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中学]2015届重庆巴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观察图4,图中右侧的白色矩形要显得比左侧的黑色矩形大,其实两个矩形是一样大的。最近,科学家对这一长期令人困惑的现象作出了合理解释。原来人眼有响应明暗的功能,亮和暗在人眼视网膜上的处理过程由两个不同的通道完成。这说明<br><img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1/FF12FF813EDD9CB1BA97B02B06DE5C8A.jp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br>③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④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真理性认识<br><tbody><br>A.①②<br>B.①③<br>C.②④<br>D.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24B3E38A9B17011DDBB929C9A570330.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3F341FC44A52AC9CC2FD81918FA904FA.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5年3月24日,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通过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会议指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扩展区域后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要继续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贯彻“一带一路”建设,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破解改革难题。这一改革举措启示我们<br>①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br>②要善于看主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br>③要善于运用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做事情<br>④要善于通过变革上层建筑,以巩固经济基础<br><tbody><br>A.①②<br>B.③④<br>C.①③<br>D.②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由中国倡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接收意向创始成员国申请于2015年3月31日截止,申请加入的国家遍布亚洲、欧洲、大洋洲、美洲、非洲。许多国家加入亚投行,希望通过投资共享发展成果。这主要是基于<br>①和平和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br>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br>③中国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导<br>④亚投行是非政府间、专门性的国际组织<br><tbody><br>A.①②<br>B.①③<br>C.②④<br>D.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困难<br>2015年5月7日,李克强总理来到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和年青人边喝咖啡边聊创业,再掀国民创新热潮。<br>材料一:下列图表,反映出我国经济的现状:<br><img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1/0398F6C016522FC4E91A8AA8D0E05F67.jp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注: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国内生产总值与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br>材料二: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国务院在2015年推出一系列重要改革政策:大幅缩减政府定价种类和项目,具备竞争条件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原则上都要放开;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力争全面完成“营改增”;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铁路、教育、医疗等传统行业;特别是要注重走活分配机制创新这着棋;推动金融改革迈出新步伐,发展民营银行和普惠金融,促进生产要素更多向有前景的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集聚,让众多“创客”自由创业、能够成业,使千千万万小微企业成长壮大、活力迸发。<br>材料三:为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全国人大对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进行执法检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我国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措施促进科技创新与发展,全面提高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对科研资金进行了系统整合,避免资金使用的碎片化;针对科技计划进行顶层设计、强化分类资助。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科技创新能力正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br>(1)揭示材料一所示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明上述改革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br>(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从党、政府、人大等角度,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合理化建议。<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困难<br>重庆人要知重庆事,阅读以下材料(摘自2015年1月18日,重庆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了解今年市政府的相关工作任务,完成下列问题。<br>材料一: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先进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挖掘地域文化;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活国有文化资源,壮大各类文化市场主体,推进万达文旅城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增强重庆文化整体实力;倡导全民阅读,继续坚持三峡博物馆、重庆科技馆等历史、科技资源向市民免费开放;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工作;加强文化遗产、民族文化保护和利用,传承历史文脉。<br>(1)结合文化生活,分析材料一中重庆市推进文化建设各项政策的理论依据。<br>材料二: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坚持走高质量、可持续、广包容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展开新型城镇化试点区建设。科学规划建设新城区,因地制宜,严控城镇建设盲目扩张。统筹城乡发展,在各地各区的城镇化建设中,都要全面看待城镇与农村的关系,不可简单粗暴,整齐划一。<br>(2)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角度,分析这些工作要求中蕴含的哲理。<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