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测试政治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家庭农场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事物。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的发展壮大有利于( )<br>①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br>②实现生产与市场对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br>③实现规模经营,化解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br>④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br><tbody><br>A.①②<br>B.②③<br>C.①④<br>D.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8B0030C365994090B8FC9AF4C183A80B.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314808ECEE7B382D06EC14C6A41914EE.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W市中小学生参加居民医疗保险,个人每年缴纳20元,政府补助80元,参保学生可享受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此外,学生还可缴纳100元购买学生平安保险,从而获得包括意外伤害医疗以及住院医疗在内的多项保障。这两种保险()<br>A.都是居民投资理财的选择,能带来一定的收益<br>B.都要遵循协商一致、自愿订立原则<br>C.都体现了社会互助,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br>D.共同构成社会保障的基础,能有效规避风险<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24B3E38A9B17011DDBB929C9A570330.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CE5020214166FEEDDFA7A0F36715896E.png"><br><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较难<br>(30分)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不断从农村向城镇转移,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阅读表和材料,回答下列各题。<br><img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1/CC28BFD250E50F2384D48844F8F99F50.jp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注:1.就北结构偏离度是指某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增加值比重之差。若某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即就业比重高于增加值比重,说明该行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低,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反之,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br>2.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例为60-70%。<br>材料一 作为珠三角的县级市,H市出口加工型企业创新不足,升级缓慢,经济效益下滑;传统服务业比重达80%,现代服务业偏低;该市劳动人口以进城农民工为主,高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口占比高达80.4%,劳动者素质与产业升级要求不相适应,高层次技木人才短缺严重。“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此外,从2012年起,该市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人口红利逐渐衰减。<br>材料二 农民工为H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80后”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进城务工的主体,与父辈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有自己的“梦想”。在工作方面,他们不愿再干苦活、累活、脏活,希望有较好的A作环境,渴望掌握一门新技术,由体力打拼到技能立身。在工资待遇方面,有超三成的新生代农、民工要求月工资超过4000元或更高,期待比父辈们活得舒服和更有尊严。在生活方面,有超过60%的新生代农民工希望在城里有稳定工作、能买到宽敞房子,享受跟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br>(1)描述表蕴含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H市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br>(2)结合材料二,运用有关人生价值的知识,评析H市新生代农民工的“梦想”。(12分)<br>(3)“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人口红利逐渐衰减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我们应该未雨绸缪。请从经济生活角度,提出一个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9924096B8D4154702A0333715838AE7C.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FB1FA7D15DEADE5E6F497EBB67C070ED.png"><br><br>※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中等<br>(2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br>材料一 “貴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在春秋时期,古人就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荀子?王制)>);倡导“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将“和”作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冲突的原则,主张“协和万邦”(《尚书?尧典》)。<br>材料二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一些国家根据历史上“国强必霸”的逻辑,渲染中国威胁论。然而,中国一不输出革命,二不输出饥俄和贫困,三不去折腾他国。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别国合理关切,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201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非洲期间,宣布未来3年内中方将向非洲提供200亿美元贷款,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帮助其他国家发展。中国真诚致力于推动国际关系更加民主化、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更加公正合理发展。<br>(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如何让传统“贵和”思想在今天得到世界各国的理解和赞赏。(10分)<br>(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要致力于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12分)<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8B913CE75B9DE9103E55494C2B8F17ED.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DF06E0BBD48B725E514F55DDEC66840E.png"><br><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