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四川眉山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检政治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英国管理学家霍金森说:“倘若哲学家不能成为管理者,那么管理者就应成为哲学家”。这一观点强调()A.哲学可以为管理提供巧妙方法<br>B.管理科学随哲学的发展而发展<br>C.哲学对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br>D.管理科学对哲学的基础作用<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06CA09E70C17EF8BA2D3B8C70D69395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br>①指鹿为马;乐极生悲 ②盲人摸象;削足适履<br>③气者,理之依也;理生万物 ④沧海桑田;断章取义<br><tbody><br>A.①②<br>B.③④<br>C.②④<br>D.①③<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坚持走高质量、广包容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展开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逐步向全国推广。下列选项蕴含的哲理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br>①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br>②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刃上<br>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br>④解剖麻雀,抓好典型<br><tbody><br>A.①②<br>B.①④<br>C.②④<br>D.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城镇化进程中,拆旧建新无法避免。就如何保护好古建筑,唐朝诗人司空图的诗句“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道出了传统建筑保护与发展的真谛,保护传统古建筑不是简单的复制,更不是一律拆除,而是“与古为新”。“与古为新”体现的哲理是<br>①既肯定又否定,既否定又肯定 <br>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抛弃”<br>③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br>④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br><tbody><br>A.①②<br>B.①③<br>C.②④<br>D.①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5年被联合国确定为“国际光学年”,以纪念人类在光领域的重大发现。早在1015年阿拉伯学者推论出光线的反射和折射定律,1905年爱因斯坦指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20世纪中叶贝尔实验室研发了太阳能电池技术;21世纪激光和量子技术的应用影响着生产和生活。光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过程说明的哲理是<br>①科学实验具有社会历史性 <br>②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br>③客观事物阻碍人的实践活动 <br>④探索真理是认识世界的目的<br><tbody><br>A.①②<br>B.①③<br>C.②④<br>D.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4年12月13日是我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公祭仪式上提到对待战争的态度时说:“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下列选项蕴含的哲理与此一致的是<br>①凡事需要吃一堑,长一智 ②明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br>③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④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br><tbody><br>A.①②<br>B.②④<br>C.①③<br>D.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下边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br><img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1/657B1C81983784CF79FABC5969C0968C.jp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①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br>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br>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r>④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br><tbody><br>A.①②<br>B.③④<br>C.②④<br>D.①③<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受益于传统年画、剪纸、刺绣的濡染,浙江秀洲农民开始拿起了画笔。20多年来,秀洲农民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地创造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有800多幅画作入选全国各种展览,获奖200多幅次,140多幅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等单位和国际友人收藏,200多幅在《美术》、《艺术世界》等国内20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这表明<br>①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来源于传统文化艺术<br>②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创造精神财富的源泉<br>③人民群众可以直接创造丰硕的精神财富<br>④人民群众的无限创造力是精神财富的源泉<br><tbody><br>A.①②<br>B.①③<br>C.②③<br>D.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5年是宏观经济政策连续第五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虽然政策名称不变,但在经济新常态下,实际内容将会有所变化,如财政政策要在如何更积极有效上发力,同时也要关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重大改革进展。这一变化反映的哲学道理是<br>①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br>②同一事物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矛盾<br>③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r>④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r><tbody><br>A.①②③<br>B.①②④<br>C.①③④<br>D.②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之所以对政府权力做“减法”,是因为<br>①“减法”是量变必然引起质变的结果<br>②“减法”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br>③“减法”是行政管理体制发展和联系的环节<br>④“减法”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先导<br><tbody><br>A.①②<br>B.②④<br>C.①③<br>D.②③<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我国所有制改革的程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程度和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步伐是一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下列关于我国上述改革的认识正确的是<br>①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r>②发挥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br>③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br>④推动社会在非对抗性矛盾解决中向前发展<br><tbody><br>A.①③<br>B.②③<br>C.①④<br>D.②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较难<br>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br>材料一:国家组织国内司法部门和大量法律专家深入调查司法现状,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系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八大报告等科学理论;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提出司法新对策、新举措,努力做到司法政策建议符合规律、符合国情;专家分多个调研组分赴13个省市区,并到上百个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实地调研,为顺利制定《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奠定了重要基础。<br>(1)结合材料一,分析相关部门和专家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br>材料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br>(2)结合材料二,说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如何贯彻系统优化智慧的。<br>材料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是新形势下指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必然要求。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br>(3)结合材料三,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开放性试题※知识点:开放性试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材料,回答问题。<br>材料一: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不断提高,绿色消费、低碳消费已成消费时尚。从化妆品到食品,从建材到家具等的生产都已逐步引入了“无添加”的绿色理念,研发“无添加”绿色产品。甚至一向以色彩绚丽作为卖点的涂料产品都加入其中,比如某商品“无添加”系列墙面漆,采用了“无添加净化高科技”,在产品配方和生产过程中没有人为添加甲醛、苯及其他有害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从而达到保护环境、扩大市场占有率、满足消费者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效果。<br>(1)结合材料一,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谈谈满足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br>材料二:某市出台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加强顶层设计,按照本市“十二五”规划的空间布局,做好总体规划;依托该市的工业特色,围绕服装、阀门等行业规划好专业市场,围绕绿色、健康主题开发“一日游”、“二日游”等特色旅游项目;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塑造良好商务环境,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优化全市的法制、治安环境,努力为客商提供一个平安、和谐、愉悦的投资消费环境;围绕培育消费热点,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发展,重点推进现代商贸、旅游等领域发展。<br>(2)结合材料二,说明该市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路体现了“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哪些道理?<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