国政策和中国发展道路,吸引了海外媒体与读者的关注,成为更好地读懂中国的钥匙。<br>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关键词》是如何让世界读懂中国的。<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8815C7AB6D3CBB5853B5942B8AF28A74.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strong>材料一</strong><br>在中外文化交流和对比中,国人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掀起一股“传统文化热”,这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传统文化对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和调节作用。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手段,并作通俗化的解读,在传播和普及上有了更高的效率,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br><strong>材料二</strong>当前,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加紧文化输出,进行文化渗透,推行文化霸权,在这样的背景下要保持我国文化发展的自主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加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同时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自觉”,处理于异域文化的态度,要有广大的胸怀和对他人的理解,同时要对自己的文化懂得反思,明白它的来历,这样才能取长补短。<br>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传统文化热”的原因。<br>2.结合材料二,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知识谈谈应如何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85437C2479713F653E33DBD36BA857E1.png"><br>解析<br>略<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