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8-21 08:15:18

2012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2.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练习题(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br><tbody><br>A.唯一性<br>B.条件性<br>C.实践性<br>D.客观性<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6BF4F989954415437ACD8671F41DB7C7.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67DE0AE5AE9964FD1F87F0E193A83FFD.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段话表明(  )<br><tbody><br>A.失败和成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br>B.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br>C.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把握重点<br>D.真理和谬误是无法分开的<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AFD041509239C7C34B2FD5A5491EC65E.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E1AF934FE43988CEF9E89F9ADC24E158.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是(  )<br><tbody><br>A.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占有真理没有意义<br>B.认识的目的是掌握真理<br>C.认识具有无限性,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br>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64DDD180D6E89D9CCE7D00D7A48A4D0B.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582CD50DB9097AB0E6C3E2E905D4A4FE.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一定的学习压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如果压力过大,反而会影响学习效果。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说明(  )<br><tbody><br>A.真理是有条件的<br>B.同一个对象有多个真理<br>C.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统一<br>D.真理与谬误无法区分<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7A3FAFE53B29F005E2BB3B89B4B8957C.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97632D51460B93034F8CADB5AC449850.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历时4年多建设的中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贯通。翔安海底隧道从前期论证到动工建设,花了10年时间。各方面曾围绕建桥还是建隧道有过激烈争论,经过严格的考察、勘探和论证,综合比较,确定建隧道优于建桥。这一过程告诉我们(  )<br><tbody><br>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应<br>B.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br>C.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br>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64DDD180D6E89D9CCE7D00D7A48A4D0B.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4301567F2D4DFBD342EB02DD3A6B395A.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人口问题已不仅仅是“人数”问题,而主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要更加重视提高人口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国家人口思想的变化说明认识具有(&nbsp;&nbsp;&nbsp;&nbsp;&nbsp;)<br><tbody><br>A.无限性<br>B.规律性<br>C.反复性<br>D.客观性<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8B0030C365994090B8FC9AF4C183A80B.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79DC2AAE543AF20CDAD3FDBC24A92D89.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2年上半年我国新疆、云南等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地震、暴雨等自然灾害。“预测”是地震科学的最高境界。人们现在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通常情况下,预测的时间段要跨越10年至30年左右。这说明(&nbsp;&nbsp;)<br>①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地震的发生<br>②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br>③科学的预见离不开对客观规律的掌握<br>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r><tbody><br>A.②③<br>B.③④<br>C.①②<br>D.①④<br></tbody><br><br>答案<br>略</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组织数百位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测、调查、实验和分析探讨,先后发布了四个“气候评估报告”。1990年报告称“近百年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为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的结果”;1995年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和气候系统的影响已经可以“被检测出来”;2001年报告认为,“新的更强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气候变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2007年报告强调,“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并将这种可能性从2001年的约66%提升到90%以上。<br>结合“气候评估报告”关于地球变暖原因的描述,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5D9A405768D64FDEE962CAF0D3AC85D3.png"><br>解析<br>略<br>※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中等<br>如何处理和把握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贯穿于不同时期党的方针、政策中的焦点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一方面改革使效率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公平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公平和效率问题,我们党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从党的十五大“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党的十六大“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再到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br>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谈谈上述材料体现了有关认识的哪些道理。(12分)<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F741066ADC2170DD12B0FA44A7A09192.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F1A806E67D5B705729D5DED5151E1D62.png"><br><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2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2.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练习题(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