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8-21 08:28:17

2014-2015学年湖南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下列对于文化的理解中,正确的是(&nbsp;&nbsp;)<br>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出来的<br>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br>③文化是与自然界同时产生的<br>④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br><tbody><br>A.①②③<br>B.②③④<br>C.①②④<br>D.①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bsp;&nbsp;)<br><tbody><br>A.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br>B.物质的活动和精神的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br>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br>D.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有人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其错误在于<br><tbody><br>A.否认了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br>B.否认了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br>C.否认了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br>D.否认了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24B3E38A9B17011DDBB929C9A570330.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FD6EC96573DDE9DB292D2DC5716B1AE4.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综合国力的增强靠经济,经济实力的增强靠科技。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这句话主要揭示了(&nbsp;&nbsp;)<br><tbody><br>A.经济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br>B.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br>C.科技在增强经济实力中的地位<br>D.科技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nbsp;&nbsp;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到湖南省亲时用地道的湖南话说:“各位乡亲,各位乡党,楚瑜带着堂客回来了”。<br>这件事表明(&nbsp;&nbsp;)<br>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人文素养的核心和标志<br>B.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br>C.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br>D.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95233724843B9919F6F47D439D11343.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959335EB1A5F5C2FEFABB31A69F64738.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每年12月我校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旨在倡导读书学习的文明风尚,营造知书达理、好学求进的校园书香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体现了(&nbsp;&nbsp;)<br><tbody><br>A.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深远持久的特点<br>B.文化环境以自然环境为载体<br>C.自然环境影响文化环境<br>D.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下列关于民族节日的说法正确的是(&nbsp;&nbsp;)<br>①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br>②它包括蕴涵民族生活的风土人情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br>③它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沉淀<br>④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br><tbody><br>A.①②④<br>B.①②③<br>C.②③④<br>D.①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许多欧美人非常喜爱中华文化,许多中国人也非常欣赏欧美文化。这是因为(&nbsp;&nbsp;)<br><tbody><br>A.各民族文化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差异<br>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br>C.世界文化因多样性而精彩<br>D.欧美人喜欢看到中国文化的落后,中国人欣赏欧美文化的发达<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tbody><br>我们请人吃饭时,明明做了满满一桌子的菜,却往往对客人说;“今天没什么菜,随便吃点”。我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自谦在我们的文化里是一种礼貌。然而,美国人对这类的“转弯抹角”方式表达的礼貌觉得难以恭维,他们喜欢直率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美国人请人去他家作客,他们会指着桌子上的菜肴明确地告诉客人,“我们为你的到来准备了这些好吃的东西,希望你喜欢它们”。这一现象要求我们<br><p[&nbsp;&nbsp;&nbsp;&nbsp;]</p><br>①尊重差异,理解个性<br>②必须让西方人理解并学习东方文化<br>③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br>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br>A、②③<br>B、①④<br>C、②③④<br>D、①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E7D3E85673EFE9CB95D8D96898399586.png"><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清明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文化节日之一,它属于(&nbsp;&nbsp;)<br><tbody><br>A.传统习俗<br>B.传统思想<br>C.文学艺术<br>D.传统建筑<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观念,有很多在今天社会中仍然是制约社会群体行为的规范,但许多已经被今天的社会所排斥,这说明(&nbsp;&nbsp;)<br><tbody><br>A.传统文化需要与时俱进<br>B.传统文化会随着社会发展逐渐丧失其合理性<br>C.伦理道德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不起作用<br>D.文化在批判中得以发展<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这种观点(&nbsp;&nbsp;)<br>①忽视了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br>②看到了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br>③否认了文化继承的必要性<br>④承认了文化发展的可能性<br><tbody><br>A.①②③<br>B.①②④<br>C.①③④<br>D.②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当前形势下,我们既要进行文化继承,又要实施文化发展。其中,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nbsp;&nbsp;)<br>①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br>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br>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br>④对传统文化应辩证地继承<br><tbody><br>A.①②③<br>B.①②④<br>C.①③④<br>D.②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动漫形象能够走近年轻人,是保护和开发中国民俗优秀文化的新手段。找准传统文化和年轻人的共鸣,发掘其中的时代特征,成为民族元素动漫化的关键。材料说明(&nbsp;&nbsp;)<br><tbody><br>A.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br>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br>C.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br>D.文化创新需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用中国画表现环球风情艺术展的作品使用了中国画融合写意、写实、工笔、白描、岩彩、重彩等手法展示了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风情,对中国画家来说是个全新的尝试。我们应该这样理解文化的创新(&nbsp;&nbsp;)<br>①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br>②文化创新就是要摒弃传统文化<br>③文化创新需要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br>④文化创新需要汲取人类一切文化成果<br><tbody><br>A.①②<br>B.②③<br>C.①④<br>D.①③<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自称“思想狂徒”的某学者在博客中发表“《论语》——中国人的宿命之书”“孔夫子——中国人的人格分裂之祖”“孔夫子是中华民族的罪人”等观点。这些观点(&nbsp;&nbsp;)<br><tbody><br>A.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br>B.能促使我们面向世界博采众长<br>C.是“封闭主义”的表现<br>D.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3年初,《人在囧途之泰囧》创下了国产电影票房最新记录。接时代的地气,接当下的地气,是它成功的根本。这表明(&nbsp;&nbsp;)<br><tbody><br>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br>B.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br>C.票房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br>D.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主要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nbsp;&nbsp;)<br><tbody><br>A.继承性<br>B.相对稳定性<br>C.包容性<br>D.文字和史书典籍<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在我国,之所以产生和存在着各具明显特征的不同区域文化,主要是因为(&nbsp;&nbsp;)<br>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br>②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br>③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br>④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br><tbody><br>A.①②③<br>B.②③④<br>C.①②④<br>D.①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永远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是中国外交的基石,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将始终同广大发展中国家风雨同舟、和衷共济。这说明(&nbsp;&nbsp;)<br>①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br>②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r>③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没有利益冲突<br>④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勇敢的优良品格<br><tbody><br>A.②③<br>B.①②<br>C.①④<br>D.②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鲁迅先生曾经指出:“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说明了(&nbsp;&nbsp;)<br>①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br>②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br>③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br>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定性因素<br><tbody><br>A.①②③<br>B.②③④<br>C.①②④<br>D.①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邓小平在谈到爱国时曾经说:“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邓小平的话说明(&nbsp;&nbsp;)<br><tbody><br>A.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br>B.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br>C.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br>D.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简答题※知识点:简答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2年中共湖南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努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br>(1)请从文化作用的角度谈谈湖南为什么要加快建设文化强省。<br>(2)为了实现湖南文化强省的目标,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文化创新。<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简答题※知识点:简答题※试题难度:中等<br>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却生生不息;苦难深重,却绵延不绝。回首往昔,世所罕见的洪水、地震,未曾让我们绝望;侵略者的铁蹄肆虐,不能让我们屈服;军阀割据各自为政、连年混战,难以阻挡中国人统一的夙愿。是什么造就了华夏子孙的生生不息?是什么传递着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那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她是华夏儿女薪火相传、血脉相承的精神依归;她是中国精神的源头,是中国精神的根!<br>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我们90后的青少年应该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4-2015学年湖南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