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政治二轮复习能力提升训练专题三描述和阐释事物的方法与技巧(带解析)
※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br>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GDP、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的对比<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1/CC88D68DADE3F71B4060C842CB051905.jp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br>注:城镇化率是指:城市人口占全体人口的比例;工业化率是指: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工业化通过拉动就业、增加收入等方式影响城镇化。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平均26.1%的工业化率带动了50.9%的城镇化率。<br>材料二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路径,凸显“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未来中国城镇化的核心是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来造福百姓、富裕农民;工业化突出节能环保;信息化突出智慧城市;农业现代化追求食品更安全。“四化”的同步发展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引擎。<br>1.简要描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br>2.结合材料二,运用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知识,说明“四化”同步发展与经济建设的新要求是相对应的。<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BA224C752A7A75DEE1B13BF006AC9753.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60A4F5BBE6D8FD42651658D8866C2EBC.png"><br><br>※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中等<br>材料一近年来,丽江、平遥等古城倍受游客青睐,旅游业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有的地区受其启发,也投入巨资,在现存历史遗迹基础上大拆大建,完全复建一座古城。<br>材料二有专家认为,复建古城的初衷应是文物保护和利用,不能只把拉动经济增长作为目的。如果复建的古城表面上宏伟、漂亮,但破坏了现存文物及周围环境,失去了文化底蕴和内涵,游客是不喜欢去看的。<br>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应如何看待复建古城。<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814CD342C3CF0987590F1C138BE4A3D8.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520E4707EC148408132BD69A1DE5BAC6.png"><br><br>※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中等<br>(29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br>材料一 据统计,2012年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达到9.51亿吨左右。同年累计粗钢产量7.16亿吨,占全球钢产量的46.3%。2012年进口钢材平均价格比出口钢材平均价格高375.6美元/吨。我国出口最多的是铁、铁合金等初级产品,进口最多的是加工程度深、技术含金量高的产品。国内钢材价格大幅度下跌,企业利润同比下降98.22%,钢铁行业持续低迷。<br>材料二 2012年我国粗钢消费约7亿吨。我国钢铁产能分布存在严重的区域不平衡,河北省占了全国总产能的25.7%;钢铁行业集中度不高,低水平重复建设得不到有效解决。<br>材料三 为了带领群体走出泥沼,某钢铁服务业协会会长发出建议:一是请求金融、行业组织等相关部门组成工作小组对现有钢贸企业、行业性担保公司进行分类管理。二是请求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释放相关部门的部分中小企业风险金。<br>(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钢铁行业低迷的原因。(6分)<br>(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为解决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10分)<br>(3)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矛盾分析法,谈谈对材料三的认识。(13分)<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5F4EFEFF881F9011600754CAC9F361FF.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1012050A89A1A8462C9413C47D514DAB.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较难<br>近年来,“网谈”日益成为中国政治生活中的热点。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官员纷纷“触网”,直接在网上了解社情民意,回应民间诉求……同时这也激起了普通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网络日益成为民众参政议政和政府科学决策的新平台,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然而,在一些网络推手的恶意推动下,谣言在网络上快速传播,误导网络舆论,形成“网络暴力”,危害社会稳定。为此,政府应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引导公民有序参与网络生活。<br>(1)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网络发展对我国政治生活的影响。<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我国公民应如何有序参与网络生活。<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FC9DE271591C14ECE475E76160DF02C.png"><br>解析<br>略<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