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8-21 08:40:42

【全国卷】2016年高考政治押题精粹试卷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下列选项中能够引起商品房需求曲线出现图中变化的因素可能是(&nbsp;)<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1/2B6069BC316A71A38BEE799ED24001FD.jp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nbsp;<br>①房贷首付比例提高<br>②实施购房契税减免政策<br>③商品房价格降低<br>④实行购房补贴政策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②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1A39E48B8A67989A23F6887F26FCC64.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BF217A65707A2689C6017C60ED40B765.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要求全面清理已有的各类税收等优惠政策。统一税收政策制定权限,除依据法律规定的税政管理权限外,各地区一律不得自行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5月1日起全面实施“营改增”。实施这些政策旨在(&nbsp;)<br>①扩大财政收入来源,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br>②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维护正常的分配秩序<br>③形成统一的市场体系,促进市场公平竞争<br>④落实扩张性财政政策,防止经济大起大落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①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EA4E04475BABE2D6567AEB6BD9B24563.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2016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6.5%?7%,这是自1995年以来,中国首次将国内生产总值(GDP)目标设在一个区间。<br>这一调整(&nbsp;&nbsp;)<br>①既要保持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又要为经济新常态下的改革和转型留出空间②既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又考虑到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需要③主要是为了保就业、惠民生,保持这一增速就能够解决就业等所有问题④为政府调控经济提供了灵活的空间,市场调节作用的空间也就逐步缩小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F281CF24E427D2950142297339BBC5AE.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EF39EE46D8F5B56C579A62A386CF3C94.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被合议为“一带一路”,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反响积极。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nbsp;)<br>①构建区域经济优势,实现主导世界市场的目的<br>②中国产能和资本的输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br>③区域内各国经济均衡发展,提高经济运行效率<br>④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6CA09E70C17EF8BA2D3B8C70D693953.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B903A2F817C9E061F044B542877425C0.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1月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关于反腐问题强调:要解决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br>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nbsp;)<br>①作为执政党,与任何形式的腐败是根本对立的<br>②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br>③坚决同影响公民任何利益的行为作斗争<br>④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执政能力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05CE6168DA2B593A602B07367E665F9A.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主席针对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提出了“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的原则。该原则的提出是基于(&nbsp;)<br>①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在网络空间上的体现<br>②各国在网络空间的相互依存和共同利益<br>③中国在构建网络空间的秩序上发挥主导作用<br>④各国在网络空间上的合作关系取代竞争关系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①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D135D60D48A883C06AB338DAAFA7A1C5.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爱因斯坦根据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上世纪70年代,一些科学家提出用激光干涉方法探测引力波。上世纪90年代,探测需要的技术条件逐渐趋于成熟,并于1999年建成“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后经过多次技术升级,终于在2015年9月首次探测到引力波。引力波的发现过程反映了(&nbsp;&nbsp;&nbsp;)<br>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br>②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br>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r>④改造世界是认识目的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①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E56F449A39760C894D2A4D6B57E74041.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英国纤维学家苏占丽同生物学家交谈时萌发灵感,即利用微生物可循环生成纤维素。她突破了以往对菌生纤维素材料研究的极限,利用废绿茶水成功开发出既像皮革又像纺织物重量极轻的“茶衣”面料,实现“废物”利用。“茶衣”的成功开发佐证了(&nbsp;)<br>①把握联系的偶然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br>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br>③联系是具体的,成功研发要善于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br>④联系是客观的,人类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1A39E48B8A67989A23F6887F26FCC64.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04F8E585BFFBA10053808F7C70691BD0.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饮茶有益于健康,但饮茶当四时有别。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而茶叶也有寒、热、温、凉性味之别,要做到“饮茗不与四时同”。春饮花茶长精神,夏饮绿茶身清凉,秋饮青茶可润燥,冬饮红茶暖心田。这体现了(&nbsp;&nbsp;&nbsp;)<br>①矛盾的普遍性是特殊性的前提<br>②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br>③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br>④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1/8/2015/0ec64764ea334d7fadc27e0d8a5a0647/01A39E48B8A67989A23F6887F26FCC64.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explain/1/8/2015/e47c1f9999f14e66be3696dd8840067d/CC952337C17A6445133AB6C5176E78FF.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2015年11月27<sub>~</sub>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br><strong>材料一</strong>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先后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截止2015年底,我国已有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模式,创造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中国奇迹。