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8-21 08:28:21

2014-2015学年山西康杰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文联主席孙家正指出,“在谈及中国的发展变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时,人们谈得最多的往往是经济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常常忽视了另一个伟大的变化,即中国人自身的变化。中国人内心世界的变化,中国人思想、观念、情感、愿望、思维方式的变化,即文化上的变化,才是最深刻、最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变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nbsp;&nbsp;)<br>①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文化<br>②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r>③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结合<br>④人的发展比社会发展更重要<br><tbody><br>A.①③<br>B.②④<br>C.①④<br>D.②③<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是(&nbsp;&nbsp;)<br>①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br>②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集中展示<br>③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源泉<br>④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独特作用<br><tbody><br>A.①②<br>B.①④<br>C.②③<br>D.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nbsp;创立诸子学派的孔墨老庄,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们以巨大的热情、雄伟的气魄和无畏的勇气开创学派,编纂、修订《诗》《书》《春秋》等中国文化的元典性著作,并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纵横八极的议论。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争鸣,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得到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大致确定。<br>这表明(&nbsp;&nbsp;&nbsp;&nbsp;&nbsp;)<br>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br>B.思想文化运动促进了文化的发展<br>C.思想只要对立就可以走向统一<br>D.文化的发展根源于社会实践<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4C8A4DC4E03242958C34395FFEDD30CA.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下列选项与此诗句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不一致的是(&nbsp;&nbsp;)<br><tbody><br>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br>B.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br>C.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br>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4年7月13日,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开播,节目的播出再一次引发全民汉字热潮。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nbsp;&nbsp;)<br>①汉字在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中的重要作用<br>②汉字能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br>③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br>④汉字能够铸就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br><tbody><br>A.①②<br>B.②④<br>C.③④<br>D.①③<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电视节目《中国达人秀》将镜头定格在平凡小人物身上,以现实的深度与情感的浓度穿透人性,以开放的创造精神与自觉的文化态度促成了“舶来品”的华丽转身。《中国达人秀》的成功启示我们()<br>①借鉴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br>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br>③进行文化创新应考虑到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br>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br><tbody><br>A.①②③<br>B.①②④<br>C.①③④<br>D.②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24B3E38A9B17011DDBB929C9A570330.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E772AB132C48C36DD8C646435D840131.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近年来,乡村文化蓬勃发展,依托“乡村大舞台”在各村开展了以农民为主体的各类文化活动。“乡村大舞台”真正使农民“舞”起来,体现了(&nbsp;&nbsp;)<br>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br>②文化创新必须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br>③大众文化决定着我国文化的发展方向<br>④文化创新的灵感来自于文化艺术工作者<br><tbody><br>A.①②<br>B.②③<br>C.②④<br>D.①③<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在于(&nbsp;&nbsp;)<br>①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nbsp;&nbsp;&nbsp;&nbsp;②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br>③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nbsp;&nbsp;&nbsp;&nbsp;④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br><tbody><br>A.①②<br>B.②③<br>C.①④<br>D.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就要求我们(&nbsp;&nbsp;)<br>①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br>②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br>③把推动文化形式创新作为实现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br>④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br><tbody><br>A.①②③<br>B.②③④<br>C.①②④<br>D.①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简答题※知识点:简答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4年度的“感动中国”人物,有从事国家高科技研究工作的院士、将军夫人、更多的则是“小人物”。他们中有些人为国家、民族贡献出了全部青春甚至生命,更多的则是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平凡生活中赢得了尊重。虽然他们的事迹不一样,但其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即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人生观境界。<br>请结合自身实际,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相关知识谈谈你打算如何以模范人物为榜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简答题※知识点:简答题※试题难度:中等<br>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国精神需要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和弘扬时代精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br>2014年3月4日,在全国第51个“学雷锋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已被誉为“当代雷锋”的郭明义命名的“郭明义爱心团队”回信,对他们服务社会、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的行为给予充分肯定,并向全国广大志愿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勉励他们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推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雷锋精神,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具有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气质,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在这一时期的突出表现之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不断被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雷锋精神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进。<br>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的知识,说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民族和社会的价值是永恒的。<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简答题※知识点:简答题※试题难度:较易<br>材料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良好家风建设。家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家风代代相沿,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是一种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陶染后辈,深刻影响家族成员的个性。家风连着民风,影响社会风尚。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的培育和传承。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傅雷的家书家信,都堪称一定时代家风家教的典范。<br>材料二:中共中央政治局2014年2月24日,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br>(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谈谈良好家风家教的作用<br>(2)结合材料二,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角度,说明应该怎样立足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简答题※知识点:简答题※试题难度:中等<br>材料一: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创立毛泽东思想,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就。改革开放时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br>(1)我们要树立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在哪些方面?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依据。<br>材料二:五千年文明看运城,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文化运城”。最近,为了建设文化强市,我市依靠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展形式多样和卓有成效的群众文化活动。一改传统的“送文化”一元主体线性结构(从县→乡镇→村或县→街道→社区)为“文化走亲”(以互访形式在乡镇、企业、村、部队、街道、医院、社区、学校等不同区域间开展群众性的文化交流活动)的多元主体互动结构。开创了文化活力竞相迸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崭新局面。<br>(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走亲”活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启示。<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4-2015学年山西康杰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