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中学]2015-2016学年山东潍坊一中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人民日报》载文强调,我们要加快形成有利于提高文化产品竞争力、促进文化“走出去”的体制机制,培育一批有较强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集团,积极参与文化市场竞争,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出上述要求的原因在于( )<br><tbody><br>A.文化决定着国家经济政治的发展<br>B.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br>C.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决定力量<br>D.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和标志<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于2013年10月11日到26日在山东举行。山东省组建了山东剧院联盟,发挥新建场馆作用,通过各种方式让人民群众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这是基于()<br><tbody><br>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br>B.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br>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br>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039B1414292C98C4C0586321B67CF33.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30A6A752EE06A32C10A27A5E9D854B72.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3年10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深圳“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这是该组织在全球城市推行全民阅读颁发的最高奖项。2000年开始,深圳创造性地开展了以“深圳读书月”为龙头的一系列服务市民的综合读书活动,倡导全民阅读,为“文化强市”建设提供不竭动力。强调阅读的文化意义,是因为( )<br>①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②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r>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br><tbody><br>A.①②③<br>B.①②④<br>C.①③④<br>D.②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24B3E38A9B17011DDBB929C9A570330.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6EEA6D80836EDAB217889FCFB2A8B4BE.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新外交需要继承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创立、发展的优良传统,自觉抵制霸权思维和强权逻辑。之所以要继承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创立、发展的优良传统,是因为<br><tbody><br>A.传统文化都能顺应社会发展,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br>B.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br>C.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br>D.传统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应全面继承<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 读一本好书就仿佛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我们要有选择地读书,在有限的时间里读更多的好书。通过读一些优秀文学作品、人物传记、科普类书籍等,感悟人生道理,了解领袖、爱国先贤、科学家等人物的高尚情操和执著追求,开阔视野,增长知识。<br>这主要说明了( )<br>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br>B.文化在有些时候对人是没有影响的<br>C.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br>D.人们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是积极主动的<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C55A7D2B762B85AA59FCC9FA4D7649CB.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7E004AC67EEC54098AD646D12185A32A.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针对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依靠键盘书写,汉字书写能力下降的情况,中央电视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大型电视活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下列关于汉字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br>①汉字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br>②汉字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和集中展示 <br>③汉字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br>④汉字传承了中华文明,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br><tbody><br>A.①②<br>B.②③<br>C.①④<br>D.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24B3E38A9B17011DDBB929C9A570330.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D2E709F7B6356704865B476ECB23A011.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离不开世界,“中国梦”是和谐之梦、和平之梦,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br>这说明( )<br>①中国的发展是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br>②各国和平共处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br>③和谐世界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利环境<br>④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6CA09E70C17EF8BA2D3B8C70D693953.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17EDBC54B767915920636844BA4FE9E4.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3年7月,国际语言学家常设委员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第19届国际语言学大会”,各国专家学者就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的问题进行研讨,并寻求更有效的解决办法。之所以要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是因为( )<br>①语言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br>②世界文化的交流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br>③保持文化多样性才能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br>④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br><tbody><br>A.①②<br>B.①③<br>C.②④<br>D.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目前《牛津英语词典》中有二百余个包含中文渊源的词汇。全球语言监督机构预测: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中文对国际英语的影响比英语国家还大。这说明( )<br>①世界各国文化都具有包容性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br>③经济发展能增强文化影响力 ④文化对综合国力的影响越来越大<br><tbody><br>A.①②<br>B.②③<br>C.③④<br>D.①④<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E7D3E85673EFE9CB95D8D96898399586.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F3B773C130F379C63F736E809D030BAE.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一直繁荣发展、绵延不断,甚至连佛教礼仪、服装等细枝末节的元素都保留得非常完整。这说明()。 <br><tbody><br>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r>B.中华文化独树一帜<br>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br>D.中华文化异彩纷呈<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8B0030C365994090B8FC9AF4C183A80B.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BEEA53F3DB9671B52BA93DAD4C14CE0C.png"><br><br>※题型:开放性试题※知识点:开放性试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回答问题。<br>某校高二年级时政小组围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您参与其中。<br>材料一:芦山地震发生后,华夏儿女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神州大地到处涌动着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到处迸发着华夏儿女心系灾区的无疆大爱。灾区人民更是戮力同心、守望相助,他们以坚强的意志开展自救互救,救亲人、救邻居、救陌生人的事迹感天动地。现在,灾区人民又以不屈的精神开始了灾后重建。从汶川到芦山,灾区群众在承受灾难和痛苦的同时,展现的是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精神。这种精神穿越时空,滋养着当代华夏儿女,闪耀出更加耀眼的人性光辉,绽放出更加灿烂的精神之花。<br>(1)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所发挥的作用。<br>材料二:时政小组中某同学就“你认为应该怎样弘扬民族精神?”对部分同学进行了采访,下面是几位同学的回答。<br>同学甲:我觉得我们应该把民族精神落实到身边小事中,比如每周的升旗仪式上,我们必须做到服装整齐,纪律严明,态度严肃,坚决杜绝交头接耳,嘻嘻哈哈,东倒西歪。<br>同学乙:我认为弘扬民族精神应该继承“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同学之间不比吃穿,只比学习,要养成随手关灯、节约用水等好习惯,为节约资源贡献力量。<br>同学丙:我认为弘扬民族精神还需要坚决抵制外来文化。比如国外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都不应该进口,这样才能保持民族精神的本色。<br>(2)针对对上述三位同学的发言,回答应该如何弘扬民族精神?<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开放性试题※知识点:开放性试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材料一: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开始了对美国为期四天的国事访问。纵观习近平主席任职以来的出访和演讲,有一个非常核心的东西——就是一直在传递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br>材料二: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中国人民历来崇尚“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重要价值观。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留下了不少对外文化交流的千古佳话。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外待之以礼,实行睦近交远。我国的“贵和”思想,促进了人类和平事业的发展。<br>结合材料一、二,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说明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如何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