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年终岁末,盘点2011。请回答1~3题。<br>小题1:盘点2011的个人收获,有人会说自己挣了多少钱,有人会说自己拿了多少奖,还有人会说自己走了多少地方、有哪些难忘的经历……这说明,对于什么是收获<br><tbody><br>A.人们的价值判断具有主体差异性<br>B.人们的价值观念因人而异,没有标准<br>C.人们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br>D.人们的价值冲突客观存在,无法协调<br></tbody><br>小题2:2011年是我国的“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的经济走势备受海内外瞩目。读下图,分析图中信息可知<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1/D3A2DE5691F24F242D421DB6B9FD6D11.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tbody><br>A.GDP增长率的大起大落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br>B.GDP增长率的变化反映了经济增长是有周期的<br>C.1984年的GDP增长率最高,说明绎济运行最为理想<br>D.2009年的GDP增长率较低,说明经济发展质量不高<br></tbody><br>小题3:年末温和的经济增速、回落的物价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列措施中,属于政府调控的经济手段的是<br><tbody><br>A.实施楼市调控的限购令,抑制高房价<br>B.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货币的流通量<br>C.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进行反垄断调查<br>D.通过加息刺激投资,从而拉动经济增长<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8B4048C55585A2E7506C6F2D32D127D2.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14CC5D4DBB230F9157437F86B109FB44.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市民的“菜篮子”和菜农的“钱袋子”牵动人心。请回答4、5题。<br>小题1:“去年一斤6毛,现在一斤8分,新发地农贸市场的大白菜价格坐了过山车”。这则消息里所说的6毛和8分 <br><tbody><br>A.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是白菜价值的货币表现<br>B.充当了商品交换的等价物,执行了支付手段职能<br>C.反映了白菜价格的波动,传递着市场的供求信息<br>D.反映了白菜的供求状况,说明白菜处于卖方市场<br></tbody><br>小题2:如果某一菜农获得丰收,他的收入会增加,但如果所有菜农都获丰收的话,则他及所有菜农的收入却都会下降。这启示我们,蔬菜丰收与收入增加之间的联系<br>①是不可预测的 ②是以条件为转移的<br>③是复杂多样的 ④是人们主观臆造的<br><tbody><br>A.①②<br>B.①③<br>C.②③<br>D.②④<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DDF05C50E4219C3B960BAB09D37E4940.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14CC5D4DBB230F9157437F86B109FB44.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有国就有税。请回答6~8题。<br>小题1:我国财政部宣布,自2011年11月1日起,将增值税起征点幅度提高至每月5000-20000元(此前为2000-5000元);将营业税起征点幅度提高至每月5000-20000元(此前为1000-5000元)。这一政策,将会带来如下确定性的影响<br><tbody><br>A.政府财政收入减少<br>B.相关企业缩小生产规模<br>C.社会经济增长趋缓<br>D.减轻微型小型企业负担<br></tbody><br>小题2:根据我国的政治制度,财政部在调整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虑时,不必考虑<br><tbody><br>A.是否掌握了相关的民意信息<br>B.起征点的调整幅度是否科学<br>C.税收的调整是否有人大授权<br>D.是否经历了基层民主的实践<br></tbody><br>小题3:提高效率,促进公平,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讨论的永恒话题。关于效率与公平,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br><tbody><br>A.工资薪金实行个税的超额累进税率,符合效率原则<br>B.根据收入多少确定个税的不同税率,符合公平原则<br>C.基于公平原则,个税征缴应做到平均纳税<br>D.基于效率原则,个税征缴应缩小纳税差异<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FCB6204960CCB51C2BC6E0909CF16DAA.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14CC5D4DBB230F9157437F86B109FB44.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孤岛上生存的鲁滨逊每小时可以摘10个椰子或捕1条鱼,他的朋友“星期五”每小时可以摘30个椰子或捕2条鱼。在他们的贸易合作中,_______在捕鱼方面有绝对优势;_______在捕鱼方面有比较优势。( )<br>A.“星期五” 鲁滨逊<br>B.鲁滨逊 “星期五”<br>C.“星期五” “星期五”<br>D.鲁滨逊 鲁滨逊<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E7F0EDF83F40244C8F0C84B97471AED6.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33C82E8DBD774C67168A31C9700F63CD.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是人类经济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变革。这一变革体现在<br>①创立了经济危机理论和国家干预理论<br>②揭示了商品价值的源泉是人的抽象劳动<br>③以唯物辩证法作为经济研究的最根本方法<br>④认识到商品价值由生产所耗费的劳动决定<br><tbody><br>A.①②<br>B.②③<br>C.③④<br>D.①④<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E7D3E85673EFE9CB95D8D96898399586.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14CC5D4DBB230F9157437F86B109FB44.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br>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请回答15~17题。<br>小题1:微博打假、微博寻人、微博求职、微博营销、微博论政……技术发展带来了新变化,这说明<br><tbody><br>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br>B.传媒的变化推动了文化的共享<br>C.文化发展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br>D.文化创新要立足于实践的要求<br></tbody><br>小题2:某市120余个政府机构集体入驻微博,打造政务微博群,其中7个官方微博粉丝已超过十万。该市的做法<br>A.创新了政府的社会管理,尊重了公民的知情权<br>B.转变了政府的基本职能,扩大了公民的自由权<br>C.有利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扩大政府的职能范围<br>小题3: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谣言散布的途径。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事件越重要、事实越不清楚,传播的就越快越广,谣言的危害也就越大,“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的判断能力。”因此,当有重要事件发生时<br>①大众应避免盲从,要有理性判断 ②传媒应承担社会责任,防止消息扩散<br>③个人应尽快传播,自由行使权利 ④政府应及时发布信息,谣言止于公开<br><tbody><br>A.①②<br>B.①④<br>C.②③<br>D.③④<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4F533E008A160C9F23233A685E01A03D.