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8-21 08:36:15

福建省厦门市2016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3月)质量检查政治试卷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4年9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对油品销售业务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国有资本、社会资本混搭的产权结构。通过增资扩股,销售业务将发生明显变化,从单独的油品供应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变。<br>此类改革将(&nbsp;&nbsp;&nbsp;&nbsp;)<br>①促进企业所有制结构转型,完善基本经济制度<br>②扩大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控制经济运行态势<br>③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br>④激发企业经济活力,促进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A.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②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9EE798362156A581A7A9C9783565D9B5.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5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条例》在修订时删除了70余条与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重复的内容,彰显了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此举(&nbsp;&nbsp;&nbsp;&nbsp;)<br>①可以更好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br>②进一步落实从严治党的要求<br>③表明党纪是共产党员的根本活动准则<br>④是以纪律处分代替司法制裁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③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①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②③<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A3FAFE53B29F005E2BB3B89B4B8957C.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立法法修正案》,与会代表将来自不同方面的民意,通过充分讨论、辩论、协商、审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提炼出共同意愿,最终以法律形式确认。下列活动在组织活动原则上与此一致的是(&nbsp;&nbsp;&nbsp;&nbsp;)<br>A.H区政协聚焦自贸试验区改革核心问题,开展委员视察、提案督办等履职活动<br>B.北京警方根据“朝阳群众”举报的线索,屡屡破获明星涉毒、社会诈骗等案件<br>C.X市将企业标准化管理理念引入政务服务实践,推行“标准化+政务服务”模式<br>D.某村就公用资金用途进行调研、听取意见,由组、村议事会成员进行投票确定<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6BF4F989954415437ACD8671F41DB7C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我国就南海问题提出“双轨思路”,一是争议由直接当事国协商谈判解决;二是争端各方共同开发共同维护。这是基于(&nbsp;&nbsp;&nbsp;&nbsp;)<br>①我国倡导建立国际新秩序<br>②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的趋势<br>③《联合国宪章》所倡导的原则<br>④主权国家保卫自己生存的权利A.①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②③<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AFD041509239C7C34B2FD5A5491EC65E.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预言的一种时间和空间的弯曲。几十年来,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努力寻找它的踪迹。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人类首次经过探测“捕捉”到了引力波。这一发现印证了爱因斯坦100年前的预言。这说明(&nbsp;&nbsp;&nbsp;&nbsp;)<br>①人们在意识活动指导下能动改造世界,能通过实践将观念的东西创造成现实物质<br>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科学家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朝着既定方向奋进<br>③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不断推翻固有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br>④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检验认识的真理性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③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①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②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6BF4F989954415437ACD8671F41DB7C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nbsp;&nbsp;2016年阿拉斯加消费电子展(CES)的参展新品达到2万多件,载人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3D打印设备、虚拟现实头盔……充满迷幻的新奇物品琳琅满目、争奇斗艳,以往科幻小说里的未来世界俨然已经来临。<br>这昭示着(&nbsp;&nbsp;)<br>①创新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科技创新将彻底颠覆人类的工作生活方式<br>②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技术对世界的改变将更加迅速和深刻<br>③科学技术的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一个由“技术”主导的新时代正来临<br>④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改变,更多具有高思维能力的智能设备将被创造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③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①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7C9A679F3C72D4F1064B7D0A0FD4AD8.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1/F3B5943B2AA045851D73F8E414FD70EA.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br><strong>材料一</strong><br>“十二五”期间,我国针对需求不足,实施扩大内需政策,这对当时经济稳定增长确实发挥了作用。但是,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国内、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往一些扩大内需的政策逐渐难以奏效。加之,一些地方政府对资金使用的引导和监督不到位,使相当大一部分资金流入房地产、钢铁、水泥等行业,导致这些行业产能过剩;一些地方政府对政策执行不到位,不能及时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政府对新的消费热点涌现预见不足,市场信息披露不充分,新产品、新产业得不到及时发展,新供给不足,出现大量国人境外购物。供需错配亟需需求侧和供给侧齐发力。<br><strong>材料二</strong>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主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br>1.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政府责无旁贷。请运用政府职能相关知识分析图?与材料一所反映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br>2.结合材料一、二和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供给侧改革措施将如何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来化解供需错配矛盾。<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46B0069B894CF3D46A8CD8573050933F.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十八大报告提出“全民阅读”以来,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素质受到越来越多的瞩目。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作为“全民阅读”的两个抓手,在阅读广度、深度、成本、便捷性等方面各有优势,阅读增长趋势有所不同,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方式调查数据显示(见表)<br><p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1/58ED648F8ED3D7987902B38E325A65A3.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p>&nbsp;&nbsp;&nbsp;&nbsp;“全民阅读”,内容选择才是王道。读者对图书种类的偏好,“文学”、“历史”种类一直居首,“日常生活”类居第二位,“经济”、“管理”、“哲学”、“心理”类相对靠前,新闻时政类的刊物也居读者喜好前列。无论是图书还是期刊,大部分阅读者的兴趣和指向集中在具备通俗性、实用性、趣味性的种类,也有部分阅读者的选择上存在科学性、针对性、时代性、思想性不足问题。<br>1.时代的演进,科技的发展,为今天的阅读方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有人认为“数字阅读大多停留在浅阅读的层面上,应该回归纸质阅读方式。”也有人认为“纸质阅读受诸多限制,应大力推广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字阅读,让阅读无处不在。”在阅读方式上,你倾向回归纸质阅读还是大力推广数字阅读?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明理由。<br>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如何科学地选择阅读内容?<br>3.请就如何将“全民阅读”融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一条合理化建议。<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7B1E79AB76C35D2D9D377336732E054.png"><br>解析<br>略<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建省厦门市2016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3月)质量检查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