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8-21 08:29:47

2014-2015学年山东文登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这说明<br><tbody><br>A.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br>B.只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就能不断培育和形成一定的文化<br>C.文化依托于一定的经济活动并对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br>D.茶文化反映了我国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的精神生活和追求<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十几年来,中国影视产业通过市场化改革和市场竞争机制,释放了文化创造力,涌现了大批大众喜爱的优秀影视产品,一些优秀影视产品走向世界。这说明文化市场化<br>①可以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nbsp;&nbsp;&nbsp;<br>②是推进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br>③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nbsp;&nbsp;&nbsp;<br>④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br><tbody><br>A.①②<br>B.③④<br>C.①③<br>D.②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近年来,收藏正从传统的陶瓷、书画、金银、珠宝等珍稀之物,扩展至具有社会学、人类学价值的物品。对于收藏的历史文物,有人认为,“虽然收的是‘物’,但藏的是历史记忆。”对此,下列解释合理的是<br>①历史文物是重要的文化遗产<br>②历史文物能够展现文化的多样性<br>③文物能够集中展示民族文化<br>④文物蕴藏着一定的历史文化信息<br><tbody><br>A.①②<br>B.③④<br>C.②③<br>D.①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改革开放后,陕西黄帝陵迎来了海内外同胞共祭的盛况,近年来,大批台湾同胞前来拜谒黄帝陵,祭典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黄帝。这说明<br><tbody><br>A.海峡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民族情感<br>B.海峡两岸有着共同的宗教信仰<br>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br>D.海峡两岸有着共同的价值观<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使网络电视、电子书、微博、微信等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催生了数字出版等新的文化产业。这说明,技术是<br>①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nbsp;&nbsp;&nbsp;&nbsp;②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基础<br>③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主要途径&nbsp;&nbsp;④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br><tbody><br>A.①④<br>B.②③<br>C.①③<br>D.②④<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6BF4F989954415437ACD8671F41DB7C7.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B9170DE39AA247711C12EDABE8812113.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随着《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电视节目的热播,汉字的书写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汉字书写之所以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是基于汉字<br>①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br>②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br>③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br>④具有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br><tbody><br>A.①②<br>B.③④<br>C.①③<br>D.②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最好的家风,一定是有读书传统的家风。然后诚实、善良、正直等精神品格,会逐渐成为一个家庭的自觉”,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观点具有一致性的是<br><tbody><br>A.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br>B.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br>C.亲贤者、远小人;重礼仪、讲诚信<br>D.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这句话给我们在文化创新方面的启示是<br>①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br>②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br>③文化创新必须体现时代特色<br>④文化创新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br><tbody><br>A.①③<br>B.②④<br>C.②③<br>D.①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下列选项中与“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的哲学寓意一致的是<br><tbody><br>A.学古人在得其神理,不可袭其面目<br>B.必须出类拔萃,与众不同,才觉有趣<br>C.学诗者不可忽略古人,亦不可附会古人<br>D.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造物表现得越来越像生命体。这表明<br><tbody><br>A.技术进步对传统哲学思想产生了冲击<br>B.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在不断提高<br>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br>D.人造物已经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研究证实,长期守静有利于神经细胞的生长,有助于提升记忆力、分析力、判断力和决策力。而长期身处节奏过快、喧嚣的环境,少年易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等疾患,成年人逻辑推理能力会弱化,主管短期愉悦的细胞会更活跃。这一现象表明(&nbsp;&nbsp;&nbsp;&nbsp;&nbsp;)<br>A.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br>B.运动不利于大脑细胞的成长<br>C.静止是人脑运动的基本形式<br>D.情绪变化决定人脑细胞的发育<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382824450D1007D151ADB84A546484F9.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真空中两个可以看作是质点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计算,而如果不在真空中,万有引力定律则不适用。这说明<br>①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nbsp;&nbsp;&nbsp;<br>②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br>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nbsp;&nbsp;&nbsp;<br>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br><tbody><br>A.①②<br>B.③④<br>C.①④<br>D.②③<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必须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这是因为<br><tbody><br>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r>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r>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r>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科研人员通过长期野外观察与研究,培育出害虫天敌,以工厂化繁育方式批量生产,以虫治虫,实现生物防治,维护森林健康。这一做法<br><tbody><br>A.把握了联系的普遍性<br>B.正确把握了联系的客观性<br>C.注重了联系的复杂性<br>D.利用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在生物防治过程中,并不是每种害虫都能找到天敌,也不是每种害虫天敌都适合批量化生产。这说明<br><tbody><br>A.人们很难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br>B.主客观条件制约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br>C.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是有限的<br>D.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传统能源汽车便于人们使用但由于其污染正在受到限制,而新能源汽车低污染但由于充电不方便等尚未完全被人们所接纳。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要有一个渐进过程。这说明<br><tbody><br>A.新事物的成长是一个从被拒绝到被接纳的过程<br>B.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br>C.事物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事物的质变和飞跃<br>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那些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也成为一种必然。这里所蕴含的哲理是<br><tbody><br>A.社会意识必须适应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br>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br>C.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br>D.上层建筑推动经济基础变革<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这段话给我们的人生启迪是<br><tbody><br>A.价值判断决定着人生价值能否实现<br>B.人的社会地位影响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br>C.得到社会的肯定是人生价值实现的主要标志<br>D.正确的价值选择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它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进入21世纪,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其独特价值和意义。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以此推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与发展。<br>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br>(1)丝绸之路精神与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和一致性。说明丝绸之路精神所蕴含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特征。<br>(2)“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必然涉及到与沿线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试说明在这一过程中所必须坚持的原则。<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开放性试题※知识点:开放性试题※试题难度:中等<br>研究表明,公共空间的文化和艺术具有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增长知识等多重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共空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公共汽车、地铁等交通工具被越来越充分的利用和开发。国家大剧院和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联合推出“乐行北京”项目和“M地铁·图书馆”活动,在地铁上播放古典音乐,开展纪录片展映、出版物阅读讲座等活动,为人们利用零碎时间和新媒体开展阅读和娱乐提供新的便利,让高雅音乐流动起来、让图书馆流动起来,打造公共文化空间,使文化更好地渗透到生活周围。<br>(1)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说明打造公共文化空间的意义。<br>(2)从文化建设的角度说明如何打造公共文化空间。<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开放性试题※知识点:开放性试题※试题难度:中等<br>材料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也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之初,一些地方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后来逐步认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提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随着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我们正在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br>材料二: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br>(1)根据材料一,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br>(2)结合材料二,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说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的合理性。<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开放性试题※知识点:开放性试题※试题难度:中等<br>某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当地政府基于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对各种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整合,既重视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又结合市场需求不断创新,突出地方特色,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该地的做法引起了周边其他地区的关注,不少地方前来参观学习。<br>结合材料,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br>(1)分析某地在发展过程中所坚持的唯物辩证法原则。<br>(2)有人认为,“当地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做法和经验完全可以复制”,请对此观点加以评析。<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4-2015学年山东文登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