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14CC5D4DBB230F9157437F86B109FB44.png"><br><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br>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请回答18、19题。<br>小题1: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目标。推进文化的改革发展,需要<br>①大力发展各项公益性文化产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br>②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把握文化发展规律、科学执政<br>③将社舍主义荣辱观作为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大力发展教育<br>④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br><tbody><br>A.①②<br>B.①③<br>C.②③<br>D.②④<br></tbody><br>小题2: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目标之后,股市迅速做出了反映,文化传媒产业板块的股票价格整体上涨近25%。由此可见<br>①股价波动受多种因素制约,政府宏观调控影响股价<br>②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给经济的发展带来影响<br>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产业迎来发展机遇<br>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br><tbody><br>A.①②<br>B.①③<br>C.②③<br>D.②④<br></tbody><br><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66E50CB4EC7C7DA4BE878B2E79B2D959.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14CC5D4DBB230F9157437F86B109FB44.png"><br><br>※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中等<br>(6分)你脚上的鞋是MadeInChina吗?<br>过去30多年里,运动用品制造商耐克公司的运动鞋生产基地就像候鸟一样,顺应各地劳动力成本的变化,不断迁移——最早设在日本;后来移到了韩国和中国台湾;此后迁至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1981年,耐克在中国和印度之间权衡,选择了在中国生产运动鞋;30年后的今天,越南已经取代中国成为了耐克的第一生产大国。<br>“越南取代中国成为了耐克的第一生产大国”,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这一变化给我国的经济发展传递了怎样的信息。 (6分)<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B1FB402B2579D2E009C7B3F5294A46FE.png"><br>解析<br>略<br>※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较易<br>(9分)我们每天接触的媒体中,有很多政治活动的消息。<br>材料一:<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1/B36E6CBF7182EAE9F1C0392E0508B96E.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1)请说明上述材料体现了《政治生活》中的哪些监督方式。 (3分)<br>材料二:随着“三公”经费公开的部门数目不断增加,也听到了公众各种各样的质疑:<br>“公开的数据可信吗?是不是真的?”<br>“一些数据是‘雾里看花’,没有项目的细化,根本看不懂!”<br>“各部门想公开就公开,不想公开就不公开,有没有准儿呀”……<br>(2)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公众的质疑。(6分)<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47E245E7C4C979D2F505C40C49E3E12C.png"><br>解析<br>略<br>※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中等<br>(9分)博物馆是我们分享群体记忆的地方。<br>【点击首博】<br>同学们点击首都博物馆的网站,看到了很多展览信息:(见下图)<br><img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1/104DCD35CAB43FC76D0AADF2179170DF.jp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1)丰富的展览内容,反映了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请写出该方针的具体内容。(1分)<br>【走进首博】<br>走进首都博物馆,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是“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中秋节拜“兔儿爷”、冬至日的“九九消寒图”、过小年“糖瓜祭灶”……,大家赞叹之余,也不禁惋惜传统民俗在现实生活中的消逝。有同学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能丢掉我们的“根”,应当把这些传统民俗都恢复起来。<br>(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你赞同把传统民俗都恢复起来吗?请说明理由。(8分)<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B71849F2A61A5F11D451F1037664A501.png"><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较难<br>2011年10月31日,第70亿个人类居民降临地球。<br>“70亿”的地球是个有些沉重的话题。曾几何时,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时代,从家庭到国家,都渴望着人口的增加,认为人就意味着生存力、发展力。今天世界70亿人口压力的大背景下,却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社会福利体系负担重、经济增长乏力;而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庞大、人口增长过快,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不堪重负。<br>(1)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请运用矛盾特殊性的观点,说明你对世界人口问题的认识。<br>(2)从“生存力、发展力”到“地球的压力”,人们对人口增长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人类对人口增长的认识错了吗?请运用真理的知识加以分析。<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5BEC7DB2591BE464C73010DF04508DF1.png"><br>解析<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Explain/1/8/14CC5D4DBB230F9157437F86B109FB44.png"><br><br>※题型:论述题※知识点:论述题※试题难度:中等<br>(14分)研究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帮助我们更好的分析、预测和应对经济问题。在经济生活中,企业与家庭之间的经济关系如图所示:<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1/E3B46A341FBB3480E836DFF2CF08944C.png"><br>style="vertical-align:middle;VERTICAL-ALIGN:middle;"><br>【信息解读】<br>(1)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相关知识,说明图中所示的经济关系对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何启示?(6分)<br>【分析预测】<br>“近年来,中国家庭对教育的开支不断增加,形成了巨大的消费市场。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大概50%的家庭打算继续增加教育支出。”(摘自某市场调查公司的报告)<br>(2)基于上图所示的经济关系,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家庭增加教育支出将会对企业发展产生哪些积极影响?(8分)<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1/8/ABBD2B90A0A346190552AAD4C4E74C41.png"><br>解析<br>略<br>
页:
[1]