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云南昆明市高三5月复习适应性测试政治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下图是某城市居民收入结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推论出2014年与2004年相比<u> </u><br><img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1/207B0A250130AF8B97062356A81099D5.jp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①存款储蓄量在下降 ②居民非劳动收入比重提高<br>③投资方式多元化 ④工资收入水平降低,其他收入增加<br><tbody><br>A.①②<br>B.②③<br>C.①④<br>D.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对经济产生影响的传导路径是( )<br>①居民信贷成本降低→刺激居民信贷消费→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br>②储户存款收益减少→激发股市投资热情→股市利好风险降低<br>③缩小银行信贷规模→减少市场货币流通量→控制经济过热增长<br>④企业信贷成本降低→减轻企业负担→有利于企业扩大再生产<br><tbody><br>A.①②<br>B.①④<br>C.②③<br>D.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实践表明,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上,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有利于求得共识,化解矛盾冲突,促进科学决策,维护人民利益。开展协商民主要<br>①保证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当家作主的地位<br>②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政党协商保障机制建设<br>③健全和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协商于民、协商为民<br>④坚持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平等的政治法律地位<br><tbody><br>A.①②<br>B.②④<br>C.②③<br>D.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此次立法法修改,依法对设区的市赋予地方立法权,可就城市管理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这样做<br>①可以进一步增加立法机关数量,完善社会主义法制<br>②可以有效下放立法自治权,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br>③需要对地方立法进行有效的监督,防止地方立法权的滥用<br>④体现了区域差异和特殊性,使立法工作更加符合实际<br><tbody><br>A.①②<br>B.①④<br>C.②③<br>D.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上世纪50年代,中印及其他亚非国家携手合作,共同倡导了以和平共处、求同存异为核心的万隆精神。6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走向亚洲、走向世界,历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r>①已成为世界各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br>②为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br>③是我国外交政策需要坚持的基本立场<br>④体现了各国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br><tbody><br>A.①②<br>B.②④<br>C.①③<br>D.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蕴含着醇厚的文化基因,是远方游子对自己家乡难以忘怀的情愫。这说明<br><tbody><br>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br>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br>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br>D.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曾杰课题小组把金和铜结合,发明了+种光热转换效率高、催化性能好的金铜合金纳米材料。这种被称为“纳米之星”的新型材料,有望开辟癌症治疗的新途径。这体现了<br>①人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br>②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br>③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br>④认识推动事物的发展<br><tbody><br>A.①②<br>B.①③<br>C.②④<br>D.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古语云“名不正则言不顺”。地名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认知标签,往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但在城市改造中,一条新路取代了一条老街,也往往伴随着一个新名字的取而代之,城市看似日新月异,其实是自毁根基。这说明<br>①地名创新应以对传统地名的批判继承为基础<br>②城市发展和地名保护是相互对立的<br>③地名传承应该是一个对传统事物沿袭的过程<br>④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br><tbody><br>A.①②<br>B.②③<br>C.③④<br>D.①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2015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提出:要最大限度增加劳动关系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有利于<br>①巩固经济基础,推动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br>②变革生产关系,推动所有制结构的完善<br>③劳动者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br>④突出人民主体地位,汇聚实现中国梦的力量<br><tbody><br>A.①②<br>B.①③<br>C.②④<br>D.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困难<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材料一:在我国,有人算过一笔账,高污染企业每吨废水的治理成本一般在1.2-1.8元,偷排每日的净收益往往能达到几十万元,而环保部门依法最高罚款限额仅为10万元。这样,环保执法常常会陷入“排污——查处——罚款——继续排污——继续查处——继续罚款一一再继续排污”的怪圈。有的执法部门“以罚代法”,在有些领域甚至还存在法律空白。发展环保产业是搞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低,市场化程度不高,许多建设项目由政府补贴营运;产业政策亟待完善,标准体系不健全,在国际规则和人才的储备等方面尚未完全适应国际环保市场的发展需要。<br>材料二:1989年12月,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环境保护法》;1995年至2011年,全国人大代表共有2474人次提出修改环境保护法的议案78件,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修改环境保护法列入五年立法规划论证项目;<br>2011年,全国人大成立环境保护法修改小组,多次听取环保部等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br>见,并分赴各地进行调研和召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进行研讨;<br>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两次在中国人大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共有10404人次提出14082条意见;<br>2014年4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的《环境保护法》;<br>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开始正式施行。<br>(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概括我国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br>(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全国人人常委会是怎样立法的。<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困难<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材料一:藏文化是指藏族所创造并拥有的文化体系,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西藏与汉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早在唐太宗时期,松赞干布请婚皇室宗亲文成公主,使得汉文化大量入藏,藏汉文化得以充分融合,虽然至今仍保持各自明显特点,但在诸多方面有着共同之处。1959年,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西藏废除封建农奴制度。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在西藏建立,使西藏的社会和文化发展迈入了崭新的时代。西藏在全国率先实现学前至高中阶段15年免费教育,教育系统推行以藏语文授课为主的双语教学体系,并将藏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br>材料二:西藏自治区成立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央政府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优势,举全国之力支援西藏建设,不断为西藏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西藏人民摆脱了延续上千年的贫困,人民生活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2010年,中央政府按照省市财政收入的千分之一核定了17个援藏省市的援助资金量,并建立了稳定增长机制。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西藏各族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风雨同舟,建立并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藏族与其他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西藏各族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和荣耀。<br>(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交流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br>(2)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联系观的知识,说明西藏各族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如何不断增强新型民族关系。<br>(3)请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为坚持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提两条建议。<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