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8-21 08:15:38

2012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2.5.2文化创新的途径练习题(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2005年11月11日北京奥组委正式公布了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五个福娃的形象设计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这说明(&nbsp;)<br>A.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br>B.文化创新和发展离不开继承<br>C.传统艺术可以一成不变地继承下来<br>D.传统艺术是文化创造的源泉<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AFD041509239C7C34B2FD5A5491EC65E.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BB17724683C4E94CAE78DABBA28867EE.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没有创新,文化就会萎缩,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br>回答下题。<br>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基础。对此理解正确的有(&nbsp;)<br>①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于社会实践<br>②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域社会实践和创作者的聪明才智<br>③文化创作的动力来自社会实践<br>④社会实践是产生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br>A.①②③<br>B.①③④<br>C.②③④<br>D.①②③④<br>2.时代精神的融入对文化创新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主要告诉我们,文化创新要(&nbsp;)<br>A.保持民族文化特性<br>B.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br>C.坚持与时俱进<br>D.抵御其他民族文化的侵蚀<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994CB4F0DB74FB16E4634425F32427D.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742A00791A10A9EAB083A3172D25AFAF.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同科技创新有着相互促进、相互激荡的密切关系。中华文化历来包含鼓励创新的丰富内涵,强调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创新文化,既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要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回答下题。<br>1、文化同科技创新有着密切关系,说明<br><tbody><br>A.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br>B.科技进步决定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br>C.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br>D.文化发展促进经济发展<br></tbody><br>2、中华文化历来包含鼓励创新的丰富内涵,强调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就意味着<br>①文化创新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要勇于同传统文化彻底决裂<br>②文化创新既要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又要注入新的时代精神<br>③进行文化创新必须正确处理创新与继承的关系<br>④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br><tbody><br>A.①②<br>B.②③<br>C.③④<br>D.①④<br></tbody><br>3、发展创新文化,必须:&nbsp;<br>①继承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br>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br>③全面吸收外国文化<br>④坚持正确方向<br><tbody><br>A.①<br>B.①②<br>C.①②③<br>D.①②④<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803D3A3A1D5C794BFC12309A69065C42.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1C999A39DE79A778200C9C5CBF622DD5.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关于文化创新的途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r>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br>②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经历的过程<br>③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br>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褒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①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C.②③④&nbsp;&nbsp;&nbsp;&nbsp;&nbsp;D.①②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AFD041509239C7C34B2FD5A5491EC65E.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4E765C05572AED45B04B4F0BE7B4F71A.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06年5月20日深圳文化网载文指出,文化创新要在继承借鉴的基础上,立足当代中国实际,尊重规律,尊重科学,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从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出发。文化创新要立足当代中国实际,是在强调文化创新要<br><tbody><br>A.体现时代精神<br>B.面向世界<br>C.继承传统<br>D.学习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A3FAFE53B29F005E2BB3B89B4B8957C.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4F009869D997086F3A1580081BBF5E54.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06年4月20日,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时发表演讲指出,应该尊重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阶段性特点,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共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这告诉我们<br><tbody><br>A.不同民族文化之间需要交流、借鉴与融合<br>B.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没有差别<br>C.对外国的文化应该全面吸收<br>D.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A3FAFE53B29F005E2BB3B89B4B8957C.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CC036A7BB89980664328F1122A564CD4.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根据上题材料,我们之所以要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共同维护世界多样性,是因为()<br>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br>②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br>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br>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动力A.①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①②③&nbsp;&nbsp;&nbsp;&nbsp;&nbsp;D.②③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AFD041509239C7C34B2FD5A5491EC65E.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14205BF8826A527CDCC78F7DCD5E0DE5.png"><br><br>※题型:简答题※知识点:简答题※试题难度:较难<br><p>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基础上,中国形成了独立的佛教文化。比如在艺术上丰富了中国的绘画、雕塑、舞蹈、音乐;印度梵文的传入,使中国产生了音律学,佛教中“禅”的思想丰富了中国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提高了中国文学作品的艺术境界,以至于到了“不懂禅,不足以言诗”,“不懂禅,不足以论书画”的地步。</p><p>18世纪在华耶稣教传教士向欧洲介绍中国文化。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人就是从这些著作中形成对中国的印象:“中国人的历史从一开始起便写得合乎理性”,“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这个帝国的悠久历史使一切统治者都明了,要使国家繁荣,必须仰赖道德。”这些启蒙思想家依照他们心目里的中国的形象。进一步完善了他们的启蒙思想,向欧洲封建专制和宗教神权发起猛烈的攻击。</p><p>佛教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和中国文化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p><p><br></p><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F9DF14FB6B153A3A97FF6EAA0E5D1447.png"><br>解析<br>略<br>※题型:简答题※知识点:简答题※试题难度:困难<br><p>在文化交流中既要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又要做到“海纳百川”“博采众长”,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p><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67E9826EE2CCE3F172A8E281D0BB76E2.png"><br>解析<br>略<br>※题型:简答题※知识点:简答题※试题难度:较难<br><p>“文化齐鲁,风扬天下”。2006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会徽《齐鲁风》以“山”字为基础形态,表意泰山,体现山东;中间一座高峰,寓意先进文化,又暗含孔子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泰斗地位。彩虹当空舞,鸟儿振翅飞,黄河水滔滔,三者的形态巧妙融合,象征着山东文化灿烂缤纷、源远流长,更预示着山东文化产业将要腾空飞越,而这一切,都被赋予一个诗意的名字和浪漫的想象。煌煌诗作《诗经》中,赫赫有述我齐鲁人文风情的《齐风》和《鲁颂》。现代与远古相对接,美术与文学相碰撞,产生了文博会会徽响亮的名字——《齐鲁风》。《齐鲁风》闪亮登场,凝聚了参与者的聪明才智,体现了公众的热情支持。</p><p>(1)文博会会徽《齐鲁风》的设计是如何体现文化创新的?</p><p>(2)《齐鲁风》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苗登宇、副教授孙大刚等创作的,因此有人认为,文化创作源于文化创作者的想象。谈谈对这种观点的认识。</p><p><br></p><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BA9BF77FEDF65B577CDEB0CE1145B591.png"><br>解析<br>略<br>※题型:简答题※知识点:简答题※试题难度:困难<br><p>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谈到了对外来文化应该发扬“拿来主义”,实质上也涉及到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鼓吹“文化虚无主义”或“文化拿来主义”,全盘否定民族传统文化,主张全面移植外来文化。</p><p>(1)“文化虚无主义”或“文化拿来主义”与鲁迅先生所主张的“拿来主义”有何本质区别?</p><p>(2)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我们应当怎样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p><p><br></p><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B350F21FDCA9FA3464674A831EDA4386.png"><br>解析<br>略<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2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2.5.2文化创新的途径练习题(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