然而,截至2015年底,我国还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确保到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br><strong>材料二</strong>会议提出,国家扶持“三农”的政策、资金和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要以精准帮扶促进贫困地区民生改善,通过输出劳务、发展产业、加强培训、推动创业促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业,找到适合自己的脱贫致富门路。<br>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br>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国家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的合理性,并从经济学角度总结材料二中中央扶贫开发工作的具体做法。<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2D69B93FE4E15F7FBF68453B47454E15.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A36D5E373F2590CFC592AEB88C8CB2CB.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strong>材料一&nbsp;</strong><br>我国2011<sub>~</sub>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amp;D经费情况<br><img width="843"height="239"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1/0C6E1DC7D606277AA23CFBA51F983400.png"><br>style="HEIGHT:97px;WIDTH:383p;VERTICAL-ALIGN:middle;"><br>注:R&amp;D指研究与实验发展,国际上通常采用R&amp;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发达国家R&amp;D投入强度普遍达到3%-4%的水平,高技术产业研发经费支出所占比重为55%左右,而中国目前则仅为25.7%。<br>&nbsp;&nbsp;企业强则国家强。我国能否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虽然我国已经涌现出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企业,但总体上看企业创新能力依然薄弱,许多领域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br><strong>材料二&nbsp;</strong>党中央根据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和要求,作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进一步强调,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发展为支撑,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机结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要迈入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br>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必须让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br>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82D5B8FA5C12FCAB7F77FEA4B4675D4E.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952731288B1C3DFD06983485F3237452.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下面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br><strong>材料一</strong><br>:国民经济问题可以简单理解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以往靠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拉动需求带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属于需求侧管理。目前,中国的供给体系无法更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海淘、代购非常流行,新西兰奶粉、韩国化妆品、美国手机、日本马桶盖等受到消费者追捧,而中国生产的相关产品产量都较大,但品质跟不上。在消费需求倒逼的压力之下,“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br><strong>材料二</strong>: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中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供给侧改革,将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改善供给结构。<br><strong>材料三</strong>:现阶段从供给侧发力攻坚克难任务艰巨,但我们别无选择,必须迎难而上、敢涉险滩、啃硬骨头,未来政策的统一性、协调性、有效性、前瞻性,是我们在供给侧改革方面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需要我们上下一致,各方配合,方向、制度、管理、智库的作用均不可或缺。<br>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依据。<br>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打好供给侧改革的攻坚战。<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4BE9E52091D5F03C5F3CAF898DC32B0E.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8D8A532F70CCCF9A8B181B79F09E7EDF.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nbsp;&nbsp;&nbsp;&nbsp;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br><strong>&nbsp;&nbsp;&nbsp;&nbsp;材料一</strong>:“互联网+企业”“互联网+”最重要的就是互联网思维。青岛海尔将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模式对应智慧家庭,由原来单一卖功能型家电产品变成提供智慧的场景体验;三一重工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打造智慧服务运营体系,实现“保姆式服务”向“智慧型管家式服务”的转型……<br><strong>&nbsp;&nbsp;&nbsp;&nbsp;材料二</strong>:“互联网+政务”当前,我国政务微博账号达24万个,政务微信账号已逾10万个。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不断高涨,政务微信公众号从数量到影响力,已是一支不容忽视的传播力量。一些地方政府已经悄然开始了与互联网巨头的合作,试图通过互联网提升政府效率,增加行政透明度,助力向服务型政府转型。<br>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企业和国家怎样应对“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br>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互联网+政务”对我国公民和政府有何积极影响。<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AFCC4B5CF6B3F0A28FDA7C7C88DDFECF.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114F28F0F0C005091827F57666D46D29.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nbsp;<br>创意经济以创新为核心,以现代科技为手段,将文化、知识和创意等无形资源融合物化,提供高技术含量、高文化附加值的创新型产品和服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供给侧改革,为创意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br><strong>材料一</strong>近年来,我国创意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扩大。但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只有3%左右,与发达国家12%的比重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不能满足国内消费升级的需求,也难以在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转变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br><strong>材料二</strong>为推进创意经济发展,各级政府实行多措并举:一是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财政科技创新投入宏观决策和部门协调机制。二是制定创意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创意产业合作培养紧缺人才。