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8-21 08:31:11

2015届山东潍坊市高三高考模拟考试三政治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下图中A1和A2为某商品的供给曲线(P为价格,Q为数量),假设该商品需求曲线A3不变,现在该商品供给曲线从A2左移到A1,产生这种情形的原因可能有<br><img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1/AEE17C94AA0A0874DCFEC2E77F35868D.jp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①由于自然灾害影响,该商品产量减少&nbsp;&nbsp;&nbsp;&nbsp;&nbsp;<br>②由于国家扶植政策,该商品价格升高<br>③生产该商品的原材料供不应求,价格上涨&nbsp;<br>④新技术的出现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br><tbody><br>A.①④<br>B.①③<br>C.②④<br>D.②③<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1月份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中国经济新常态。要实现中国经济新常态,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实现科学的宏观调控。下列宏观调控措施对物价影响传导正确的是<br>①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企业税负减轻—生产成本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br>②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市场流通货币量增加—生产扩大—商品价格水平下降<br>③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市场供应—保持供求基本平衡—商品价格总体稳定<br>④加大公共财政支出—生产规模扩大—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nbsp;&nbsp;&nbsp;<br><tbody><br>A.①②<br>B.②③<br>C.①③<br>D.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基尼系数是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系数大则收入差距较大。假定某国的基尼系数和经济增长率处在下图中的X点,则下列措施引起X点变动正确的是&nbsp;&nbsp;<br><img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1/9E16C480D972B17B3029EA0A206F711F.jp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tbody><br>A.如果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则该点长期内可能趋向X<sub>1</sub><br>B.如果打破行业垄断、取缔非法收入,则该点长期内可能趋向X<sub>2</sub><br>C.如果增加财政对经济建设的支出,则该点长期内可能趋向X<sub>3</sub><br>D.如果增强对落后地区社会保障支出转移支付力度,该点长期内可能趋向X<sub>4</sub><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根据新修改的《立法法》,设区的地级市立法权由过去49个较大的市扩大至全部282个设区的市,这些设区的市可就城市管理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地方立法权扩容<br>①可以强化全国人大对地方政府的制约和监督,防止其权力滥用<br>②体现了区域差异和特殊性,有利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br>③有利于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职权<br>④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保证<br><tbody><br>A.①②<br>B.②③<br>C.①④<br>D.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p>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下列事例与材料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最有可能一致是(&nbsp;&nbsp;)</p><p>A.2014年我党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p><p>B.针对多地银行储户存款丢失,央行和银监会督促银行配合公安部门依法打击金融犯罪和金融诈骗</p><p>C.中央人民政府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落实对人民负责的宗旨</p><p>D.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集中治理“吃空饷”,对治理工作中弄虚作假、顶风违纪的,要从严问责</p><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8B0030C365994090B8FC9AF4C183A80B.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4EA81CAE672963E45CCEE83B695BB4D8.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人认为,现在中国对外表现得越来越强硬。我想说的是,坚持原则立场同是否强硬是两码事。国与国之间打交道,重要的是看是不是占‘理’。”对材料中的“理”可以这样理解<br><tbody><br>A.在国际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外交活动<br>B.支持其他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所采取的各种活动<br>C.在国际关系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r>D.外交政策应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5年2月28日,中央文明办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活动结果揭晓,潍坊市以全国地级城市第2名的优异成绩,入选全国文明城市。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潍坊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承接;采取多种方式,吸引群众自发参与到文明创建活动中,以广大市民作为文明创建活动的主角。这表明<br>①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br>②文化建设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nbsp;<br>③精神文明创建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r>④文明创建是广大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br><tbody><br>A.①②<br>B.③④<br>C.②③<br>D.①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4年9月27日是全球孔子学院建立十周年暨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孔子的贡献绝不仅仅限于教育,孔子学院传播讲授的也绝不仅仅限于儒家学说,而是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是更为宽泛广博的中华文化。我们之所以要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是因为<br>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nbsp;&nbsp;&nbsp;&nbsp;&nbsp;<br>②文化继承要以文化积累作为保障<br>③传统文化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nbsp;&nbsp;&nbsp;&nbsp;&nbsp;<br>④优秀传统文化能增强民族认同感<br><tbody><br>A.①②<br>B.③④<br>C.②③<br>D.①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在谈到经济发展时曾说,“显性问题容易发现,隐性问题往往包裹着一层硬壳。我们要敲开核桃,既看到挑战中的机遇、差距中的潜力,又找出先进中的落后、成功中的隐患。”这被称为“核桃论”。“核桃论”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br>①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包含&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r>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br>③要有创新精神,积极促成新事物成长&nbsp;<br>④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r><tbody><br>A.①②<br>B.①③<br>C.②④<br>D.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下图漫画《功亏一篑》(作者:戴蕾)说明<br><img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1/D79DFE824823F844DDD1BFFA6BF28BC4.jp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tbody><br>A.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r>B.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br>C.价值判断往往因人而异<br>D.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5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和“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之年,中央政府工作部署受到极高的关注,其中的十六项重大改革措施更是引起了人民的热议。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改革<br>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nbsp;&nbsp;&nbsp;&nbsp;&nbsp;<br>②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br>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r>④根本目的是使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br><tbody><br>A.①②<br>B.②④<br>C.③④<br>D.①③<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开放性试题※知识点:开放性试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4年,中国政治发展步入新常态。从反暴恐“新常态”,到司法环境保护“新常态”;从涉法涉诉信访“新常态”,到全民守法“新常态”……唯有法治,才是串连起2014年所有故事碎片的主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引领中国法治建设步入不同以往的“新常态”。涵养法治新常态必须具有规矩守法意识、公开监督意识和法律至上意识。<br>(1)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政党制度”知识阐述如何涵养法治建设新常态?<br>(2)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说明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开放性试题※知识点:开放性试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br>材料一:2015年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答记者问时,对连续两年把“全民阅读”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做了如下解释:<br>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栽体,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我们国家全民的阅读量能够逐年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而且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两次愿意把“全民阅读”这几个字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原因,明年还会继续。<br>(1)结合总理的解释,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倡导全民阅读有何意义?<br>材料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快餐式阅读”日益盛行。这种阅读方式大多借助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具有方便快捷、生动、轻松等特点,但往往浮光掠影,缺乏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叩问心灵的力量。如何从“快餐式阅读”中突围,提升阅读的品味和质量,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br>(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应如何看待快餐式阅读。<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届山东潍坊市高三高考模拟考试三政治试卷(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