三是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新业态新领域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治力度。四是进一步放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对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激励科技成果转移转化。<br>1.结合材料一分析发展创意经济的经济意义,并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材料二中政府支持创意经济发展的举措的合理性。<br>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指出政府是怎样发展创意经济的。<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7B8BF217E8F1785D3312CA9E7D0992C.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5F675DAE4651F027074ED6B4C5ED4D86.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strong>材料一</strong><br>:《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中央电视台、国家语委联合推出的大型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旨在提高中小学生乃至全民的汉字书写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此节目一经推出,就引发了关于汉字书写的全民关注热潮,更是创造了超高的收视率,同时比赛过程中出现的大量生僻字引发网友热议。对待生僻字,人们看法不一。有人认为:生僻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当代人的历史文化素养,因为在生僻字中往往蕴含着历史文化信息,或是有着时代的印记,可以勾起人们的历史记忆。也有人认为,语言的意义在于运用,文字用于交际的最终目的是追求简捷和效率,而生僻字影响了文字交际的使用价值。这些不常用的汉字已经没有意义了。<br><strong>材料二</strong>:2015年12月15日,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栏目组确定:2016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将在湖北枣阳汉城“开写”,这无疑又为大家关注汉文字、领略汉文化魅力提供了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遇。<br>1.对于生僻字的争议,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阐明理由。<br>2.结合材料一,运用《生活与哲学》的“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分析对生僻字产生争议的原因。<br>3.请你为今年的中华汉字听写大会写两条宣传广告,每条不超过16个字。<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105C96AE10A070F80B2EAA8B08D9B2BD.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0BB1CDE63C572CDCD1F2DB7E9621FCDF.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nbsp;&nbsp;&nbsp;&nbsp;“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世界打开一扇了解中国的美丽窗口。“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是倡导者,也是践行者。他坚持用“海外民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从也门撤侨行动中的感人瞬间,到陕西粱家河村的今昔对比,他在不同国家的演讲中别具智慧的讲述,带来一股外交新风,重塑着中国对外传播新格局。<br>&nbsp;&nbsp;&nbsp;&nbsp;在文化领域,越来越多的“中国故事”走出国门。电视剧《木府风云》在东南亚掀起“中国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用地道的中国美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征服了大批海外“粉丝”。一套中国味十足的“诸子百家国风画传”丛书已成功展开版权输出……一股勃勃涌动的“华流”正吸引着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并不断走进世界人民心里。<br>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对发展中华文化的意义。<br>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关知识,说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用海外民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的理由。<br>3.青年要做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请你从文化交流的方式或手段角度,就如何将“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提出两条建议。<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4B863F76EE0FED8D2FA794AE24919F27.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A1F74B6B0A697466231DEABCAC39B066.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nbsp;&nbsp;&nbsp;&nbsp;越先进的国家,越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传统;传统保护得越好,对自己越有信心。越落后的国家,传统的流失或支离破碎就越厉害,对自己的定位与前景越是手足无措,进退失据。节庆的热闹可以移植,节庆里头所蕴含的意义却是移植不来的。节庆变成空洞的消费,而自己传统中随着季节流转或感恩或驱鬼或内省或祈福的充满意义的节庆则又弃之不顾。语言是活生生的千年老树,盘根错节、深深扎根在文化和历史的土壤中。移植语言,就是移植文化和历史,移植价值和信念,两者不可分。<br>&nbsp;&nbsp;&nbsp;&nbsp;“国际化”不是移植别人的节庆,不是移植别人的语言,那么是什么?它是一种知己知彼。知己,所以要决定什么是自己安身立命、生死不渝的价值。知彼,所以有能力用别人听得懂的语言、看得懂的文字、讲得通的逻辑词汇,去呈现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典章礼乐。它不是把我变得跟别人一样,而是用别人能理解的方式告诉别人我的不一样。<br>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一谈我国文化怎样实现“国际化”。<br>2.运用“辩证否定观”的有关知识,谈一谈材料给我们的启示。<br>3.为推进我国“国际化”的进程,我市拟举办中外文化交流活动,请你为该活动提两条建议。<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4F4177234B9C5D043EDB536CC94C9CAA.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2DD12B757EF00BDDA0965564F8606314.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br><strong>材料一</strong>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研制380多个样品,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因屠呦呦既有中医学知识,也了解药理学和化学,她将东西方医学相结合,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屠呦呦的发明是这种结合的完美体现,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是第一个证实青蒿素可以在动物体和人体内有效抵抗疟疾的科学家。<br><strong>材料二</strong>疟疾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流行病,全球百余国家年约三亿多人感染疟疾。在国内外大量工作未获成功的情况下,领导科研组以现代科学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为指导思想,收集二千多种药方基础上,归纳编纂成《抗疟方药集》,又从中选200多方药,组织筛选。特别结合古代用药经验,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绞汁”服用截疟记载中,考虑到温度、酶解等因素,创新引入西医炼药技法,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使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被认为是近五十年来人类治疟的最大进步,并将随着其推广显示出更大的效益。<br>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青蒿素发现的认识。<br>2.材料二体现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哪些观点?<br>3.结合“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就学习屠呦呦写出两条座右铭。<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20C37CE981EA9175672F511BDE886464.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B71FE76A40F931FFA93E1AD825E842CD.png"><br><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国卷】2016年高考政治押题精粹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